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以陶瓷纤维制品作为新型煤杯垫测定胶质层指数,通过试验研究探讨其替代传统石棉圆垫的可能性。研究表明,人工法和自动法使用新型煤杯垫测定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结果均在有证标准物质的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使用新型煤杯垫和石棉圆垫测定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种不同材质的煤杯垫可相互替代;用新型煤杯垫测定的最终收缩度(X值)与用石棉圆垫测定的最终收缩度(X值)相比存在系统偏高的现象,但其差值均在GB/T 479—2016规定的再限性内。新型煤杯垫与传统的石棉圆垫测定胶质层指数的体积曲线变化规律一致,体积曲线类型相同。  相似文献   

3.
闫林 《山西化工》2024,(3):124-125+131
为探究煤胶质层指数Y值与奥亚膨胀度的关系,从而提供更多的实验参考依据,研究人员在样品指标参数测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目标样品的胶质层指数与奥亚膨胀度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求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标准差等关键数据,证明了该回归方程具有实际意义,有望在后续的实验工作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齐欢 《山西化工》2023,(11):79-81
分析长时间堆放后,炼焦煤不同变质程度的各类关键指标变化。选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进行试验分析,进而获取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以及奥亚膨胀度指标差异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持续提升,炼焦煤的胶质层指数差异性较小,而炼焦煤的黏结指数和奥亚膨胀度则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徐芹  王建  周凤利 《四川化工》2014,17(5):32-34
对胶质层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胶质层指数测定因素以及具体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提高做样准确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胶质层指数是判断烟煤结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家标准用Y值作为烟煤分类中区分肥煤和非肥煤的主要指标。由于用Y值表征煤的结焦性能,并有较好的可加性,所以对指导配煤炼焦有重要的作用。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是模拟工业焦炉条件而设计出来的,能近似反应工业炼焦过程。煤样装在煤杯中,上加恒压,由杯底单侧加热,在煤杯中形成一系列自下而上递减的等温面,按半焦、胶质体、煤样依次分布。  相似文献   

7.
将半焦、焦粉、主焦煤以不同的比例,配入新疆焦煤集团强黏结性肥煤中,进行黏结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焦煤和经低温干馏处理过的半焦在配入比例5%以内时,配合煤的黏结指数并未遵循低于最高黏结指数的一般规律;不同温度干馏的半焦其配合煤的黏结指数不同。通过实验验证,强黏结性的肥煤对无黏结性的半焦会产生非常强的黏结性,这对于动力煤的半焦的配煤炼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煤结构,结合烟煤配煤炼焦理论,通过高炉喷吹用烟煤的工业铁桶试验研究,分析了配加烟煤后配合煤的性能变化和所炼焦炭的质量。结果表明:适当增加1/3焦煤、减少气煤配比,烟煤配加质量分数控制在2%~3%,可以有效优化配煤结构,使配合煤的灰分、硫分及挥发分保持在稳定状态,改善焦炭的机械强度、热强度,提高焦炭的块度,同时还可以降低配煤成本,当烟煤配加质量分数为2%时,配煤成本可降低15.60元/t。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弱黏结煤用于炼焦配煤时所导致的配煤常规黏结性能指标胶质层指数、奥阿膨胀度及黏结指数难预测的问题,在选定基础配煤方案的基础上,添加大同弱黏结煤,研究了大同弱黏结煤配比从0%~25%变化时,配煤常规黏结性能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同弱黏结煤配比在0%~25%时,各黏结性能指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基于该相关性,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常用的配煤黏结性能指标,为更好地控制配煤和焦炭质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野村  诚治 《燃料与化工》2001,32(4):216-222
煤在焦炉炭化室中干馏时, 软化熔融的煤层内会产生热分解煤气, 胶质层受煤气压影响而 产生膨胀, 膨胀压力作用于炉墙, 而且有时还会损伤炉墙, 所以降低膨胀压已成为炼焦工艺 中极为重要的课题。膨胀压因煤种而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 煤的挥发分越低(煤化度高)和惰性成分越少, 胶质 层内的煤气压越高, 而膨胀压正是由胶质层内的煤气压导致的。层内的煤气压取决于胶质层 的透气阻力、厚度及胶质层内热分解煤气的发生速度。胶质层的透气阻力主要受软化熔融物 本身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和表面张力等)及胶质层密度(空隙率)的影响。当软化熔融物粘度过 …  相似文献   

11.
张立岗  苏斌 《燃料与化工》2012,43(6):15-16,18
10%~15%的澳大利亚气肥煤配合云南昭通地区10%的无烟煤,并以云南和贵州地区的焦煤作基础煤进行捣固炼焦,在提高煤气发生量的同时对焦炭的机械强度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了化产品的回收率和甲醇的产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配煤炼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伟 《洁净煤技术》2009,16(2):107-109
通过3个单种煤和9个配合煤,放入40kg试验焦炉中,进行常规炼焦、捣固炼焦试验后,对焦炭的质量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得到了生产优质焦炭的最佳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平顶山八矿瘦煤为主要原料制备型焦的配煤方案,实验时首先对所用的各原料煤破碎、筛分,再进行工业分析,然后根据配煤原理制定配煤方案。煤混配后在成型机上成型,得到的型块通过冷压成型工艺制成型焦,随后对制得的型焦测其抗压强度和对CO2的化学反应性。结果表明:以瘦煤为主要原料制备型焦的最佳配煤方案是:90%瘦煤配入10%的肥煤。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20,(1):104-105
在冶金生产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好炼焦生产工艺的技术,另一方面则要注重配煤工作的整体要求。未来冶金行业对于焦炭需求量必然会有上升趋势,分析炼焦配煤技术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并减少成本消耗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采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渭北煤田西部矿区10号煤层的中高硫瘦煤为试验煤样,分析了煤样基本性质,说明其具有高硫、低灰的特点,黏结指数和胶质层厚度较一般瘦煤高,活惰比接近2,黏结性和结焦性较好。通过中高硫瘦煤单独成焦试验、煤岩学模拟配煤、工业焦炉炼焦试验,验证中高硫瘦煤配煤炼焦的可行性,确定中高硫瘦煤配煤炼焦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中高硫瘦煤配煤炼焦可行,应尽量控制中高硫瘦煤配入量在10%以下,多配入强黏结性煤,以提高焦炭的热态强度。中高硫瘦煤配煤炼焦工业应用表明:配入中高硫瘦煤3%~7%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焦炭,扩大了炼焦用煤范围,降低了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预处理不黏煤对配煤炼焦特性的影响,利用小焦炉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了预处理不黏煤与未处理不黏煤配煤对配煤变质程度、黏结性能、小焦炉炼焦焦炭冷热强度及光学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不黏煤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由0.46%上升到1.20%,其根本原因是处理后含氧官能团含量降低;预处理后不黏煤仍没有黏结性,但配煤黏结性的下降幅度减小。小焦炉炼焦试验表明,添加不黏煤的焦炭冷热强度降低,在相同配比下添加预处理煤的焦炭强度降低幅度更小,在配比3%时,预处理不黏煤的焦炭转鼓强度上升了0.5%,反应后强度降低1%;而未处理不黏煤的转鼓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分别降低了1%和4%,其主要原因是焦炭光学组织中中粒镶嵌结构增加,焦炭各项异性指数提高7.7%~15.8%。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配煤技术对于焦化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炼焦配煤技术的核心在于对原料煤煤质特性的深入认知。影响炼焦煤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变质程度、煤岩组成及第三成因因素,故煤岩学对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经验配煤、煤岩配煤及人工智能配煤3种炼焦配煤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凝练了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实际,重点梳理了煤岩学指标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现状。在注重煤岩特征的同时,也需兼顾工艺指标等相关参数对炼焦煤优劣的表征。在实际应用中,各项指标参数的选择和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参数适配范围并尊重该指标与炼焦煤特性的真实对应关系。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了关联成煤时代、产地等地质因素和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等工艺指标的整体思路,实现焦炭性能与原料煤特性的科学、深入关联,构建“本源-过程-结果”一体的优化配煤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焦粉替代瘦煤回配技术的经济预算过程,从焦化专业技术方面细化投资预算,进而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和投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及测定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国和地区采用基氏塑性仪测定煤的流动度的相关标准进行了研究,美国、日本等国和地区的研究较为完善。比较分析了各国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的不同之处,除部件精确度要求有差别外,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为煤甑坩埚底部中心凹槽坡口角度不同,这就产生了搅拌桨与坩埚底部的不同接触方式。总结了中国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以及基氏流动度测定仪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发展现状。研究表明,基氏流动度的测定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而国内测定仪多为国外进口,国内研制的设备精度不高,检测效率较低;在煤的流动度指标应用上,日本等国将其用于指导配煤炼焦、预测焦炭质量,而中国也在这些方面逐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乌海煤的煤质及结焦特性,实验研究了乌海煤的常规煤质指标及煤岩参数,分析了乌海煤的奥亚膨胀度和基氏流动度等黏结性指标,研究了乌海煤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和工业化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乌海煤的煤岩均质镜质体含量较高,且在热态下呈现出较宽的胶质体塑性温度区间和较高的最大流动度;除其硫含量较高外,乌海煤在邯郸钢铁集团大型焦炉生产实践应用表明,用6%乌海煤替代6%南关肥煤,不但能有效降低焦炭生产成本,还能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