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种橡胶厚制品的硫化模具结构设计为例,探讨了注压模具和模压模具对工艺和产品性能的影响,论述了模具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两种模具结构各有特点,对所述的产品而言,更适合采用模压模具。  相似文献   

2.
注射成型温度对PP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聚丙烯(PP)制品收缩率的热膨胀、结晶和取向等因素,分别对制品模内收缩和后收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注射温度和模具温度对PP制品收缩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德国LWB Steinl公司日前声称,其快速硫化技术能够有助于硫化时间缩短50%。该公司称,该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模压橡胶制品物理性能的同时缩短一半的硫化时间。 该技术主要在注射成型阶段提高物料温度,这样可使物料尽可能以最高温度被注射入模腔。这项技术的专利正在申报中。  相似文献   

4.
橡胶制品的生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如模压法、传递法、压注法和注射法。实践表明,在这些方法中,注射成型方法具有更多、更明显的优点。首先,由于注射成型能实现充分塑化与高压成型,可明显增加制品的致密性。据美国有关专利报道,在4.5—7MPa压力硫化条件下,胎面耐磨性能可提高20%-25%。据国内的研究表明,硫化压力从0.5MPa升高到7.0MPa,  相似文献   

5.
REP公司研发的TurbooCure技术由Templnverter技术和Fillbalancer技术组成,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进行单独或组合应用,该项技术充分考虑了胶料的完整性,产品质量因此也得到提升、而且该项技术能缩短硫化时问,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6.
丁常楷  曹继华 《中国塑料》2005,19(10):70-73
通过分析聚碳酸酯的工艺特性,针对特定的厚壁注塑制品,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熔体流动速率、含水量等;在设备的选择上要考虑螺杆形式、压缩比、长径比等方面;在模具的设计上要考虑采用的浇口形式、大小、脱模斜度、排气、模具预热及冷却等;在注塑工艺上可通过调整料筒温度、注射压力、速度、模温等来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可以使特定的厚壁制品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屹  侯明英  陈亚楠  张居广 《橡胶科技》2021,19(9):0448-0451
介绍注射成型工艺对橡胶制品质量的影响。指出在胶料配方和注射模具结构一定的情况下,注射成型工艺的温度、压力、时间、速度等参数对制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以发动机后支撑总成为例,综合分析确定其最佳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并结合调整胶料配方改善注射工艺达到提高制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估算注射成型过程中冷却时间的数学公式,并用它和CAE软件一起,以一平面薄板为例,全面讨论了冷却管道和制品距离、不同塑料材料和不同制品厚度、开模温度、模具热传导率、冷却介质(水)初始温度对冷却时间的影响程度,得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制件的厚度,开模温度及冷却水温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次因子法确定了Taguchi法的试验因子,采用Taguchi法对试验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与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注射成型工艺条件对聚丙烯制品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提高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及注射速率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光泽度,同时也会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会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聚丙烯制品光泽度的最显著因素是熔体温度。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10.
在注射成型实验的基础上,对扇形制品收缩前后各部分尺寸进行了测量、分析,探讨了扇形制品的收缩特性。结果表明,扇形制品内径收缩率大于外径收缩率,收缩后扇形角度具有变大的趋势。应用该方法也可研究其它特殊形状制品的收缩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聚合物注射成型过程中温度控制、压力控制、速度控制的技术现状,揭示了注射成型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赵敏 《橡胶工业》2011,(9):549-549
由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1724272A,公开日期2010-06-09)一种用于大型注射成型硫化的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用于大型注射成型硫化的硅橡胶配方为:硅橡胶90~120,补强剂20~50,偶联  相似文献   

13.
液体注射成型(以下简称LIM)现正在开始普及。LIM原来是由美国Dow Corning公司提出的课题,目的是用液体硅橡胶制造小型、精密和批量生产制品,以代替以往用混炼型橡胶制造的同类产品,但当初的这一技术多年未能得到普及。LIM用液体硅橡胶由于在模具内的硫化时间非常短,所以若用少模腔模具高效率成型的话,就能够代替用多模腔模的模压成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塑料》2010,(7):30-30,32
膨胀注射成型和物理发泡成型为塑料成型工艺实现节省成本,优化产品和成型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即使是传统的注射成型,也常常需要较高的注射速度,以实现对材料的可靠加工,  相似文献   

15.
退火对注射成型PC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注射成型的塑料光学制品应用日益广泛,但注射成型加工的聚碳酸酯制品通常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会对制品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有负面的影响,而退火可减少/消除制品的残余应力。本文考察了退火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射制品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工艺条件包括三水平的变化的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残余应力的变化通过光弹实验的应力干涉条纹表示,力学性能的变化以拉伸强度、延伸率的变化表示。实验发现,退火前后,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塑PC制品拉伸强度平均提高4.5%,最大达9.0%;同时,断裂延伸率平均降低3%,最多减少14%。  相似文献   

16.
研究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在轨道减震器中的应用,并与传统高压模硫化成型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采用高压模硫化成型工艺相比,采用注射模硫化成型工艺可以缩短产品硫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增大产品内压,提高橡胶硫化均一程度,增大橡胶-金属粘合强度;减小产品疲劳试验后垂向静刚度、垂向动刚度和动静刚度比的变化,使用过程中产品性能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塑料制造》2009,(3):64-65
橡胶注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注射成型工艺,如:抽真空注射成型,注射模压成型。注射传递成型以及冷流道注射成型和气体辅助成型等。两冷流道注射成型因其在节省胶料。生产效率高以及低能耗方面效果显著而倍受各方关注。是橡胶制品生产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塑料制造》2005,(7):76-78
欠注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熔料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成型温度。(2)成型周期太短。应适当延长。(3)注射压力偏低。应适当提高。(4)注射速度太慢。应适当加快。(5)供料量不足。应增加供料。(6)模具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特别是要合理设置模具的冷却回路,保持模具温度均匀。  相似文献   

19.
采用Taguchi分析方法考察了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聚碳酸酯(P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PC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大,对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影响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大,注射压力和冷却时间次之,熔体温度的影响最小;模具温度降低,熔体冷却固化层厚度增加,取向程度增大,拉伸强度增加;同时结果表明Taguchi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对优选出的成型工艺制备的PC试样的拉伸强度进行预测,其预测值与测量值的偏差仅为0.75%。  相似文献   

20.
对采用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金刚石制品的烧结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观测金刚石制品的形貌、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分析了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保温时间及升温速率等对金刚石制品烧结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烧结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提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金刚石制品的相对密度线性增大后趋于平缓,抗弯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在真空气氛中烧结有利于制品烧结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的提高;过高的升温速率会引起金刚石制品的烧结变形,过低的升温速率会造成金刚石制品处于加热过程的时间过长,影响制品性能。优化的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气氛为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920℃,保温时间为10min,升温速率为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