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注射成型温度对PP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聚丙烯(PP)制品收缩率的热膨胀、结晶和取向等因素,分别对制品模内收缩和后收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注射温度和模具温度对PP制品收缩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德国LWB Steinl公司日前声称,其快速硫化技术能够有助于硫化时间缩短50%。该公司称,该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模压橡胶制品物理性能的同时缩短一半的硫化时间。
该技术主要在注射成型阶段提高物料温度,这样可使物料尽可能以最高温度被注射入模腔。这项技术的专利正在申报中。 相似文献
4.
5.
REP公司研发的TurbooCure技术由Templnverter技术和Fillbalancer技术组成,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进行单独或组合应用,该项技术充分考虑了胶料的完整性,产品质量因此也得到提升、而且该项技术能缩短硫化时问,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聚碳酸酯的工艺特性,针对特定的厚壁注塑制品,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熔体流动速率、含水量等;在设备的选择上要考虑螺杆形式、压缩比、长径比等方面;在模具的设计上要考虑采用的浇口形式、大小、脱模斜度、排气、模具预热及冷却等;在注塑工艺上可通过调整料筒温度、注射压力、速度、模温等来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可以使特定的厚壁制品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一次因子法确定了Taguchi法的试验因子,采用Taguchi法对试验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与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注射成型工艺条件对聚丙烯制品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提高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及注射速率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光泽度,同时也会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会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聚丙烯制品光泽度的最显著因素是熔体温度。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由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1724272A,公开日期2010-06-09)一种用于大型注射成型硫化的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用于大型注射成型硫化的硅橡胶配方为:硅橡胶90~120,补强剂20~50,偶联 相似文献
13.
液体注射成型(以下简称LIM)现正在开始普及。LIM原来是由美国Dow Corning公司提出的课题,目的是用液体硅橡胶制造小型、精密和批量生产制品,以代替以往用混炼型橡胶制造的同类产品,但当初的这一技术多年未能得到普及。LIM用液体硅橡胶由于在模具内的硫化时间非常短,所以若用少模腔模具高效率成型的话,就能够代替用多模腔模的模压成型, 相似文献
14.
15.
注射成型的塑料光学制品应用日益广泛,但注射成型加工的聚碳酸酯制品通常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会对制品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有负面的影响,而退火可减少/消除制品的残余应力。本文考察了退火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射制品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工艺条件包括三水平的变化的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等;残余应力的变化通过光弹实验的应力干涉条纹表示,力学性能的变化以拉伸强度、延伸率的变化表示。实验发现,退火前后,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塑PC制品拉伸强度平均提高4.5%,最大达9.0%;同时,断裂延伸率平均降低3%,最多减少14%。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对采用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金刚石制品的烧结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观测金刚石制品的形貌、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分析了烧结温度、烧结气氛、保温时间及升温速率等对金刚石制品烧结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烧结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的提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金刚石制品的相对密度线性增大后趋于平缓,抗弯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在真空气氛中烧结有利于制品烧结致密化和力学性能的提高;过高的升温速率会引起金刚石制品的烧结变形,过低的升温速率会造成金刚石制品处于加热过程的时间过长,影响制品性能。优化的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气氛为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920℃,保温时间为10min,升温速率为5℃/m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