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英语广告的翻译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根据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总结出广告翻译的3个标准。广告语言具有劝说功能,劝说读者购买商品。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法关注译文对读者造成的影响,用交际翻译法来指导广告翻译,能充分保留翻译过程中广告原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广告交际在广告社会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它种文体的种种交际特征,然后围绕广告翻译标准与广告的“可译性”和“必译性”问题探讨了广告交际特征对广告翻译的巨大影响,认为广告翻译有不同于它种翻译的特殊性,宜采用受众“理解”、“接受”与“反应”三等效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广告交际在广告社会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它种文体的种种交际特征,然后围绕广告翻译标准与广告的“可译性”和“必译性”问题探讨了广告交际特征对广告翻译的巨大影响,认为广告翻译有不同于它种翻译的特殊性,宜采用受众“理解”、“接受”与“反应”三等效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4.
广告文本的特殊性要求译文尽可能完整全面地实现广告语言的注目价值、记忆价值、可读性以及表达功能、引导功能和美学功能。彼得.纽马克交际/语义翻译理论和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英汉广告翻译中实现修辞特色的对等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比喻、双关、夸张、拟人、反语、仿拟、对照等修辞方法,探讨了英汉广告翻译中的修辞等效美学效果并对修辞在翻译中的应用原则及表现特征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功能派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语文本的功能并提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分析了广告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目的论的灵活运用可以对广告翻译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使广告功能在译语文化中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在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涉及诸多影响源语信息准确传达的文化因素,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及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并通过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英语传授者和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借此阐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母语文化意识与素养的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7.
专业领域的交际有别于其他交际.专业语言有其自身的特征,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科学发明与文化接受之间有一个间隔.精通专业知识,准确灵活地翻译,了解对方的文化,就能够使专业领域中的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四个方面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翻译,即跨文化比较与翻译、跨文化思维、跨文化表达、汉语与英语的相互影响,其目的是增强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提高翻译能力,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繁荣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从语用原则看广告预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语用原则为切入点,研究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作用.根据广告的语义和语用特点以及广告主的目的和策略,将广告预设分为证实性预设、暗示性预设和对比性预设,认为预设在广告中的合理使用不仅符合广告宣传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广告语言交际中应当遵循的经济原则、礼貌原则和顺应原则.  相似文献   

10.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同时,认知理论成为语言研究中所广泛研究和普遍接受的理论,强调人们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直接体验、认识和感知认知对象,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语言或信息结构的一部分,最终达到交流、交际或其他的功能目的。在此主要结合语言学中的认知理论,从目的论探讨在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中如何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误读的多维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误读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乃至融合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也是翻译实践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误读、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三者密不可分,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作为文化交流的壁垒和语言转换的障碍,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误读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中一般应尽量克服文化误读,有时也可创造性地发挥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广告特殊的交际目的,广告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变异现象.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言语交际的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广告语言中的这种变异现象也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文体类别的翻译要求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是由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来决定的.广告文体的目的和主要功能,即诱导和说服顾客接受其产品和服务,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把目的语言和译文读者放在首位,实施归化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注意语言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非语言交际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应当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舍此,外语教学就不是完全的和成功的教学.本文简略地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探讨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引起交际双方的不快从而损害双方的关系,因为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劝诱等功能。了解其这些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并且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通过对中国著名戏剧《茶馆》的两种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对戏剧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和语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笔者在本文的最后指出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对等问题既是戏剧翻译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交际活动中,语言交际与非言语交际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忽视后者在交际中的作用却是司空见惯的,从而导致更多的交际失误和冲突。着重分析非言语交际的特点与功能;探究其文化差异以及应对策略,以便加深了解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因其独到的魅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语体中,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种现象表明模糊语言能够取得精确语言难以达到的交际效果。本文从语用角度出发,以广告实例为切入点分析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现代广告中,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使用独白中的模糊量词增强说服力,精选模糊形容词吸引公众注意力,利用模糊语音营造滑稽氛围。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广告中的模糊语言能够促销产品或某种服务。  相似文献   

19.
纽马克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作了详尽的论述。着眼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结合商贸信函语言本身的特点和风格,对其翻译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语用原则为切入点,研究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作用。根据广告的语义和语用特点以及广告主的目的和策略,将广告预设分为证实性预设、暗示性预设和对比性预设,认为预设在广告中的合理使用不仅符合广告宣传的实际需要,也体现了广告语言交际中应当遵循的经济原则、礼貌原则和顺应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