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试验样机采用了新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了在寒冷地区采用该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中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地源热泵工程为例,运用清华大学 Dest软件对建筑供暖季的逐时热负荷进行模拟,并进行设备的选择以及初投资计算.根据该逐时热负荷确定每小时启动的设备及台数,计算出每小时的运行费用,然后将逐时运行费用累加即得全年冬季的总运行费用.并将常规燃气锅炉供暖与地源热泵供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运用费用年值指标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地源热泵供暖方案比常规燃气锅炉方案更经济合理,在冬季供暖中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大,在未来的建筑采暖能源供应中可以形成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以长春地区某建筑为依据,对太阳能采暖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以及常规能源系统(燃气锅炉)的热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能耗分析和比较,得出严寒地区冬季采暖选用地源热泵采暖系统节能效果显著的结论.为长春市及严寒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提供可靠的节能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地区典型的单户住宅为实例,在全年逐时建筑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的全年能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两者的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从全年能耗比较,土壤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节能15%,其中夏季节能13%;冬季节能20%。尽管土壤源热泵机组的季节性能比SE-ER高于空气源热泵,但由于福州冬季室外气温较温和,夏季地温偏高,土壤源热泵的节能效果不及夏热冬冷地区明显,并且初投资回收期较长,经济可行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选取张家口地区某高校办公室,对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获得空气源热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COP值和耗电量,分析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在整个供暖季大部分时间段测得COP值为2.3左右,最寒冷的时间段测得COP值为1.4左右,平均每天耗电量50.94KW·h.在供暖季大部分时间段供暖效果较好,室内温度比较均匀并且节能,能够满足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出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和交替供暖两种运行方式,解决太阳能和地源热泵各自单独应用时存在的缺陷.方法 绘制两种供暖方式的原理图,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和室内散热器建立数学模型;以沈阳地区为例,进行室外温度、逐时热负荷、太阳能辐射强度和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的模拟并且采用静态分析法计算两种供暖方式的经济性.结果 两种供暖方式均能稳定的运行,而且就经济性来说交替性供暖在初投资上要比联合供暖高约28.4%,但是交替供暖一个供暖期的运行费用要比联合供暖大约低22.5%.结论 将两种供暖方式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具有可行性的,而且比较适用于热负荷大于冷负荷地区;在5个供暖期后,初投资较高的交替供暖开始显示出它的经济性;结合使用要比单独使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更具有节能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严寒地区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出现土壤热不平衡问题,研究提出使用空气-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以期减小土壤热不平衡性.文中基于TRNSYS软件对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节能性开展案例研究,通过对建筑全年逐时负荷的动态仿真模拟和分析,从节能性角度对比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在6种负荷分担比例运行策略下的能效差异...  相似文献   

8.
兰州属于太阳能较丰富的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这三种供暖系统谁更节能更经济还有待分析.为此,选取某一典型住宅建筑,根据兰州地区的气候特性分别设计三种典型供暖系统.考虑到关键设备的选型对分析结果有显著影响,利用敏感性分析结合太阳能保证率推荐范围和初投资等来确定每个系统关键设备的选型.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三种方案的系统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三种方案在兰州地区的供暖季运行特性.采用NPV法,分析了三种清洁能源供暖方案在兰州地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节能性最好,空气源热泵的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分析某建筑物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综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冬季大部分时间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热水需求,保证水箱温度在要求的使用范围之内。在连阴天气时,则需要热泵对其进行辅助制热以保证供水温度。该系统替代传统锅炉供热,地源热泵机组在COP为4.0的情况下运行时,一个采暖期可节省能源30%左右,减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在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综合空调系统替代传统方式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热供暖是充分发挥中低温地热资源品位优势的最适宜的利用方式,在世界上已有84年历史.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已使用100%地热供暖,是世界闻名的无烟城.近30年来,地源热泵以节能减排和兼可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优势替代和超越了常规地热供暖方式,得到高速发展.我国北方地区的清洁供暖是实施能源革命和治理雾霾的重要举措,各地的迅速响应决策和实施行动,将能达到切实减煤效果.在可选清洁能源中,地热和地源热泵供暖更具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浅层岩体储冷蓄热特性,实现对建筑物供暖和制冷的低碳技术.本文根据该技术在合肥滨湖新区某工程的实际应用,对工程的岩土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空调全年动态负荷的计算,在技术特点、经济效益、能源结构、环境影响等方面与常规空调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合肥滨湖新区应用中节能减排的计算数据,指出在类似地质条件的合肥滨湖新区,该项技术具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辅助加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源热泵在冬季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存在工作温度降低的工况。为提高土壤源热泵的性能,在负荷匹配的情况下增加其经济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方法。通过冬季供暖工况的理论分析得到供热系数与埋管进出口温度、空调供热负荷的关系。得出在增设太阳能辅助系统之后热泵供热系数能有较大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能耗普遍偏高的问题,采用太阳能产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联合供暖。以合肥市某建筑为供暖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负荷计算模型,以供回水温度、机组运行部分负荷率(PLR)、制热性能系数(COP)及运行能耗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联与并联系统的供暖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辅助加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源热泵在冬季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存在工作温度降低的工况。为提高土壤源热泵的性能,在负荷匹配的情况下增加其经济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加热方法。通过冬季供暖工况的理论分析得到供热系数与埋管进出口温度、空调供热负荷的关系。得出在增设太阳能辅助系统之后热泵供热系数能有较大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热舒适性差,属于非传统供暖区。通过对重庆村镇住宅供暖现状的调研,了解了该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供暖需求。选取重庆村镇地区某住户,对实际供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试,针对不同供水温度进行了供暖效果和运行能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结合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为35、40、45、50℃时均能满足冬季供暖需求,35℃工况下的耗电量仅占40、45、50℃工况下的83.0%、66.8%和57.7%。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量调节分区分时供暖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校区不同建筑物在使用时间上的特点,分析了采用连续供暖的某高校校区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分区分时供暖的可行性.在保证冬季室内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对不同建筑物在无人停留时段采取值班采暖模式.分析表明,建筑供暖能耗约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30%左右,供暖节能势在必行.当区域集中供暖热用户时间上存在差异时,对不同性质用户采用分时供暖,能获取显著的节能效果,从而,提高了整个集中供暖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笔者对某高校校区不同热用户的工作时间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对该校区不同用户采用分时供暖,可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石家庄农村地区典型的户用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全年运行性能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分体式地源热泵能够满足农村地区住户的冬季采暖与夏季供冷需求,运行较为稳定,COP较高,不存在冬季除霜问题。当冬、夏季室温分别设置为16~18℃和26~27℃条件下,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耗电量分别为37.4~47.1 kWh/m~2和15.7~19.3 k Wh/m~2,单位面积电费分别为11.2~14.1元/m~2和8.6~10.6元/m~2,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经济性。由于农村住户的冬季采暖需求明显高于夏季供冷需求,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温逐年下降的趋势,必要时需采取一定的运行调控措施。适当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有助于降低建筑冷热负荷,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是寻找能源出路的两大途径,地源热泵系统以其显著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地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是将地源热泵和地板供暖结合在一起的新兴采暖方式.介绍了地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并以青岛地区为例,设计了土壤换热器、地板换热盘管等设备,探讨了系统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实验装置在冬季供暖运行和夏季制冷运行实验情况,测试了运行工作时实验系统的COP、污水温度变化情况、室内外温度变化情况和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其他各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COP和良好的使用性能,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SGCHPS土壤热平衡及系统热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严寒地区建筑物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而导致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GCHPS)供热性能逐年下降、以至于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依靠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来维持土壤热平衡、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以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热供冷示范工程为平台,进行了为期3 a的蓄热、供热、供冷长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供热供冷效果的基础上,土壤温度呈现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土壤保持了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太阳能在冬季供热量中占85%;在供冷季同时进行蓄热和供冷的2组土壤换热器(GHE)可根据换热功率分配其比例.土壤蓄热解决了严寒地区建筑物冷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使系统能长期高效运行,并实现了全年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