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娥  ;张春杰 《宽厚板》2014,(2):27-30
通过对转炉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分析,系统对比了挡渣球、挡渣塞、气动挡渣和滑板挡渣等挡渣方式的挡渣效果。滑板挡渣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采集转炉倾动角度,同时利用红外下渣检测判断下渣量。根据挡渣工艺要求,滑动水口的全开或全闭可在0.5 s内自动完成,实现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最有效阻挡。与其他挡渣方法相比,滑板的挡渣成功率达到100%,转炉出钢下渣量控制在50 mm,回磷稳定控制在0.002%以下,降低了钢水氧化性,减少了合金消耗,提高了转炉成分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袁晓峰  王斌 《河北冶金》2023,(12):28-32+39
控制转炉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一直是冶金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转炉出钢挡渣技术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挡渣技术,即滑板挡渣法、气动挡渣法以及挡渣棒挡渣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效果。滑板挡渣技术利用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流钢孔错位,从而达到控渣出钢的目的,具有滑板开闭迅速、不受出钢口寿命和炉渣粘度的影响、与下渣检测技术配合可以实现转炉一键式自动出钢的特点,该技术挡渣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炉下钢包渣厚可以稳定控制在50 mm以下,效果最佳;气动挡渣技术可以通过插入出钢口的喷嘴喷出高压氮气射流,从而将炉渣挡回转炉内,该技术是无形挡渣技术的一种,具有运行成本低、效果佳的优点,但是其设备故障率偏高,同时会降低出钢口的使用寿命,故在国内未得到普及推广;挡渣棒挡渣主要采用导向杆导入出钢口方式,确保挡渣塞能够准确到达出钢口位置,从而达到挡渣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低、效果较好等优点,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杨丽  王三忠  郭永谦 《炼钢》2011,27(6):12-15
简述了转炉挡渣工艺技术及滑板挡渣法的原理、结构和控制过程,并结合安阳钢铁集团公司150t转炉滑板挡渣系统的应用,介绍了适应性改造的措施和实际效果。滑板挡渣工艺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回磷及出钢过程的下渣量,达到优化钢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在安钢150 t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滑板挡渣技术挡渣成功率高,能有效控制下渣量,改善钢水纯净度,为开发高附加值品种钢和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钢210 t转炉滑板挡渣与红外下渣检测技术改造及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目前常用挡渣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炉滑板挡渣成功率大于99.5%,出钢下渣厚度控制在50mm以下,转炉下渣及回磷量平均减少4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孙亮  赵艳宇  贾毅  付亮 《中国冶金》2018,28(9):54-57
介绍了双滑板挡渣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控制过程以及双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在迁钢210 t顶底复吹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并以X65钢种为例,与原挡渣锥挡渣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炉出钢时间延长69 s,挡渣成功率达99.9%,下渣检测指数降低323,钢包渣厚平均降低约18 mm,钢水在LF炉精炼回磷量降低0.001 4%,硅、锰等合金收得率分别提高1.69%、1.25%;减少了出钢结束时钢渣散落烧坏电缆的发生次数,每座转炉由2次/月减少到1次/季;实现了提高钢水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转炉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滑板挡渣技术原理,及滑板挡渣技术在转炉上的应用和效果,滑板挡渣技术挡渣成功率高、挡渣效果好,转炉下渣量可控制在50 mm左右,为开发生产优质新品种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吕艳伟 《山西冶金》2021,(1):103-105,108
随着滑板挡渣技术在转炉炼钢工艺中优势的凸显,被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采用,尤其是品种比较高的钢铁企业,该技术让生产高附加值品种钢时,对P、S等有害元素和夹杂物控制的苛刻要求变得可控.滑板挡渣技术优势明显,但转炉耐材成本的增加让钢铁企业利润空间缩小.本文通过宣钢150 t转炉滑板挡渣技术投入前后冶炼数据的对比,详细分析滑板挡...  相似文献   

9.
蔡飞 《河北冶金》2012,(10):43-44
介绍了宣钢150 t转炉悬挂式挡渣装置的性能、主要参数、工作方式、事故处理,对比了挡渣球出钢挡渣和挡渣塞出钢挡渣的使用效果,最终确定了挡渣塞出钢挡渣工艺。生产实践表明,150 t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出钢,可有效控制出钢下渣量,减少钢水回磷,提高了钢水质量和合金收得率,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震  邵华  李亮 《南方金属》2023,(2):49-51
转炉出钢挡渣方式一般分为滑板挡渣、气动挡渣以及挡渣锥挡渣。目前普遍采用挡渣锥挡渣,此挡渣方式对炉衬的维护以及人员操作要求较高,生产中容易造成出钢下渣,挡渣成功率在90%~95%;气动挡渣设备要求较高,后期维护困难;滑板挡渣效果较好,滑板挡渣对设备要求较低,后期容易维护,且能有效减少下渣,配合下渣检测的使用,挡渣成功率可以达到98%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责任公司炼钢厂在2座l00t和1座120t转炉上采用滑板挡渣出钢工艺代替原有的挡渣塞挡渣出钢工艺的情况。实践表明,采用滑板挡渣出钢时,滑板自动关闭成功率达100%,自动下渣检测成功率达98%以上。转炉实现了少渣出钢,为冶炼高品质钢种提供了技术保障,品种得于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钢水质量,减少出钢过程下渣量、提高合金元素收得率,唐钢公司第二钢轧厂对转炉挡渣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了挡渣球结构、出钢口形状、挡渣球的加入方式。优化后,挡渣成功率提高约10%;出钢下渣量减少了30%以上;平均回磷量可控制在0.008%以内;硅锰合金吸收率提高了约7%,碳化硅收得率提高约15%,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且有利于提高精炼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出钢过程下渣、提高钢水质量及合金元素收得率,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四钢轧总厂对300 t转炉原气动挡渣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挡渣镖法和气动挡渣法相配合的方法。现挡渣镖法挡渣成功率达到98%,出钢下渣量减少了30%以上,平均回磷质量分数可控制在0.003%以下,同时提高了钢水收得率,改善了溅渣护炉和后续精炼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转炉下渣过程的分析,系统对比了各挡渣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其效果。滑板挡渣是基于大包滑动水口的控流系统,通过滑动滑板和固定滑板之间孔洞的位错运动,实现了对前期渣和后期渣有效的控制。滑板挡渣的成功率达到100%,转炉下渣量可以控制在60 mm左右,钢包回磷平均控制在0.000 5%以内,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为生产成高附加值的钢种和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八钢炼钢厂120t转炉通过现场改进,将原挡渣棒挡渣方式改为滑板挡渣。120t转炉滑板挡渣装置与PLC红外下渣检测装置结合,实行滑板挡渣,在八钢2#转炉和3#转炉首先进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钢承钢提钒转炉曾应用过的各种挡渣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挡渣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滑板挡渣技术实现了提钒出钢全过程的高效判渣和挡渣,挡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并且提高了钒渣品位,降低了后续炼钢、提取V_2O_5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也减轻了环境压力,取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应在提钒转炉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宝钢炼钢厂转炉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必须关注和解决转炉出钢全过程的下渣控制。评价转炉出钢挡渣效果的关键指标是挡渣成功率和钢包中的渣厚。宝钢炼钢厂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转炉出钢全过程的自动判渣和挡渣,提高挡渣成功率,减少出钢下渣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河北永洋特钢120 t转炉出钢过程的工艺技术优化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出钢口内孔设计的优化,出钢口耐火材料构件的优化,挡渣工艺的优化,挡渣系统耐火材料的配置优化,挡渣滑板的改进以及双挡工艺的组合应用,使得出钢时间缩短了3 min,出钢口使用寿命提高55%,滑板使用次数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转炉滑板挡渣工艺技术,并结合包钢稀土钢板材厂240 t转炉滑板挡渣系统的应用,介绍了适应性改造的措施和实际效果。优化后的滑板挡渣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回磷及出钢过程的下渣量,提高了合金元素锰、硅的收得率,脱氧剂铝铁消耗量降低了0.39 kg/t,钢铁料消耗降低了3.47 kg/t,达到了优化钢质、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邵亮  宋超  刘佳旭  付岳  石龙 《包钢科技》2021,47(3):5-8,53
文章介绍了包钢120 t转炉滑板挡渣与红外下渣检测技术改进及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目前常用挡渣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挡渣成功率达到99%以上,下渣量控制在80 mm以内,钢水回磷平均控制在0.001%以内,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为生产高附加值的钢种和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