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荷兰,眼睛在思考—荷兰普通景观的赞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风景园林在最近20年来受到全球的关注。本文阐述了荷兰在设计方面,尤其是风景园林方面的创造性,并分析其取得成功原因,这包括通过填海围湖获得土地资源传统、荷兰的视觉文化、高效的社会民主和慷慨的政府投资。作者还分析荷兰景观设计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赤裸裸的现代性以及建筑师“景观手法”的恰当使用和风景园林师“建筑性和功能性手法”的运用。作者还指出仅仅根据意向图来接受荷兰设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筑堤、挖渠和排水是荷兰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土地开发和防洪方式,伴随着须德海和三角洲工程而达到顶峰。在海平面上升、河流径流加大、土地沉降加剧等挑战下,洪水风险日益严重,在近些年来,荷兰逐渐形成具有全面综合、富有弹性的防洪范式:强调洪水管理和社会经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防洪与自然共事。在此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国家防洪战略:海岸线的加固、给河流以空间、增加储水区域等。这些防洪战略都注重自然过程、区域协调发展、给予水以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4.
5.
6.
20世纪荷兰乡村景观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世纪荷兰乡村景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土地开垦将荷兰部分自然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20世纪,在不断出台的一系列的土地整理政策的指导下,荷兰的乡村景观开始发生演变,从丰产的景观,过渡到农业、休闲和自然保护平衡发展,再到注重"新自然"的创造这样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二战"之后,乡村景观规划在乡村景观的重塑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使得荷兰乡村景观表现出功能性、可读性和生态性的特征。20个国家景观区域的确立将保持荷兰的景观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8.
阐述定义荷兰景观和建筑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真实性”问题。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重新解读“真实性”,但它仍然是评判和发展各种景观结构的“隐性”标准。总结出荷兰的“真实性”并非反映自然状态的完美,而是反映具有荷兰式的崇高美学特征,是与众不同的人造“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宁绍平原是中国最古老的圩田开垦地区之一。地质上底土的差异、水与田的动态变化以及人类的干预形成了宁绍平原丰富的圩田形式。文章以历史地图、传统舆图、历史照片等图像资料以及地方志为基础,结合现场调研,首先论述宁绍平原圩田景观演变的自然与文化的动力因素;然后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将宁绍平原的圩田景观分解为一个多层系统的叠加,包括反映出自然特征的水利系统、以水利和土地划分为基础的农业开垦系统以及以农田水利网络、开垦机制为特征的聚落系统;最后总结圩田景观对宁绍平原人居环境方面形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Archiprix毕业设计奖是荷兰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比赛场。文章首先对Archiprix毕业设计奖的自身情况进行了介绍,继而对近年来参加Archiprix奖的风景园林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荷兰风景园林教育的特点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12.
在大工业生产的大变革中,英式自然风景园诞生在全球第一个跨入工业时代的英国,成为世界园林史上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化的见证.无疑,宏观背景是其发生深刻变化的主要原因.中国正在重返世界中心地位,中国的思想文化、物质财富以及全球环境的巨变同样是中国当代园林发展的宏观背景.宏观背景对英式自然风景园产生的影响和中国当代园林发展的背... 相似文献
13.
14.
S.I.安德松,丹麦知名风景园林师,20世纪60年代以Bastad的创新性展览花园和Hoganas市政厅庭院获得声誉,70年代后,维也纳卡尔斯广场的建成,奠定了他在欧洲的影响力。S.I.安德松作品有强的建筑观念,擅长将景观、城市规划与建筑相融合设计。其对具有历史意义地段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欧洲享有盛誉。尽管S.I.安德松深受索伦森的影响,但其“以小见大”和“场所精神”的设计哲学,却标示出他鲜明的个人特征。他对索伦森风格的继承和创新,成为20世纪丹麦景观的继往开来者。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认为《建筑的革命》是有关建筑本体论的重要著作。对建筑是什么、为什么、研究什么、建筑的未来等四个本体论问题作了综合论述 ,并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