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国平 《粘接》1995,16(3):15-16,18
玻璃纤维纱快速接头胶粘剂徐国平(马鞍山玻纤玻钢厂,马鞍山市,243000)1前言玻璃纤维纱在纺织过程中时常出现断头现象,采用胶粘剂将断纱连接起来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接头方法。玻璃纤维纱断纱主要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因而要求接头胶粘剂具有:粘结性好、固化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清理筒管脚纱是玻纤生产中退并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我们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即手工用钢锯条或刀片之类的工具割断筒管残留脚纱,再用手抹去,以达到清理的目的,这对小玻纤的生产是不能引起重视的.但随着我厂规模的迅速发展(日产玻璃纤维纱4~5吨,筒管用量1.4万  相似文献   

3.
蔡建华  盛晓 《橡胶工业》1997,44(5):303-306
对尼龙输送带用胶料配方、接头方法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选用NR为胶粘剂主体材料,NR/SBR(80/20)为夹层胶和覆盖胶的并用胶料,并在覆盖胶中加入2份增粘树脂,采用阶梯式热硫化接头,研制了一种阶梯式热硫化接头输送带,这种输送带的接头强度达到原成品带拉伸强度的90%左右,基本上能满足接头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1.概况对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而言,铂金坩埚冷却用水是玻纤纱成本中不可小看的数字,每台坩埚日综合用水量达4吨左右,开台越多,用水量越大.全国玻纤企业各厂家使用的冷却水源也各有不同,有采用自来水,有采用地表水,有采用地下水等,因而水质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XH-11环氧结构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晾置时间、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金属胶接接头拉伸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固化条件,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力学性能回归方程,为胶接接头的强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影响无捻粗纱硬挺度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玻纤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制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的开发和扩大.目前,我国大多数玻纤厂家开发出了不少合乎使用要求的无捻粗纱产品:如喷射、缠绕、挤拉、SMC和石膏增强纱等.对于这些产品的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及工艺性能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应用中,对某些工艺性能更有特殊要求,如石膏增强纱、喷射、SMC……用纱的硬挺度必须达到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军民  张友道 《粘接》2005,26(2):55-56
以FN-309胶粘剂等为接头胶,耐水砂布、全树脂砂布和动物胶砂布等作材料,制作搭接砂带工艺的研究。试验了温度、压力、设备等因素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证明该胶在采用搭接技术的情况下作为耐水砂布、全树脂砂布和动物胶砂布接头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滕树青 《水泥》1989,(4):42-43
我厂有十几台胶带输送机,在生产中经常发生胶带原有接头断裂事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决定采用冷粘胶接接头。现将粘接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简介如下。一、粘结剂的选定我们选用的是FN309酚醛——氯丁胶粘剂。用这种胶粘剂胶接,须待24小时以后才能发挥粘结强度,但当时考虑到生产急需,要求粘结后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一定的粘结强度,投入生产使用。因此,在粘结剂中加入了10~20%的7900固化剂,以便缩短固化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可曲挠橡胶接头的生,并人选用和安装作了详细说明为广大厂家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接头栓的研制中骨料、黏结剂、膨胀剂的选择,以及接头栓的制作工艺流程,并在钢厂对接头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测试。经实践证明,该接头栓能显著降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使用中发生的退扣、脱扣、松动、折断等事故,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含镶嵌块单搭接接头应力分布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定锋  游敏  郑小玲  罗威  陈存军 《粘接》2009,30(8):53-55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金属镶嵌对单搭接接头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镶嵌块组成混合连接接头,改变了接头的应力流线分布,镶嵌块承载,降低了搭接区中部胶层中的应力;同时使被粘物中部的应力增大,提高了接头搭接区中部的承载能力;在重要部件或承载较大等情况下使用胶接接头,建议采用金属镶嵌方式对接头增强,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种类汽车用镀锌板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考察了不同腐蚀介质及汽车涂装工艺对汽车板胶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其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板材料的屈服强度、材料厚度以及胶层厚度等均会对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证胶接工艺在汽车车身结构中发挥最佳的力学性能,且与电泳工艺段同步,...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钛合金与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胶层厚度的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与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拉伸-剪切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胶层厚度异质材料的接头胶接性能、应变场与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在拉伸载荷下,不同胶层厚度接头的失效特点。结果表明,当胶层厚度由0. 2 mm增加至1. 2 mm时,接头极限载荷由6. 13k N降低至5. 89 k N,损伤后剩余强度降低,薄胶层接头出现渐进失效;复合材料端头高剥离与拉伸应变区域面积增加,厚胶层与被胶接件一同变形,导致接头提前失效;钛合金-胶层界面破坏模式增多,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破坏模式减少;接头在发生复合材料层间破坏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剩余强度,当钛合金-胶层界面遭到破坏后,易整体失效。  相似文献   

14.
一、形势从1987年春发生了世界范围的玻璃纤维供应短缺,这种形势持续至今.我国除个别厂家外绝大多数玻纤厂家是从1988年春才感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这种变化的.1988年几乎所有主要玻纤厂家都收到了外商对玻纤产品的询价和订货要求,其订货数量从几十吨到上万吨,品种要求多为无纺增强材料,也有商品纱及电绝缘织物.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次世界性玻纤供应短缺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①从1987年春起,美国造船工业和建筑工业市场兴旺,导致对增强塑料需求增长,从而引起短切原丝毡,喷射无捻粗纱,方格布等的需求量增加,并导致  相似文献   

15.
制备搭接长度为60 mm的钛合金-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单搭接接头,利用DIC、万能试验机等对接头极限载荷与拉伸应变进行表征,同时采用VUMAT子程序模拟芳纶纤维编织布层内损伤和演化,使用Cohesive Zone Model模拟胶层和层间失效.将试验和仿真方法相结合,研究钛合金和芳纶纤维编织复合材料胶接接头表面和内部应...  相似文献   

16.
在同轴单搭接胶接接头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折曲胶接接头和同轴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折曲单搭接胶接接头搭接区两端的应力峰值下降幅度均超过40%,并使搭接区出现应力峰值的位置从搭接区端部转移到中部,从而显著地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当L1=7.5 mm时,胶层中应力分布较为理想,各应力呈对称分布,是一种优于普通同轴的胶接接头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目前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大多数玻纤品种都使用石蜡型浸润剂。各厂都根据自己的具体生产条件各自制定配方,并不完全相同。我厂从1972年以来,对玻纤浸润剂几经改革,但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配方。1977年10月,在改革中试用了《正交试验设计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二、试验设计思想 1、纺织工序产生毛丝的原因很复杂。它与浸润剂的配方、原丝存放时间的长短、退并设备情况、原丝的退解方式和温湿度等都有关系。而其中以浸润剂配方的改变和温  相似文献   

18.
三、胶接接头设计1.胶接接头设计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胶接接头设计的基本原则有:(a)力求胶层受力均匀,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b)尽可能使胶层承受剪切力和拉伸压缩力,避免避裂力和剥离力;(c)合理地增大度接面积,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d)避免冲击载荷;(e)对层状制品的胶接要防止层间剥离;(f)应选择线热膨胀系数与复合材料一致的胶粘剂,或加一定填料改性;(g)应综合考虑接头的工艺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适当采用胶一铆,胶一焊和胶一螺栓等混合胶接形式。2.胶粘接接头的结构形式接头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以被粘物…  相似文献   

19.
玻璃钢材料的胶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单一成型法所得玻璃钢制品的简单性和实际使用时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并结合玻璃钢材料及成型特点,对玻璃钢材料的胶接进行了重新定义;对玻璃钢胶接的优缺点、接头形式和设计原则、接头强度计算、胶接工艺、接头破坏形式和原因,以及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因素,诸如:胶粘剂选择、基体材料、表面处理等,做了详细阐述。最后,还根据胶接的工作实践所得,给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经验数据。相信本文对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取J-133环氧结构胶黏剂,制备铝合金胶接接头。通过在湿热条件下对试样进行环境试验,对结构胶黏剂和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进行了评价。采用TG、IR和光学显微镜分别对胶黏剂样品变化和胶接接头破坏面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胶黏剂在55℃和80℃,2200h湿热老化后剪切强度下降分别超过5%和7%;胶黏剂热失重峰温度下降,发生了断链分解;断链反应发生在固化生成的新官能团部位;胶接界面层和胶黏剂层都受到了水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