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脱毛酶糊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酶法脱毛取代灰碱法脱毛是解决制革生产中硫化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一种新型脱毛酶糊用于猪皮酶脱毛进行了试验,试验考察了脱毛温度与脱毛效果,酶糊浓度和用量与脱毛效果,皮块含水量与脱毛效果、皮块脂肪含量与脱毛效果等关系,并测定了脱毛处理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6 ̄38℃范围内本酶糊用于猪皮酶脱毛较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制革生产过程中脱毛工艺和传统的脱毛方法,综述了酶脱毛法、保毛脱毛法、脱毛材料循环法、氧化脱毛等清洁脱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酶脱毛的机理酶脱毛新工艺具有许多优越性,并有着广泛发展的远景。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新工艺的潜力,还必须深入了解酶脱毛的机理或历程。由于酶脱毛系统(生皮、酶、添加剂等)的复杂性,使得这一脱毛机理至今未能解决,有待于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处理液中总蛋白含量,处理后酶脱毛时间和酶脱毛浴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等研究了酶脱毛前预处理剂在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等条件下的应用性能,并考察了预处理对酶脱毛过程中皮胶原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剂处理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提高,并且预处理后酶脱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硅酸钠提高山羊皮酶脱毛效果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山羊皮酶脱毛的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用硅酸钠辅助JW-2蛋白酶进行山羊皮酶脱毛的工艺实验及2种脱毛方式的脱毛效果,即山羊皮于脱毛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堆置脱毛的方式(简称浸酶堆置酶脱毛)和常规涂酶堆置脱毛方式.结果表明:浸酶堆置脱毛方式的效果优于涂酶堆置脱毛;硅酸钠对JW-2蛋白酶的活力及浸酶堆置酶脱毛的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硅酸钠和酶的用量分别为1%和4%时,可产生完全脱毛效果,且脱毛后裸皮的粒面光滑、白净.硅酸钠辅助酶脱毛比传统灰碱脱毛和不加硅酸钠的酶脱毛所得成革的面积分别增加了7.7%和1.3%.  相似文献   

6.
制革加工中,脱毛是一个重要且必需的工序,而酶法脱毛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本文考察了蛋白酶K在黄牛皮酶脱毛过程中的应用。实验从酶用量,温度和pH等脱毛条件对蛋白酶K的酶脱毛工艺进行了探究。并从脱毛液中总蛋白含量分析、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和粒面及纤维形貌观察对不同工艺条件的酶脱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蛋白酶K具有水解酪素和胶原纤维的能力,将其用于黄牛皮酶脱毛,其较理想的脱毛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150 U/g皮,温度为35℃,pH为8.0,脱毛时长5 h。脱毛效果较好,且对皮胶原的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7.
酶脱毛是基于酶对蛋白质的催化水解作用构成生皮的表皮,毛、毛囊周围的角质及粘蛋白类粘蛋白等纤维间质经过酶的催化水解作用使它脱离其皮组织,从而达到脱毛的作用,由于酶脱毛的同时还伴有酶软作用,反映在产品质量上成革手感丰满弹性差,松面、硬壳、身骨瘪薄,经不起搓折,粒面有皱纹以及留小毛等问题,因而酶脱毛就不是单纯解决脱毛问题。根据酶脱毛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
滚酶堆置脱毛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滚酶堆置脱毛中,水分、盐、pH值和温度、酶等因素对酶脱毛的影响,作用机理及酶脱毛的优择。  相似文献   

9.
从1977年1月至1978年4月共进行了华北路山羊皮正面革酶脱毛试验61批,共计投皮9016张。一年来对酶脱毛前的浸水、去肉、予处理、酶脱毛条件、脱毛后二次膨胀方法、鞣制方法等分别进行了试验,共进行了三次阶段鉴定,初步确定了快速浸水、灰液予处理、209碱性蛋白酶脱毛、碱(石灰、  相似文献   

10.
几种保毛脱毛法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毛工序是制革工业中的主要污染来源,保毛脱毛法作为清洁化脱毛技术,其发展势在必行。总结了石灰保毛脱毛法、胺类保毛脱毛法、灰碱保毛脱毛法、过氧化氢氧化脱毛法、酶脱毛等五种保毛脱毛工艺及作用机理,展望了未来脱毛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处理液中总蛋白含量,处理后皮的膨胀率和收缩温度以及酶脱毛速度等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对酶脱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能加快酶脱毛的速度,有可能解决直接酶脱毛小毛不易脱净的问题,但可能更容易导致成革松面。  相似文献   

12.
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臀部涂酶技术,应用制革工艺板块模式、层次分析法、正交试验法等科学方法对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进行了改进并优化,开发出酶—碱结合脱毛新技术。结果表明166中性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脱毛能力,它与胰酶复配脱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脱毛工序的污染,研究用硫氢化钠辅助2709酶进行山羊皮酶脱毛的工艺试验,对酶脱毛的方式及酶脱毛过程中的NaHS、酶用量等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得到一个脱毛效果良好的工艺:0.2%NaHS辅助150u·g^-1 2709酶进行浸酶堆置酶脱毛,与常规灰碱毁毛脱毛工艺相比,该工艺可减少脱毛废液中的S^2-含量、COD及BPD5分别为89.2%、85.0%及84.8%,而成革的相关性能元明显变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清洁脱毛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性角蛋白酶堆置脱毛法对兔皮进行脱毛处理,对脱毛工艺的酶用量、石灰用量、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佳的堆置酶脱毛方案。同时对经不同情况处理的毛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强度测试,探究该方法对兔毛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酶用量为皮重的0.05%~0.09%、温度为32℃、时间在4 h时堆置酶脱毛,可以有效除去兔皮上的兔毛,并且对脱下的兔毛质量损伤较小,该脱毛工艺可以有效回收兔毛,为兔毛和兔皮的深加工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制革中猪皮有温有浴酶脱毛工艺大多是采用单一酶:AS1.398或2709进行脱毛,在酶脱毛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酶的则很少,本文将AS1.398与2709按不同的比例定量(500酶活单位/g皮)混合,在相同的温度、不同的pH值、不同时间下进行脱毛,从而得出了最佳的脱毛条件,在该条件下,脱毛废液中总蛋白含量稍高,而胶原蛋白损失仅为单一酶的1/4到1/3,从而为克服有温有浴猪皮酶脱毛易产生松面和在我国牛皮和羊皮有温有浴酶脱毛并没有真正推向工业化生产等不足,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求复合酶脱毛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为牛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试验以牛皮酶法脱毛过程中加酶方式、酶活力配比、酶液浓度、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等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复合酶脱毛方法,结合响应面法对复合酶脱毛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采用先后加入的酶解方式,得到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酶活力配比、酶解温度、酶液浓度、酶解时间、pH值,测得综合评分为0.756。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温度和酶液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脱毛效果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的研究(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臀部涂酶技术 ,应用制革工艺板块模式、层次分析法、正交试验法等科学方法对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块进行了改进并优化 ,开发出酶—碱结合脱毛新技术。结果表明 :16 6中性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脱毛能力 ,它与胰酶复配脱毛效果更佳 ,合理的配伍是 :16 6蛋白酶 0 .5% 胰酶 0 .2 %。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化复合酶制剂A-1,结合无灰少硫辅助脱毛技术,研究基于固定化复合脱毛酶脱毛废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批次的增加,脱毛液的酶活力呈梯度递减,p H降低,所需脱毛时间增加。在不影响成革质量的前提下,固定化复合脱毛酶制剂A-1脱毛废液可循环利用3次仍保持有21%的酶活力。为了在连续生产中维持脱毛废液酶活力不变,设计了基于脱毛废液循环的酶量补加实验,结果表明:补加酶45 U/g脱毛效果和成革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9.
对低温条件下的黄牛皮酶脱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黄牛皮酶脱毛是可行的,脱毛过程中酶活力损失小,脱毛液中可溶解胶原含量低,约为高温酶脱毛的1/2.组织学检测显示,脱毛后的皮样粒面形态完好,毛孔清晰,无松面、无烂面现象.低温酶脱毛适宜的条件是:温度l8~25℃、液比0.5~1.5、pH值7.5~9.0、蛋白...  相似文献   

20.
对CO2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下的制革酶脱毛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条件下以水作介质进行的有温有浴酶脱毛和堆置酶脱毛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CO2超临界流体介质中进行制革酶脱毛是可行的,其脱毛分析液的总蛋白含量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约为常规酶脱毛的2倍和1~2倍,其脱毛分析液的酶活力损失低于常规酶脱毛。CO2超临界流体介质中酶脱毛后铬鞣的革,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收缩温度达到95℃左右,高于常规酶脱毛后铬鞣的革。本实验中较为理想的在CO2超临界流体介质中进行制革酶脱毛的超临界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8.5MPa、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h、AS1.398蛋白酶用量200单位/g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