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集了16种在内蒙古武川和卓资山种植的不同品种的燕麦籽粒,采用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品种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变幅在4.75%~7.12%,最大差异达2.37个百分点;相同品种不同地区的燕麦其β-葡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谷方红 《啤酒科技》2006,(9):23-24,31
β-葡聚糖是构成大麦胚乳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它大约占胚乳细胞壁组成的70%。大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一般在2%~8%之间,大麦品种不同是导致β-葡聚糖含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另外种植地域和种植年度也会对大麦β-葡聚糖含量产生影响。我国的大麦品种相对其它国家的大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偏高,有关研究通过对我国100多个大麦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大麦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为4.58%,而欧洲一些国家的大麦品种,以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麦品种β-葡聚糖平均含量在3.7%~4.5%之间。我国大麦品种的β-葡聚糖又以新疆,西藏为高,其中新疆大麦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为5.09%(27个大麦基因型的平均值),西藏大麦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为5.25%(75个大麦基因型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讯,2005年8月美国农业部宣布,经10多年努力,美国科研人员已成功首次培育出一种名为HiFi燕麦新品种,其β-葡聚糖含量比普通燕麦高50%左右,且抗病性更强。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食物纤维,每天从食物中摄取3克β-葡聚糖,便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从而能预防冠状心脏病。现美国含有β-葡聚糖的食品、饮料和保健品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而燕麦是β-葡聚糖最主要来源。美国科学家已对燕麦新品种进行产权注册。  相似文献   

4.
以白燕2号燕麦籽粒为对照样品,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制得的燕麦米、燕麦片、燕麦糊、燕麦粉和燕麦窝窝的营养品质差异。比较不同燕麦制品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及蛋白质和β-葡聚糖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五种燕麦制品中燕麦米和燕麦片的热量值、脂肪含量较低,且灰分、矿物质、氨基酸、淀粉、β-葡聚糖损失较少,营养品质高于其他制品,燕麦糊营养成分损失最大。热加工(三熟工艺、高温挤压)会破坏蛋白质结构,诱导其展开重新聚集,分子量增大;导致β-葡聚糖裂解,分子量减小,黏度降低。燕麦糊高温挤压膨化过程导致功能成分β-葡聚糖分子量显著降低,因此适当调整挤压等高温加工参数可以有效保留燕麦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皮燕麦、裸燕麦各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质、β-葡聚糖等的含量变化、积累规律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皮、裸燕麦籽粒整个生育期淀粉、蛋白质、脂质、β-葡聚糖等的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出,从开花到籽粒完全成熟,供试品种的淀粉含量均呈S曲线持续增长,积累速率高峰出现在灌浆中期,皮燕麦淀粉含量显著高于裸燕麦;蛋白质含量呈不对称的V字形积累,在花后12 d左右达到低谷,裸燕麦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皮燕麦;脂质含量呈不对称的倒V字形积累,花后20 d左右达最高值,皮、裸燕麦脂质含量无明显差异;β-葡聚糖百分含量呈S型趋势持续增长,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高于皮燕麦。  相似文献   

6.
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提取、测定及其在面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胜国  邓泽元 《食品科学》2004,25(11):204-206
以机械方法分离出含β-葡聚糖高的燕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测定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时间、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燕麦麸中β-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同时探讨添加燕麦麸对面条烹煮品质及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料液比、pH值,时间最小;添加适量的燕麦麸(8%~10%)生产功能性保健面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燕麦的品质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文选取了10个燕麦品种测定其9项营养成分含量。分析了燕麦品种间各个营养指标的变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燕麦的品质做出综合性评价,并建立燕麦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燕麦之间,"花早2号"的油酸含量与其他品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剩余8种脂肪酸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无显著性差异(P>0.05),β-葡聚糖含量、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水分含量、淀粉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除了水分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他营养成分指标变异系数都大于10%。其中"花早2号"富含亚油酸,"GL380"的β-葡聚糖含量高达4.10%,"张莜14号"富含黄酮,其含量为4.14 mg RE·g FW-1,"花早2号"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4.42%。对各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006%,反映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在所有样品中,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较高的品种为"026"、"H44"、"张莜14号",表明这三个品种第一主成分即总酚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综合品质较好。为了量化样本间的相似性,减少偏离样本的干扰,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按照变量重要性(黄酮 > 脂肪 > 淀粉 > 总糖 > 水分 > β-葡聚糖 > 蛋白质 > 多不饱和脂肪酸 >总酚)将10种燕麦分为3类,第一类有"026"、"花早2号"、"坝莜1号"、"1048-109"、"花晚6号";第二类有"张莜14号"、"029"、"张莜13号"、"H44";第三类有"GL380"。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燕麦的品质评价提供借鉴,并为燕麦的育种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区青稞中β-葡聚糖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BC的方法,对西藏、甘肃和四川3个地区的22个青稞样品中的β-葡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地区及品种对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为青稞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筛选高β-葡聚糖含量的青稞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β-葡聚糖酶可对高燕麦含量面团流变特性、面筋蛋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测试了燕麦面包预拌粉粉质特性、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燕麦面团中β-葡聚糖含量和平均相对分子量、蛋白质游离巯基和SDS可萃取蛋白含量,分析了燕麦蛋白质二级结构、SDS-PAGE蛋白图谱和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加入β-葡聚糖酶后,50%燕麦含量的面团吸水率显著下降,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显著降低,减弱了燕麦中本身存在的β-葡聚糖的成胶性并改善了面团的可变形性和流动性,面团的加工适应性得到提高。β-葡聚糖酶降低了面团中β-葡聚糖的聚合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350 KDa降至62 kDa,面筋蛋白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加强,面筋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蛋白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转变为β-折叠,使得面筋蛋白的水合和聚集程度得到提升。上述研究表明,β-葡聚糖酶处理对改善由于葡聚糖影响的面团加工特性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燕麦β-葡聚糖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功能性谷物食品之一,对其研究与开发已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燕麦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燕麦β-葡聚糖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燕麦β-葡聚糖分析检测方法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其中包括含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燕麦β-葡聚糖研究过程中各阶段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裸燕麦品种,分析燕麦麸皮和胚乳所占的比例和微观结构特征;同时分析β-葡聚糖和酚酸在燕麦麸皮(果皮、种皮+糊粉层)和胚乳中的分布,并验证了现有燕麦米和燕麦粉主流加工方式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在所选裸燕麦品种中,β-葡聚糖均富集在麸皮中,质量分数达8.57%,约是胚乳中含量的4.5?倍;麸皮中p-香豆酸和阿魏酸的含量分别达0.099?mg/g和1.00?mg/g,分别是胚乳中相应含量的24?倍和48?倍;在麸皮中,果皮中p-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分别约为种皮+糊粉层中的13?倍和2.7?倍。研磨制燕麦米所得第2道麸皮中,β-葡聚糖质量分数平均为1.7%,远小于麸皮中的平均含量,加工程度适宜;而燕麦制粉所得第4道和第5道麸皮,β-葡聚糖质量分数达6.73%和7.80%,接近糊粉层中β-葡聚糖含量,加工过度。综上可知,利用分析燕麦加工所得麸皮中葡聚糖和酚酸含量,可初步判定燕麦米和燕麦粉的加工程度,为其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燕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我国2012年31个裸燕麦品种,对燕麦品种间营养与加工品质的差异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营养品质较高的燕麦品种,并对糊化特性为主的加工品质进行品种分类。结果表明:营养品质中直链淀粉、粗脂肪、β-葡聚糖、总酚等营养指标品种变异性较大(CV15%)。加工品质中脂肪酶活(CV:32.56%)和糊化特性(CV15%)品种变异性较大,白度差异较小(CV:4.57%)。通过聚类分析最终初步筛选出甘肃定莜5号(高蛋白)、吉林白燕2号(高β-葡聚糖)、山西晋燕8号(高赖氨酸)及山西坝莜3号(高亚油酸)等营养品质较高的燕麦品种。按糊化特性初步将燕麦品种分为3类,适宜不同类型燕麦产品加工。相关研究旨在为燕麦育种和加工人员提供燕麦品质的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3.
将牛乳与燕麦β-葡聚糖提取物混合,经发酵制成酸奶,对混合发酵液比例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乳与1.5%的燕麦β-葡聚糖比例为2.5:1、接种量3%、CMC添加量为0.1%、在42℃发酵5h,可得到感官、组织状态良好的发酵型酸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β-葡聚糖含量,对其测定条件、准确度、重复性和回收率等进行研究,并采用该方法对麦类β-葡聚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简单易行等优点,可用于麦类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该方法对麦类中β-葡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麦、燕麦、荞麦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0.42%~0.61%,2.16%~3.43%,1.17%~1.79%。该研究还表明,麦类中β-葡聚糖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随品种、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锋 《啤酒科技》2007,(4):29-29,31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降解麦芽β-葡聚糖、提高过滤速度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不同大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差别很大,降解麦芽肛葡聚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总体上说,降解麦芽β-葡聚糖的原则有:缦麦度越高,越有利于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先比较烘烤、挤压膨化、超微粉碎、耐高温α-淀粉酶耦合挤压膨化四种不同前处理对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再比较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中温α-淀粉酶四种酶对酶解燕麦β-葡聚糖和游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确定燕麦酶解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均能显著提高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其中挤压膨化耦合耐高温α-淀粉酶处理效果最佳。中性蛋白酶能显著提高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中性蛋白酶和中温α-淀粉酶能显著提高燕麦中游离酚含量(p0.05)。燕麦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确定为:pH 6.6,51℃,持续时间2 h,料液比1:8。在该酶解条件下,燕麦中可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为3.18±0.28 mg/g DW,游离酚含量为65.71±5.96 mg/100 g DW。本论文为开发富含可溶性β-葡聚糖和游离酚的燕麦饮料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以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α-淀粉酶生产燕麦浊汁的酶解工艺,并用刚果红法探究了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在饮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的燕麦溶液,温度55℃、p H6.4、酶用量为91.7U/100g溶液、时间180min,燕麦浊汁稳定性值为93.3%;燕麦原料中的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为12.8mg/g,浸泡过程中会造成水溶性β-葡聚糖的流失,蒸煮、打浆能提高水溶性β-葡聚糖的含量,酶解、灭菌对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Thava Vasanthan公开的关于制备β-葡聚糖专利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乙醇洗脱液浓度和简化酶处理方法对燕麦β-葡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总糖含量、蛋白含量、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等),综合评价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产品质量。结果表明50%乙醇洗脱液洗脱和蛋白酶处理得到的燕麦β-葡聚糖得率最高,其β-葡聚糖含量高达75.3%,超过利用原专利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含量的2倍。产品中总糖含量为87.0%,蛋白质含量为7.0%,未检测出脂肪和水分,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含量为75.0%,因此,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提取制备含量更高、质量更优的燕麦β-葡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的冻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热水浸提-冻融循环提取燕麦β-葡聚糖,研究内源酶活性、水浸提温度和时间、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和冻融次数等因素对β-葡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对纯化的β-葡聚糖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不灭内源酶活,55℃提取2h,将提取液浓缩至β-葡聚糖质量分数为1%,冻融3次,燕麦β-葡聚糖的得率为1.5%,纯度92%.通过仪器分析的方法证实冻融法提取到的物质是β-葡聚糖.结论:采用冻融法,不必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和酶,仅凭借冻融这一物理过程即可得到较高纯度的燕麦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20.
荧光素钠法测定β-葡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结合后荧光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发生的变化,探索在有多种糖存在的溶液中鉴别测定β-葡聚糖含量的一种方法,结果显示,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混合前后的紫外吸收分别为436.5nm和510.6nm,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结合后荧光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发生的变化,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由487.3nm,517.6nm变为475.9nm和510.6nm,而与其他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结合后荧光性质不发生变化,荧光素钠与β-葡聚糖结合适合比例为6:1(百分含量比)、线性浓度范围在0.1μg/mL~0.25μg/mL,回归方程为Y=-2.014x+1.0757,回归系数为R^2=0.9978,用此工作曲线测定青稞粗品中β-葡聚糖粗提物的纯度为95%(标准酶法测定结果为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