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S232接口在计算机通讯中应用非常广泛,成为一种标准的串口通讯方式。而RS232无线通讯作为新型的无线连接器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1种以RS232为标准的无线通讯方式,AT89C52为控制芯片,ER400TRS为无线传输芯片的近距离无线测温系统。经过电路设计,编写程序和测试,数据收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台湾凌阳公司生产的SPCE系列嵌入式芯片,利用该芯片所具有的串口与PC机的RS232接口通讯,研究PC与SPEC061A嵌入式芯片串口通讯的原理与实现方式.并采用该系统产生数字式的三角波、正弦波、方波、斜波等幅值可调的工业测试中常用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通过现场总线组成的CPM2A型PLC工业应用网络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上位机通讯程序.CPM2A自带RS232接口,通过Hostlink协议能够实现一对一的上位机通讯.采用RS232CAN模块将RS232接口转换成CAN接口,通过上位机软件协议的转换方法组成PC-PLC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USB/RS232转换器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SB作为一种新的PC机互连协议,使外设到计算机的连接更加高效、便利,是计算机外设接口的发展趋势,将逐步取代RS232协议串口,因此很多传统的RS232接口设备都将面临一个向USB接口转换的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F1232BM芯片来开发USB/RS232转换器是最为简洁有效的方案,详细介绍了USB/RS232双向转换芯片FT232BM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引脚分布及功能,给出了利用F1232BM实现USB/RS232转换器的典型设计电路.  相似文献   

5.
AMR车辆探测系统的上位机无线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线磁阻传感器探测系统的上位PC机无线接口电路的实现方法。该电路由NORDIC公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403和MAXIM公司的MAX232CPE电平转换芯片构成,工作频率315.16MHz和433.92MHz,发射功率 10dBm,接收灵敏度-105dBm,数据速率20kbit/s。使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方便的实现。适用于其它一般类型的现场数据采集等相关无线通讯领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的TCP/IP协议转换器的设计及实现.利用西门子MC35i射频模块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具有标准的RS232串口到GPRS无线网络TCP/IP协议的双向转换传输设备.变传统的串口通讯为GPRS无线网络通讯,实现串口设备的快速无线联网.转换器采用透明传输的方式,用户不用知道复杂的GPRS通讯原理和TCP/IP协议,不用更改程序即可实现原有串口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越来越多的无线通讯技术,阐述了几种主流无线通讯技术的特点,并选择ZigBee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合适的无线通讯技术。在分析了多种定位技术和定位算法的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认为选择利用ZigBee无线收发芯片上的RSSI这种间接测距方式来定位能使WSN节点定位技术以低成本高稳定性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8.
Win9x环境下无线数传模块SA68D11串口通讯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无线数传模块SA68D11的RS232通讯协议,详细说明了Delphi的ActiveX通讯组件Spcomm的属性、方法、事件。通过实例对利用Spcomm通讯组件进行SA68D11串口通讯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最终实现了Win9x环境下PC与无线数传模块SA68D11的串口通讯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bus协议的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中,通讯协议、通讯方式及系统构架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并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针对数据源往往比较分散且离控制中心较远的情况,提出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基于Modbus协议的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标准的通讯协议:Modbus协议,以及其在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语言的RS232串行接口通信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串口通信是一种广泛使用且实用的通信方式,介绍RS232串行通信的联结方式,研究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RS232串行通信的过程.结合实际应用,在约定双方串行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运用C语言开发的串行通信软件,实现了企业生产线产品测试平台和嵌入式EMB主控机的串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