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提示学习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被提出,其日益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它通过将各类下游任务重构成预训练任务的形式,以参数高效和数据高效的方式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应用在各类自然语言相关下游任务中.其中以GPT系列为代表的模型通过提示学习在对话生成和多模态图文理解等任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类模型及方法还不能解决视觉中的稠密任务.受此启发,一些研究人员逐渐将提示学习广泛应用到视觉相关的各类任务当中,如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割、领域适应、持续学习等.由于目前还没有提示学习应用在视觉相关领域中的综述,本文将对视觉单模态领域以及视觉语言多模态领域的提示学习方法展开全面论述和分析.作为回顾,我们首先简要介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预训练模型,并对提示学习的基本概念、下游应用形式以及提示模板类型进行阐述和分类.其次,我们分别介绍视觉单模态领域以及视觉语言多模态领域里提示学习方法适配的预训练模型和任务.再次,我们分别介绍视觉单模态领域以及视觉语言多模态领域的提示学习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提示学习方法以继承预训练形式实现多任务统一为主要目的;与此不同,在视觉相关领域,提示学习方法侧重于面向...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现有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方法侧重于理解任务,并在训练时使用类似于BERT的损失函数(掩码语言建模和图像文本匹配).尽管它们在许多理解类型的下游任务中表现良好,例如视觉问答、图像文本检索和视觉蕴涵,但它们不具备生成信息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视觉语言理解和生成的统一多模态预训练(unified multimodal pre-training for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UniVL). UniVL能够处理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并扩展了现有的预训练范式,同时使用随机掩码和因果掩码,因果掩码即掩盖未来标记的三角形掩码,这样预训练的模型可以具有自回归生成的能力.将几种视觉语言理解任务规范为文本生成任务,并使用基于模版提示的方法对不同的下游任务进行微调.实验表明,在使用同一个模型时,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之间存在权衡,而提升这两个任务的可行方法是使用更多的数据. UniVL框架在理解任务和生成任务方面的性能与最近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方法相当.此外,实验还证明了基于模版提示的生成方法更有效,甚至在少数场景中它优于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CV)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单模态领域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慢慢展现.视觉语言学习作为多模态学习的重要部分,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得益于Transformer框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预训练模型被运用到视觉语言多模态学习上,相关任务在性能上得到了质的飞跃.系统地梳理了当前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相关的工作,首先介绍了预训练模型的相关知识,其次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比较预训练模型结构,讨论了常用的视觉语言预训练技术,详细介绍了5类下游预训练任务,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图像和视频预训练任务的数据集,并比较和分析了常用预训练模型在不同任务下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深度学习领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模态信息进行推理和决策,其中视觉和语言信息是交互过程中重要的两种模态。在诸多应用场景中,处理多模态任务往往面临着模型架构组织方式庞杂、训练方法效率低下等问题。综合以上问题,梳理了在图像文本多模态领域的近五年的代表性成果。首先从主流的多模态任务出发,介绍了相关文本和图像多模态数据集以及预训练目标。其次,考虑以Transformer为基础结构的视觉语言模型,结合特征提取方法,从多模态组织架构、跨模态融合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比较不同处理策略的共性和差异性。然后从数据输入、结构组件等多角度介绍模型的轻量化方法。最后,对基于图像文本的多模态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预训练模型(PTM)通过利用复杂的预训练目标和大量的模型参数,可以有效地获得无标记数据中的丰富知识。而在多模态中,PTM的发展还处于初期。根据具体模态的不同,将目前大多数的多模态PTM分为图像-文本PTM和视频-文本PTM;根据数据融合方式的不同,还可将多模态PTM分为单流模型和双流模型两类。首先,总结了常见的预训练任务和验证实验所使用的下游任务;接着,梳理了目前多模态预训练领域的常见模型,并用表格列出各个模型的下游任务以及模型的性能和实验数据比较;然后,介绍了M6(Multi-Modality to Multi-Modality Multitask Megatransformer)模型、跨模态提示调优(CPT)模型、VideoBERT(VideoBidirectionalEncoderRepresentationsfrom Transformers)模型和AliceMind(Alibaba’s collection of encoder-decoders from Mind)模型在具体下游任务中的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多模态PTM相关工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视觉、听觉、语言等单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让计算机拥有更接近人类理解多模态信息的能力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图文社交、短视频、视频会议、直播和虚拟数字人等应用的涌现,对多模态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给多模态研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该文首先介绍了近期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关注度较高的多模态应用,并从单模态的特征表示、多模态的特征融合阶段、融合模型的网络结构、未对齐模态和模态缺失下的多模态融合等角度综述了主流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同时也综合分析了视觉-语言跨模态预训练模型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视觉语言预训练(VLP)模型通过对比学习等方法,在多模态任务上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多视角描述带来的好处,以及语义和语法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多视角对比学习和语义增强多模态预训练(Multi-view learning and Semantic Enhancement for Multimodal pre-training, MulSE)模型。MulSE主要分为3个部分:1)在融合编码器模型中,引入带有生成器的多视角对比学习;2)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监督视觉语言预训练任务——多模态文本重排序;3)增加并探寻最优MLM掩码比例,最大化利用视觉信息的能力。通过改进预训练任务,采取多种最优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MulSE增强了模态内部和模态间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本语法和语义的理解能力。预训练仅用4×106的数据量,在图文检索任务中就达到了先前大型数据集的效果,且其在视觉问答和视觉蕴含任务上的评估效果优于先前的理解式VLP模型。  相似文献   

8.
藏文文本分类是藏文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基础任务,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加微调的方式是当前的主流文本分类方法。然而藏文缺少开源的大规模文本和预训练语言模型,未能在藏文文本分类任务上进行验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抓取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藏文文本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的基础上训练一个藏文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base-Tibetan)。将该方法应用到多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升藏文文本分类的性能(F1值平均提升9.3%),验证了预训练语言模型在藏文文本分类任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本匹配任务,该文提出一种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融合外部语言知识库的方法。该方法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生成基于WordNet的同义—反义词汇知识学习任务和词组—搭配知识学习任务引入外部语言学知识。进而,与MT-DNN多任务学习模型进行联合训练,以进一步提高模型性能。最后利用文本匹配标注数据进行微调。在MRPC和QQP两个公开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和微调的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外部语言知识进行联合训练有效提升文本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谷歌提出Transformer模型之后,以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ing,GPT)和深度双向预训练语言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 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等为代表的一些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语言模型(Transformer-based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TPLM)相继被提出,在大部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很好的效果。TPLM使用自监督学习方法学习来自大量文本数据的通用语言表示,并将这些知识转移到下游任务中,为其提供了背景知识,避免了重新开始训练新任务模型的情况。笔者主要研究了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与基于TPLM的“预训练+微调”的自然语言处理预训练新技术模式。首先,介绍预训练模型的发展背景;其次,解释各种有关TPLM的核心概念,如预训练、预训练方法、预训练任务、自监督学习与迁移学习等;再次,简要介绍相关TPLM模型与目前的进展;最后,提出改进TPLM的方法并总结。  相似文献   

11.
Most existing vision-language pre-training methods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use BERT-like loss functions (masked language modeling and image-text matching) during pre-training. Despite their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ownstream tasks, such as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image-text retrieval, and visual entailment, these methods cannot generate information. To tackle this problem, this study proposes Unified multimodal pre-training for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UniVL). The proposed UniVL is capable of handling both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It expands existing pre-training paradigms and uses random masks and causal masks simultaneously, where causal masks are triangular masks that mask future tokens, and such pre-trained models can have autoregressive generation abilities. Moreover, several vision-language understanding tasks are turned into text generation tasks according to specifications, and the prompt-based method is employed for fine-tuning of different downstream tasks.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re is a trade-off between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when the same model is used, and a feasible way to improve both tasks is to use more data. The proposed UniVL framework attains comparable performance to recent vision-language pre-training methods in both understanding tasks and generation tasks. Moreover, the prompt-based generation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and even outperforms discriminative methods in few-shot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预训练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外部知识引入到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知识驱动方法在NLP任务中表现优异,知识表示学习和预训练技术为知识融合的预训练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概述目前经典预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在新兴预训练技术支持下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感知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分别介绍引入不同外部知识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并结合相关实验数据评估知识感知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在NLP各个下游任务中的性能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预训练语言模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领域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吕天根  洪日昌  何军  胡社教 《软件学报》2023,34(5):2068-2082
深度学习模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训练依赖于大量的标注样本,在标注样本匮乏的场景下模型表现不尽人意.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以研究如何从少量样本快速学习的小样本学习被提了出来,方法主要采用元学习方式对模型进行训练,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但现有方法:1)通常仅基于样本的视觉特征来识别新类别,信息源较为单一; 2)元学习的使用使得模型从大量相似的小样本任务中学习通用的、可迁移的知识,不可避免地导致模型特征空间趋于一般化,存在样本特征表达不充分、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将预训练技术和多模态学习技术引入小样本学习过程,提出基于多模态引导的局部特征选择小样本学习方法.所提方法首先在包含大量样本的已知类别上进行模型预训练,旨在提升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而后在元学习阶段,方法利用元学习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旨在提升模型的迁移能力或对小样本环境的适应能力,所提方法同时基于样本的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进行局部特征选择来提升样本特征的表达能力,以避免元学习过程中模型特征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最后所提方法利用选择后的样本特征进行小样本学习.在MiniImageNet、CIFAR-FS和FC-100这3个基准数...  相似文献   

14.
Owing to the inherent lack of training data in visual tracking, recent work in deep learning-based trackers has focused on learning a generic representation offline from large-scale training data and transferring the pre-trained feature representation to a tracking task. Offline pre-training is time-consuming, and the learned generic representation may be either less discriminative for tracking specific objects or overfitted to typical tracking datase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online discriminative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robust feature learning without large-scale pre-training. Specifically, we first design a PCA filter bank-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architecture to learn robust features online with a few positive and negative samples in the high-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 Then, we use a simple soft-thresholding method to produce sparse features that are more robust to target appearance variations. Moreover, we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our tracker using edge information generated from edge box proposals during the process of visual tracking. Finally, effective visual track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by systematically combining the tracking information and edge box-based scores in a particle filtering framework. Extensive results on the widely used online tracking benchmark (OTB-50) with 50 videos validate the robus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racker without large-scale pre-training.  相似文献   

15.
在大规模无监督语料上的BERT、XLNet等预训练语言模型,通常采用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的语言建模任务进行训练。模型的评价标准则采用困惑度或者模型在其他下游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性能指标,存在损失函数和评测指标不匹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强化学习的对抗预训练语言模型RL-XLNet(Reinforcement Learning-XLNet)。RL-XLNet采用对抗训练方式训练一个生成器,基于上下文预测选定词,并训练一个判别器判断生成器预测的词是否正确。通过对抗网络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相互促进作用,强化生成器对语义的理解,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由于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存在采样过程,导致最终的损失无法直接进行回传,故提出采用强化学习的方式对生成器进行训练。基于通用语言理解评估基准(GLUE Benchmark)和斯坦福问答任务(SQuAD 1.1)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BERT、XLNet方法相比,RL-XLNet模型在多项任务中的性能上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 在GLUE的六个任务中排名第1,一个任务排名第2,一个任务排名第3。在SQuAD 1.1任务中F1值排名第1。考虑到运算资源有限,基于小语料集的模型性能也达到了领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预处理模型将自然语言处理带入一个新时代。预训练模型的目标是如何使预训练好的模型处于良好的初始状态,在下游任务中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对预训练技术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并按照模型特点划分为基于概率统计的传统模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式模型进行综述;简要分析传统预训练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训练模型,并针对它们在下游任务的表现进行对比评估;梳理出具有启发意义的新式预训练模型,简述这些模型的改进机制以及在下游任务中取得的性能提升;总结目前预训练的模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后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钰  叶育鑫  刘露  凤丽洲  包铁  彭涛 《软件学报》2021,32(4):1082-1115
语言模型旨在对语言的内隐知识进行表示,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是目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预训练-微调技术展现了内在强大的表示能力,并能够大幅提升下游任务性能.本文围绕语言模型基本原理和不同应用方向,以神经概率语言模型与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结合的切入点,从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介绍了神经概率与预训练模型的应用情况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对现有神经概率、预训练语言模型及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我们又从新型训练任务和改进网络结构两方面对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目前预训练模型在规模压缩、知识融合、多模态和跨语言等研究方向进行概述和评价.最后总结语言模型在当前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的瓶颈,对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