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黎燕  尤静 《化工科技》2013,21(3):27-29,62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研究了淀粉微球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对阿司匹林的吸附作用。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对微球药物吸附量的影响,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当交联剂用量为12g/L,引发剂用量为3g/L时,60℃下中速搅拌2.0h,淀粉微球对阿司匹林有较大吸附作用。在酸性条件下,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在8h内有较好释放,交联剂用量对释药速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问娟娟  高艳蓉  张爽 《山西化工》2022,(2):11-12+30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淀粉微球,以阿司匹林作为模型药物,吸附法考察淀粉微球的载药性能。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投药量浓度、载药时间及载药温度对其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药量质量浓度为0.4 mg/m L,载药时间为90 min,载药温度35℃时,淀粉微球载药量8.21%。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阿司匹林吸附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复合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其对Cu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行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在120 min时可以达到对Cu2+吸附的平衡状态,静态吸附实验发现,在pH=6、温度35℃、Cu2+初始浓度0.10 mol/L时复合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量较高。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吸附行为可能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淀粉微球对Pb^2+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吸附Pb2+时pH,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利用红外(FT-IR)、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为5~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微球对Pb2+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且求得吸附表现活化能为Ea=2.210 kJ·mol-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时间、Ni(Ⅱ)的初始浓度、磁性淀粉微球的用量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Ni(Ⅱ)为80mg/L,磁性淀粉微球用量为30mg时,在常温下经过80min的振荡吸附,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饱和吸附量达到11.69mg/g;吸附热力学表明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离子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但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凝胶微球,通过透析实验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应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浓度,搅拌速度,阿司匹林/壳聚糖质量比,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壳聚糖微球前5个小时的释放符合SRP的释药行为。以5个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交联时间对5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淀粉微球吸附胭脂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型药物胭脂红为吸附质,考察淀粉微球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分别采用5种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对不同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淀粉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考虑胭脂红初始质量浓度、体系温度和微球平均粒径对吸附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平衡吸附量与质量浓度、温度和平均粒径之间的综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确定了影响淀粉微球吸附载药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研究淀粉微球的吸附载药作用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联淀粉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8~32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Ni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CSM吸附Ni2+的吸附焓变△H、吸附自由能变△G、吸附熵变△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热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Ni2+.  相似文献   

9.
载药多孔微球的吸附及缓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改进的二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得粒径15μm内的多孔聚合物微球,以Parsol1789为模型组分,研究了多孔聚合物微球的活性物吸附能力以及体外释放性能,重点研究了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孔径和粒径对微球吸附和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大的多孔微球具有更高的平衡吸附量,由于Parsol1789分子体积较大,孔径对吸附量和释放速率都表现出了较大的影响,而随着微球粒径的减小,Parsol1789呈现更快的释放速度.从Parsol1789的释放结果可以看出,10 h后约释放负载活性物总质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土豆淀粉、玉米淀粉、正硅酸乙酯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研究了该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对水中铅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铅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铅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31.34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活性点上的化学反应为吸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1.
李东  张学梅  郝静远  马青华 《化工进展》2019,38(z1):104-109
用鄂尔多斯盆地的长焰煤、肥煤、瘦煤和贫煤4个煤样的系列等温吸附实验数据来验证一个温度-压力-吸附方程,并探讨等量吸附时吸附平衡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求等量吸附焓。提出单位等量吸附焓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煤样等量吸附焓为负值,证实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对于同一煤样,单位等量吸附焓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下降是由于吸附介质表面的能量不均匀性所造成。正因为吸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吸附先发生在能量较高的位置上,以便放出更多能量;在相等吸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高阶煤有较大的单位等量吸附焓,必有较大的吸附量。同时高阶煤吸附量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快速衰减,而中低阶煤吸附量衰减却没有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水溶液中椰壳活性炭对喹诺酮药物加替沙星(GTFX)的吸附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并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活性炭对加替沙星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ΔH=-1.7374kJ/mol,说明活性炭对GTFX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ΔH<2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同时,测得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吸附质从溶液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其吸附主要是熵驱动。对椰壳活性炭进行了硝酸及氨水改性,研究了3种不同活性炭对GTFX的缓释性能,结果显示,与椰壳活性炭相比,经硝酸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缓释性能有较大的提升,而经氨水改性的活性炭缓释性能有所下降,3种不同活性炭对GTFX的缓释均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模式。  相似文献   

13.
热改性废茶叶吸附刚果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改性废茶叶吸附刚果红染料,考察了pH、吸附剂投加量、染料液浓度和温度对热改性废茶叶吸附染料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BET研究了热改性茶叶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最后采用伪一阶动力学模型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拟合了改性废茶叶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并对其吸附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改性废茶叶表面出现了形状各异的小孔,其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比改性前增加较多;当溶液质量浓度为50 mg/L、pH为4、吸附剂投加量为0.4 g/L、温度为35℃时,染料的吸附率达到最佳,为98.4%,吸附量为123 mg/g;热改性废茶叶对刚果红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决定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4.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spent tea leaves(STL-AC) for the removal of aspirin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Preliminar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eatment with phosphoric acid(H_3PO_4) increased removal efficiency of STL-AC. Characterizations on STL-AC revealed excellent textural properties(1200 m~2·g~(-1), 51% mesoporosity), as well as distinctive surface chemistry(1.08 mmol·g~(-1) and 0.54 mmol·g~(-1) for acidic and basic oxygenated groups, pH_(pzc)= 2.02).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y of aspirin observed was 94.28% after 60 min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100 mg·L~(-1), 0.5 g of adsorbent used,pH 3 and at a temperature of 30 ℃. The adsorption data were well fitted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and obeyed the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s model. The adsorption of aspirin onto STL-AC was exothermic in nature(ΔH~Θ=~(-1)3.808 k J·mol~(-1)) and had a negative entropy change, ΔS~Θ(-41.444 J·mol~(-1)). A negative Gibbs free energy, ΔG~Θ was obtained indicating feasibility and spontaneity of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STL(178.57 mg·g~(-1)) is considerably high compared to most adsorbents synthesized from various sources, due to the well-defined textural properties coupled with surface chemistry of STL-AC which favors aspirin adsorp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STL-AC as aspirin adsorbent.  相似文献   

15.
在真空干燥器中,加入一定量待测气体的水溶液,保持真空干燥器中待测气体浓度恒定。利用此装置研究了氨气浓度、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大气和水蒸气后,对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氨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氨气,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模型描述;氨水浓度对吸附量和平衡吸附时间有显著影响;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空气后,对吸附量和平衡吸附时间无影响;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水蒸气后,对吸附量和平衡吸附时间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茶叶质铁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改性茶叶对Fe3+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探讨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探讨了等温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改性茶叶对Fe3+吸附时,溶液最佳pH为0.8~0.9之间,Fe3+初始浓度大于1.40 mol/L,吸附温度范围为50~60℃,吸附60 min基本达到饱和;改性茶叶吸附Fe3+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不同初始浓度下,改性茶叶吸附Fe3+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活化能为Ea=12.73 kJ/mol,该吸附行为是一个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固化单宁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苷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通过曼尼西反应合成的单宁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苷的静态吸附、脱附、动态吸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黄芩苷初始浓度固定在45mg/L,树脂投加量为0.2g,溶液pH值控制在5.5~5.99,即控制在弱酸性条件下,吸附温度控制在35℃,静态吸附24 h;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 h等温方程描述;最佳静态脱附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作为脱附剂,脱附温度控制在45℃,静态脱附3 h;颗粒内扩散是吸附的主控步骤,可用G E Boyd扩散方程来描述。该单宁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苷的吸附容量达25mg/g。  相似文献   

18.
茶叶质铁对苯酚废水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江胜  陶庭先  王芬华  李芳 《化学世界》2011,52(10):584-587,598
研究了茶叶质铁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探讨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dc/dt=κcn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探讨了等温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茶叶质铁对苯酚吸附时,溶液最佳pH为9.0,苯酚初始浓度为200mg/L,吸附温度范围为50℃,吸...  相似文献   

19.
张艳丽  李冬光 《广州化工》2012,40(16):106-107
研究了新型纤维对甲醇蒸汽的吸附行为,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纤维对甲醇蒸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甲醇的平衡吸附量逐渐减少,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该吸附过程可以用BET方程来拟合,并估算出了吸附过程的焓变。  相似文献   

20.
强碱性苯乙烯系树脂对水中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苯酚进行吸附性能研究。详细研究了吸附体系中溶液的pH值、苯酚的起始浓度、树脂的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并将平衡数据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吸附量随pH增大而增大,pH≥7时吸附量趋于恒定达到最大值;吸附量随着苯酚起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苯酚去除率随着树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