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王兵 《无损检测》2014,(12):36-37
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在设备保温状态评估、漏点检测、液位判断、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等安全隐患排查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为设备的前期诊断和预防维修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氨制冷系统安全隐患排查中具有很好地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的构成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个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例子。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设备的温度监测和分析,提供了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无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功田  张万岭 《无损检测》2004,26(10):523-528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目前正逐步成熟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压力容器的在线检测,并在常温压力容器疲劳损伤检测方面得到初步应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压力容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现状,给出了检测高温压力容器内衬和常温压力容器高应力部位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用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直观地检测出沥青路面和桥面铺装层的部分隐性病害,并及早预防。简要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摊铺温度、脱空病害,以及路面监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些总结;还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的检测结果分析和激励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实例,并将红外热波成像技术与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成像是一种能够快速、直观、有效、准确地检测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分层、脱粘、气孔等典型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至关重要,介绍了红外热波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重点论述了脉冲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和锁相红外热波成像技术,采用上述两种技术对多种复合材料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红外热波成像技术和锁相红外热波成像技术能对多种复合材料的缺陷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输变电设备外绝缘表面防护涂层质量检测难题,基于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自主研制了一款锁相红外热成像设备并进行检测试验。研制的系统采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热激励源,具有启动时间短、寿命长、加热更均匀等优点。经试验验证,该锁相红外热成像系统可检测出防护涂层内部异物、防护涂层不均匀等问题,同时可以实现防护涂层厚度的测量,有望为防护涂层质量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红外热波成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凯  王俊涛  吴东流 《无损检测》2006,28(8):393-398,408
针对红外热波成像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其理论基础、检测原理、红外探测器、各种不同的主流检测方法及其检测机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国内外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进展及所取得的最新应用成果,最后给出其技术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使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对涡轮叶片喷涂镍铬铝钇涂覆层,采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喷涂前和喷涂后的涡轮叶片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到2处裂纹缺陷;采用渗透检测技术只能检测到喷涂前涡轮叶片的1处裂纹缺陷,无法检测出喷涂后涡轮叶片的裂纹缺陷;最后对喷涂后的涡轮叶片进行剖析和金相显微镜检测,发现2处裂纹缺陷,验证了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含涂覆层涡轮叶片裂纹检测的有效性。对比试验表明,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检测喷涂前和喷涂后涡轮叶片的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建筑地下工程漏水的主要形式和检测方法,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地下工程渗漏的原理。通过实际工程检测,对热成像技术检测漏水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探讨其在工程中检测漏水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对漏水点进行快速定位,还能清晰地呈现出漏水点的面积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漏水点检测的效率和科学性。研究成果可以给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地下工程漏水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电、冶金及石油化工等热力系统因热漏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在评述传统测量热损耗方法,如热流测试法、导热传热法、对流传热法及焓降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红外热像诊断技术测量热损耗,评价热力设备保温效果的方法。通过对吉林石化某厂圆柱型热反应器设备进行实测与计算,得到了热漏超标部分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红外热像诊断与保温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红外热象技术监测设备的保温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外热象检测分析技术最新成果为基础,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现场红外测试工作实际,对各种热设备的散热损失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对保温材料绝热性能的分析校核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研制出一套综合测试、分析评定热设备保温效果的方法和软件。通过某厂焦化加热炉的现场应用,论证了该方法和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殷汉奇 《热处理》2013,(6):53-60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热处理炉衬设计软件LDF02的功能。分析了炉衬热流密度、炉膛内壁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和金属构件等因素对炉表温升的影响。分析了4种结构炉衬的保温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光  邓安仲 《表面技术》2017,46(10):218-223
目的探究反射型、阻隔型和辐射型填料对建筑节能涂层反射隔热性能的影响,为填料在建筑节能涂料中的筛选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分别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空心玻璃微珠和远红外陶瓷粉与苯丙乳液共混,制备了反射型、阻隔型和辐射型建筑节能涂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光光度计、导热系数测量仪和红外发射率测量仪对涂层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三种填料添加量和平均粒径对涂层反射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空心玻璃微珠和远红外陶瓷粉的最佳添加量(占成膜物质总质量的百分比,全文同)和平均粒径分别为25%和0.25μm、9%和325目、9%和1μm。此时对应涂层的太阳光平均反射率、导热系数、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分别为85.88%、0.05 W/(m·K)和0.91,隔热性能优异。结论填料添加量和平均粒径对建筑节能涂层的隔热性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填料添加量和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15.
将6063一T5建筑铝型材的特性与塑料的良好隔热性能相结合,制成隔热铝型材。以新颖的密封结构并应用中空玻璃制成新型EAH保温铝合金门窗。它的传热系数k值由普通铝门窗的5.95w/(m2·K)降至3.06w/(m2·K)以下,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轻质耐火保温纤维、高温红外辐射涂料和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等工业加热保温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内熔模铸造型壳焙烧炉中的应用实例和节能效果。指出黑体炉衬材料与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相结合的加热炉是熔模铸造型壳焙烧炉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光谱选择反射型太阳隔热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具备高紫外光阻隔率、高红外光阻隔率、高可见光透射率的太阳隔热膜。方法依据标准大气光谱和隔热膜的基本原理给出理想隔热膜的透射率光谱曲线,在防止室内眩光的基础上给出太阳隔热膜的实用透射率曲线。通过对金属Ag薄膜光学常数的研究,提出基于介质ZnS和金属Ag的多层结构的选择反射型太阳隔热膜结构,利用TFC膜系软件设计三层结构的选择反射型太阳隔热膜并进行允差分析。采用热蒸发技术制备该选择反射型膜太阳隔热膜。结果隔热膜在0.3~0.38μm紫外波段的阻隔率达到99.2%,在0.38~0.78μm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射率为75.2%,在0.78~2.5μm红外波段的阻隔率达到91.2%,太阳能总隔热率为62.1%。结论研制的太阳隔热膜能在保证隔离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热辐射的同时满足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率。  相似文献   

18.
彩色建筑节能热反射隔热涂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高温烧结彩色陶瓷空心微珠为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功能填料,制备了各色热反射隔热涂料,对涂层结构和组成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颜色条件下,添加有彩色陶瓷空心微殊的涂层热传导率低,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高于普通涂层,与染色的空心微珠相比,耐酸碱性、耐候性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在建筑节能、工业仓储保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隔热系列保温节能门窗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合金隔系列门窗由于节能、环保等优点,正在被广泛应用。研究了铝合金隔热门的窗的技术参数,总结了铝合金隔热门窗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有效面积为90m2大型退火、正火两用罩式热处理炉,该炉采用轻质纤维炉衬、自身预热烧嘴、三次软硬密封和简单、实用的控制系统。该炉子加热速度快,炉温均匀,热损失小,易操作,节能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