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粉末油脂替代调配酸乳饮料中的奶粉原料,并添加了适量的乳酸钙。制作无花果代乳饮料。结果表明当配方是无花果汁9.5%、白砂糖8%、柠檬酸0.18%、乳酸0.12%、粉末油脂4.8%,乳酸钙0.1%,单甘酯0.1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和黄原胶0.05%时产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豆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化稳定剂的配方为:单甘酯0.15%,蔗糖酯0.10%,卡拉胶0.05%,CMC 0.05%;影响豆乳饮料风味的因素大小为:奶粉〉蔗糖〉香精,最佳的风殊配方为:奶粉2%,草莓香精2mL,蔗糖10%。  相似文献   

3.
大米乳饮料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乳饮料——大米乳,对炒大米、奶粉、蔗糖、稳定性添加量进行探讨;对配料比例作正交优化;通过对产品综合评分,选出最佳配料。最后得出最佳配方为:炒大米10%.奶粉1%,蔗糖7%,稳定剂0.3%(均为质量百分比)。大米乳的口感、风味,稳定性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灵芝含乳饮料的口感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在玉米中的灵芝菌丝为主要原料,添加奶粉、木糖醇、增稠剂和乳化剂等辅料,经浸提、调配、均质、杀菌等工序,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灵芝含乳饮料。试验确定了奶粉、木糖醇、复合增稠剂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4%,0.015%;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乳化剂的种类,既保证了饮料的口感又提高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糙米、碎米为主要原料,配以奶粉、益生元(低聚果糖)等调配成花生米乳饮品。通过对花生米乳复合饮料的工艺路线、关键工艺参数、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花生米乳复合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和稳定剂的最优配方(质量分数):CMC-Na0.02%、黄原胶0.03%、微晶纤维素0.18%、单甘酯0.06%、蔗糖酯0.09%。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偃松仁饮料稳定性的研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和技术要点。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单甘酯0.15%、蔗糖酯0.10%和海藻酸钠0.3%,在均质温度70℃、压力25MPa下均质2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罗玲泉 《饮料工业》2008,11(7):25-26
以鲜奶为主要原料,采用U12(12×6^3)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调配型酸性乳饮料最佳配方为:乳含量41.6%、蔗糖添加量10.4%、柠檬酸添加量2.78%、复合稳定剂添加量3.81‰。  相似文献   

8.
调配型水果乳饮料生产工艺和设备谢可伟吕晓玲乳饮料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调配乳饮料、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一般要求有一定数量的活菌存在,如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这些有益菌作用于人体中,对有害菌及有害物质起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9.
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植物蛋白乳(粉)、果、菜汁或糖类为原料,添加(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与辅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和稀释而制成的活性或非活性饮料。其种类可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2种。配制型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为原料,加入水、糖液和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产品,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O%的称为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的称为乳酸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为原料,经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等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活性或非活性产品。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O%的称为乳酸菌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的称为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10.
南瓜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庆阳产的南瓜籽为试材,研究了制作南瓜籽饮料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籽水比为1:20时,用0.2%的羧甲基纤维素、0.10%的黄原胶、0.10%的庶糖脂肪酸酯、0.10%的单甘酯组合成复合稳定剂.在30~40MPa的均质压力、60℃下均质.同时添加7%的白砂糖和0.04%。的乙基麦芽酚改善风味.250g的瓶装饮料使用10’-15’-10’/120℃的杀菌公式杀菌后.制得的南瓜籽饮料稳定性及风味最好。  相似文献   

11.
配制型酸乳饮料的稳定性和风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配制型酸乳饮料不仅营养丰富,风味酸甜可口,而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研究配制型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当全脂奶粉含量为5%时,同时添加耐酸CMC0.2%和阿拉伯可尔0.1%两种稳定剂,稳定性很好,口感细腻无异味。进一步添加1.0%的变性淀粉TAX-TRA,可以增加酸乳饮料风味、厚实感明显加强、余味更足。当酸乳饮料pH为4.0时,添加10%蔗糖或6%蔗糖和0.02%安赛蜜都可以使饮料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在菠萝果乳固体饮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油为芯材,菠萝果汁及其他材料为壁材,结合微胶囊技术采用喷雾干燥制备新型的菠萝果汁粉末油脂,并以菠萝果汁粉末油脂为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及柠檬酸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采用正交实验配制新型的菠萝果乳固体饮料。结果表明,菠萝果汁固体饮料较优的配方为:菠萝果汁粉末油脂20g、乳粉12g、白砂糖16g、柠檬酸0.1g,热水冲融后为均匀细腻乳状液,气味宜人,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棕榈油基粉末油脂和棕榈油基奶片的配方。方法 将棕榈油喷雾干燥成粉末状,然后和其他成分一起被压制成片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棕榈油粉末油脂的包埋率、溶解度、水分含量、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了评价,并采用熵权法对棕榈油基奶片进行了评价。结果 所制得的棕榈油粉末油脂包埋率90.13%±0.35%、溶解度94.38%±0.26%、水分含量3.182%±0.009%、酸价(0.117±0.002)mg/g、过氧化值(1.561±0.034)mmoL/kg;棕榈油基奶片其硬度和强制对比法-熵权法综合感官评分分别为(91.03±0.29)HA和(91.97±0.46)分。棕榈油粉末油脂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棕榈油添加量42%、脱脂奶粉添加量18%、麦芽糊精添加量28%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4.5%;棕榈油基奶片最优配方为:最棕榈油粉末油脂添加量为10%、脱脂奶粉添加量为46%、复合糖粉添加量为15%、复合改良剂添加量为27%。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对棕榈油基粉末油脂和棕榈油基奶片的配方进行优化后,所制得的棕榈油粉末油脂呈松散的乳白色,无异味,无结块和杂质;棕榈油基奶片呈乳白色,色泽分布均匀,无明显斑点...  相似文献   

14.
"云麻一号"大麻籽仁油粉末油脂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麻一号"大麻籽仁油的乳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油脂进行了理化特性及贮藏稳定性评价.大麻籽仁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配比为蔗糖酯:单甘酯=9:1,乳化剂的HLB值为13.48,壁材用量为6.7%,明胶/麦芽糊精比为4:6,乳化剂用量为0.9%、大麻籽仁油与壁材比为3:4,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达到91.24%,粉末油脂产品含油率35.97%,表面含油3.15%,产品呈现乳白色表面光滑的球状,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结冷胶在果粒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结冷胶的不同工艺流程及结冷胶和乳酸钙质量分数对乳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饮料中添加0.02%-0.03%的结冷胶能提高果粒的悬浮性;随结冷胶添加量的增加,乳饮料的沉淀率、黏度、悬浮性也会相应提高;在加入结冷胶的基础上添加0.02%~0.04%的乳酸钙,能提高果粒悬浮性。  相似文献   

16.
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制品表面油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国内外用于测定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制品表面油的方法进行了概述 ,并且对有机溶剂直接萃取制品表面油的方法的萃取方式、溶剂种类、料溶比、萃取温度、萃取次数以及样品称量范围等方面对表面油测定值准确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及脂肪酸提供情况,为提升婴儿配方乳粉的营养水平及制定产品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多渠道收集婴儿配方乳粉标签信息,统计分析油脂配料的种类、组合、最高添加量构成比及标识含量,比较全脂乳产品与脱脂乳产品、牛乳基产品与羊乳基产品、高必需脂肪酸产品与全部产品间的差异。均数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269个婴儿配方乳粉。配料表分析显示,85%的产品使用了4种及以上的油脂配料,葵花籽油和椰子油在全部产品中的添加率最高,分别为88%、76%。牛、羊乳基配方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牛乳基配方粉中脂肪、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标识含量略高于羊乳基配方粉(P<0.05)。脱脂乳配方粉中,棕榈油添加率为32%,显著高于全脂乳产品(P<0.05)。44例使用了棕榈油的产品中仅有4例强化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结论:牛、羊乳基配方粉中的必需脂肪酸标识含量基本一致。现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以多种油脂组合使用的方式,以尽可能模拟母乳脂肪酸模式,但有些油脂类原料使用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抗结剂在粉末油脂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描述了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制品结团及流动性不佳的原因 ,介绍了几种食品加工用抗结剂的名称、物性以及它们抗结或改善粉末制品流动性的机理 ,指出可以通过添加抗结剂的方法来改善微胶囊化粉末油脂制品的流动性和抗结性。  相似文献   

19.
以黄豆、红枣粉、红豆粉和枸杞粉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辅料,研究此植物蛋白饮料的配方及其理化性质。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黄豆与辅料(红枣粉、红豆粉和枸杞粉)总量比、料水比、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红枣:红豆:枸杞的质量之比等对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考察了复合乳化剂和复合增稠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产品的营养成分、色泽、粒径、流变学特性,研究了植物蛋白饮料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饮料最佳配方为:黄豆与辅料(红枣、红豆和枸杞)总量比为7:3,料水比为1:10(g/mL),蔗糖添加量7%,奶粉添加量1%,红枣:红豆:枸杞之比为2:5:3。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为蔗糖酯:单甘酯=3:4,最适添加量为0.16%;复合增稠剂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钠:瓜儿豆胶=2:1:3,最适添加量为0.065%。采用该配方得到的蛋白饮料呈淡黄色、口感顺滑、具有奶香味。最终获得的产品含有2.14%的蛋白质、0.95%的脂肪、13.57%的可溶性固形物、0.92%的还原糖;样品粒径平均值为303.33 nm,平均分散系数为0.24,属于典型非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