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空战火控技术现状,结合对以载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的分析,认为对载机侧向/后向目标实施攻击将是未来空战的重要选择,而且也将是对抗敌方从后向攻击的最直接手段,因而,侧向/后向攻击是未来机载武器火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以载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的导弹武器火控系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本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提到的全向攻击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全向攻击,它和以本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不同。分析了以本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的概念,认为在技术上导弹武器系统存在一个正在从以目标为中心的全向攻击向以本机为中心的全向攻击发展的趋势,还研究了以目标为中心的全向攻击的技术基础和对未来空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激光武器被认为是海军舰艇防御方面最具潜力的新概念武器,被国外军事强国列为未来舰载攻击和防御武器。要实现舰载激光武器精确稳定毁伤目标,其火力控制系统至关重要。通过与传统舰炮火控系统对比分析和研究,系统概述了舰载激光武器火控系统功能、舰载激光武器火控系统组成,以及舰载激光武器火控系统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阐明舰载激光武器火控系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航空工业部第613所研制的,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平显火控系统,于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十日在现役强五飞机上进行打靶试飞获得园满成功.这次试飞成功是继我所今年歼击机平显火控系统试飞成功之后,在平显火控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平显火控系统已进入实战使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空对空多目标攻击武器火控系统的半物理仿真技术.内容包括系统半物理仿真的目的、意义,多目标攻击武器火控半物理仿真系统的构成,仿真原理概述和典型仿真用例的仿真结果.对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战斗机向目标空域的远距引导过程,建立了战斗机与目标的三维相对运动数学模型,引入了战斗机自动攻击的概念,并将三维引导问题分解到水平和垂直两个面内分别进行研究;基于战斗机远距引导时间最短的要求以及最优控制的相关理论,以时间最短为目标分别设计了战斗机水平面和垂直面的远距引导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远距引导战斗机自动攻击控制律;最后通过仿真比较,验证了时间最优引导法能有效应用于战斗机为实现自动攻击的远距引导。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架构下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新概念。随后对这种航空火控系统能够完成的精确指示、他机探测、制导交接、远程发射和优先攻击决策5种分布式协同空战子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实现该航空火控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包括编队协同火力控制系统分布式结构设计、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分布式协同决策技术和协同攻击与引导技术。对新一代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导弹在较短的末制导时间内获得很小的脱靶量,同时对机动过载的需求满足导弹实际过载能力,研究了适用于攻击蛇形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律和蛇形机动补偿制导律,并分析了具体实现方法,设计目标状态估计器,建立导引回路数学模型.仿真验证了测量越精确,可知信息越多,估计性能就越好;最后研究了导弹过载限制、测量误差、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及制导律的选择等因素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先进武装直升机是未来战争的重要武器系统,它要求火控系统精度高,攻击范围大。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其特点是:采用两自由度可动炮,大大地增大了火控系统攻击范围;采用飞行器状态估值器、目标状态估值器、闭环火控算法,大大地提高了射击精度。最后对整个火控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火控系统攻击范围大、射击精度高、反应快,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现有机载计算机上实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空对空多目标攻击原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本文主要介绍了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火控系统,把制订攻击计划、实施攻击归纳为攻击逻辑计算。主要包括对被攻击目标的自动选择,决定对各目标的发射区和最佳发射点,以及与被攻击逻辑相适应的飞机操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激光/红外复合制导在红外制导武器中的应用探讨上海航天局第八设计部汪朝群,张琰红外制导武器全向攻击的问题,是目前研制制导武器时必须考虑的技术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在研制中都提出红外制导要具备全向攻击,实现迎攻目标,以提高制导精度和命中概率。如采用ZnS探...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经典机载火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结合未来作战特点,针对新一代战斗机平台论述了当今发展机载火控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火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战术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机协同攻击多个目标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目标分配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建立攻击过程中的优势模型和目标威胁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多目标攻击过程中我方的优势和目标威胁度,然后将该优势与威胁度相加权,由此得到多目标攻击决策准则。示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空战态势合理地决策好所要攻击的目标,并为航空火控系统实现多目标攻击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地一体化多任务导弹攻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空导弹多任务攻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空地一体化火控攻击技术。在分析一体化火控攻击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空空和空地导弹的导引方式,建立了适用于空地一体化多任务的自适应攻击导引律;结合导弹当前性能、弹目相对态势以及目标价值,建立了基于 TOPSIS 的导弹任务切换决策算法,以确定导弹攻击最佳目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给出的导引方法,在导弹攻击目标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自适应地选择最佳导引方式,完成对指定目标的攻击引导,并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切换至最优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海鹞FRS·2飞机是英国航宇局和英海军共同研制旨在提高海鹞飞机作战能力的一种新型飞机.这种飞机主要实现以雷达火控系统及导弹为代表的武器系统的现代化.用于舰队防空、侦察、攻击海上目标.  相似文献   

16.
肖圣龙 《电子测试》2016,(3):173-175
为了提高拦截器弹头的杀伤力,带攻击角度约束的导引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制导律的设计既要保证较小的脱靶量又要保证以相应的攻击角度打击目标,目前已有很多的控制方法应用在拦截器制导设计中,包括最优制导律,滑模制导律,PN制导律,等等。我们知道滑模控制方法对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有较好的鲁棒性,但是滑模控制的抖振缺陷普遍存在于传统的线性滑模和终端滑模中。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抖振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用于制导律的设计中,该方法不仅对外界有界扰动有较好的鲁棒性,还有效的消除了抖振的产生。最后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光电火控系统“海上卫士”(Seaguard)光电火控系统是由意大利Contraves公司研制的(现还处在试验阶段)。这是一种4管25mm自动炮的近程防御系统,要求能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可能出现的反舰导弹以及飞机等进行有效的拦截。 (1)主要攻击对象 1.在100km外发射的,末端以60°~85°  相似文献   

18.
预见学习的微分对策导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益复杂的空战格局以及基于微分对策理论设计的空空导弹导引律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基于预见学习算法的微分对策导引律改进方案.首先讨论了微分对策导引律的缺陷,并针对其不足研究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预见学习方法;其次设计了基于CMAC(小脑关节模型)的预见学习运算过程,将其应用于空空导弹预见逃逸目标的未来逃逸轨迹,并令导弹据此进行最优决策实现预见学习制导;最后根据逃逸目标飞行轨迹的恶意性突防程度,总结专家经验,将预见学习与微分对策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基于预见学习的微分对策导引律.其仿真结果较经典导引律有明显的优势,能以较小的控制量、较短的拦截时间获得很小的脱靶量,尤其适合拦截具有大机动恶意突防行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作战飞机上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是航空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行是用来瞄准目标,并控制发射式投放机载武器弹约,以命中目标.现代航空火控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兼用多种瞄准原理,适用多种武器、多种攻击方式各种不同的攻击方式要求机载火控系统具有相应的多种攻击瞄准原理.从已经采用的来看,空对空攻击有前置跟踪、纯跟踪、拦阻射击(前置碰撞)、热点瞄准(快速射击)等瞄准原理,空对地攻击有连续计算弹  相似文献   

20.
一种次优空射巡航导弹中制导律的推导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星  李锋  邹杰 《电光与控制》2003,10(3):28-30,34
介绍了空射巡航导弹的攻击过程,建立了空射巡航导弹中制导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最优性能指标,利用最优控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次优中制导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导弹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