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娟 《材料工程》2006,(Z1):463-465
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晶冰  汪浩  朱满康  王波  严辉 《功能材料》2003,34(1):106-107
对以硝酸钙和磷酸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硝酸钙溶液的初始浓度、煅烧温度对所制得的粉体颗粒大小有较大的影响。通过XRD、FTIR及TG-DTA分析,最终探索出了较为容易操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用于制备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因组分、制备途径和结构等可优化设计,故产物性能优异。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光学、电子、磁学、生物、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体物-无定形磷酸钙(ACP),并进行晶化处理得到羟基磷灰石,通过对试样的TEM,XRD,EDX等图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反应气氛,钙磷比,热处理等条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溶胶状态下制备羟基磷灰石,进行对比实验,讨论分散剂的作用。对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X多晶衍射分析和电镜分析。结果:得到椭球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不同于传统的粉末制品,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解时间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亚磷酸三甲酯和硝酸钙作为磷溶胶和钙溶胶的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粉体,着重对磷溶胶前驱体水解时间对产物的影响作了讨论.X-射线粉末衍射及失重曲线结果表明:磷溶胶前驱体充分水解可以促进磷灰石相的生成,减少粉料中有机物的残留;适当提高凝胶热处理温度可以大大提高HA粉料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7.
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与新生骨形成很强的化学键合,是植入生物陶瓷材料研究的重点物质之一。微波烧结具有快速加热,能量利用率高,操作简便,过程易于控制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新一代烧结技术”。综述了微波烧结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微波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宝娥  罗宏杰 《材料导报》2004,18(Z2):243-246
结合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在钛基体上制备出含有过渡玻璃层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经XRD测定该涂层具有较高的纯度、结晶度、孔径和孔隙率,可以诱导骨生长.通过SEM可以看到过渡层厚度为100~200μm,羟基磷灰石层为100μm左右,过渡层将钛基体和羟基磷灰石层紧密粘结在一起,显著增强了结合力.虽然EDXA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的Ca/P原子比高于标准比例,但这种方法仍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薄膜的常用方法.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的原理与特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氟羟基磷灰石具有与羟基磷灰石相当的生物活性,在体液中具有较小的溶解度,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钛合金基板上制备出氟含量可控、附着力强的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薄膜经柠檬酸改性磷酸性缓冲溶液(CPBS)浸泡后表明,随着薄膜中氟含量增加,其溶解能力减小;随CPBS的pH值增加,不同氟含量的薄膜溶解量差别减小.含氟羟基磷灰石薄膜所具有的这些特性能很好地满足金属植入体表面的高性能生物活性改性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顾昊  钱庆庆  戴荣继 《材料导报》2011,25(15):58-63
纳米介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一可调的孔道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酶的固定吸附、生物催化、免疫亲和色谱、药物控释放和生物物理研究模型等方面。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介孔材料的最近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介孔材料的种类和溶胶-凝胶制备方法,详细阐述了纳米介孔材料在固定生物活性蛋白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纳米介孔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锡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SnCl4·5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nO2粒子,研究了焙烧温度、碱的种类及反应物浓度对纳米SnO2粒子大小和分散状态的影响。采用XRD、TEM、ED等技术对SnO2纳米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氨水和尿素作为沉淀剂,控制反应结束时pH值为7,在600℃焙烧,制备得到粒子尺寸约为15nm、分散性良好的纳米SnO2粒子。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钡、硝酸铁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柠檬酸sol-gel工艺,制备了M型六角钡铁氧体(BaFe12O19)纳米晶.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不同的升温烧结工艺对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影响很大,升温速率快,有利于片状产物的形成,慢的升温速率易形成棒状产物.并讨论了不同的升温烧结机制影响铁氧体结构和形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杨靖  于春雁  刘华华 《材料导报》2011,25(24):80-83,10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甲基化改性的SiO2溶胶中掺杂硝酸银,制备Ag/M-SiO2杂化膜。通过XRD、XPS、紫外-可见吸收谱、N2吸附-脱附以及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等方法,考察了银掺杂对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M-SiO2膜中的银元素完全为纳米金属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金属银的掺杂对Ag/M-SiO2膜的化学结构基本没有影响,但使其孔径和总孔体积略微增大。与未载银的SiO2膜相比,Ag/M-SiO2膜具有更大的H2渗透速率和更好的H2/CO2选择性。金属银的引入增强了H2的表面扩散作用,促进了H2在膜中的传递,提高了SiO2膜的水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以Mn(NO3)2(50%)、LiOH·2H2O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制得前驱体,400℃预烧6h,再经750、850℃分别焙烧并保温6h得到粉体产物。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尖晶石型LiMn2O4;SEM观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颗粒均匀,形貌规则。用其组装的电池经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其初始比容量可达118.76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光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符连社  张洪杰 《功能材料》1999,30(3):228-231
本文对sol-gel法制备光功能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对有机染料和无机分子掺杂子sol-gel基质中的激光性质,发光性质,光致变色现象及量子尺寸效应等进行了综述,并预测了sol-gel法制备光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TiO_2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和光催化活性表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 纳米粉体 ,TiO2 粉体由 40~ 80nm的球形颗粒组成。XPS研究表明 :TiO2 纳米粉体中主要含有Ti和O元素 ,未发现其它杂质元素 ,O/Ti的原子比为 2 .14,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 (-OH)。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 :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普通TiO2 粉体。  相似文献   

18.
TiO_2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和光催化活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 纳米粉体 ,TiO2 粉体由 40~ 80nm的球形颗粒组成。XPS研究表明 :TiO2 纳米粉体中主要含有Ti和O元素 ,未发现其它杂质元素 ,O/Ti的原子比为 2 .14,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 (-OH)。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 :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普通TiO2 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