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可靠性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造GA747型剑杆织机控制系统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和筛选元器件、提高电源的可靠性设计、设计可靠的印刷线路板、采用光电隔离及抗干扰软件设计,有效解决了系统干扰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电气设备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现代工业整体生产效率,但是因为技术应用复杂其整体可靠性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基于可靠性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监控和远程监控并行的监控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此外该系统采用现代FCS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分布式控制设计,并下设电气负荷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通讯系统、有线通讯系统,经过实验检测具有优秀可靠性,可以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中。  相似文献   

3.
单层热压机是刨花板生产线的主机,压制刨花板的生产过程,是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的复杂过程,压制工艺要求严格,过去采用继电器控制,故障率较高,可靠性差,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热压机产品的质量,我们在热压机上采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即PC控制.  相似文献   

4.
张寅 《电子游戏软件》2014,(22):254-25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为了不断促进生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采用PLC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其必然的选择,但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仍存在问题,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因素较多,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才能实现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本文将对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介绍,并阐述PLC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原则,同时将提出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岩  杨玉娟 《盐业与化工》2012,41(11):43-45
文章着重讨论了在化工生产中.在DCS系统中通过现场总线技术,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同时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对控制系统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根据碱回收苛化反应质量及生产连续控制性的优化要求,提出了各个控制层所控工序参量(绿液流量、石灰流量等)采用模糊自寻优策略的控制方案,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性及精确控制参量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碱回收苛化工段控制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热室压铸机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一个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热室压铸机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硬件采用PLC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等设备,软件采用专家系统和优化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故障诊断维护,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要提升轧钢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加强对控制系统设备的优化十分重要,有利于提升轧钢厂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就对提升轧钢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意义,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策略进行了以下的探讨。轧钢厂应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优化,并且做好安全测试工作,从而更好地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3,(6):73-74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由于PLC的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灵活通用、使用方便、维修简单,所以PLC的应用领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应用,它的使用提高自动送料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及可靠性。本设计方案是为了实现自动送料小车的手动和自动化的转化,改善以往小车单纯手动送料,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可靠性,实现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靠性是判断系统及其设备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探究其测量方法,包括现场测试法、实验测试法以及模拟测试法,提高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所迫,矿物工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平行生产线极少的大型工厂发展,并采用具有全过程控制的大型机组。使用大型设备可减少投资和机械运转成本。这些技术先进的新型设备提高了生产率,加强了生产的可靠性。与  相似文献   

12.
组合式空调的节能策略与控制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卷烟生产企业采用PLC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其程序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组合式空调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PLC程序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两种节能策略:①最大限度地使用室外新风作冷源;②送风机频率根据送风温差进行控制,而非传统的由送风压力控制.同时,阐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原理和PID自适应控制、空调系统的串级调节等控制策略.实际应用表明,两种节能方案效果显著,可节能8%左右,性能可靠,采用PLC作为控制器设计的控制程序满足了生产车间对室内环境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滤棒储存输送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的是分立元件构成的逻辑控制器,成本高,可靠性差,且维护和维修十分困难,从而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运用PLC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并就改造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具体实现方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对植物油精制过程中的碱炼工段、脱色工段、脱臭工段、车间计算机集散控制中心等几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控制研究,研究成果在200 t/d植物油精炼厂配套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成果的应用提高了我国油脂加工行业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使我国油脂加工厂的控制管理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对油脂加工厂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和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具有积极意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条烟排包机和横向收集机在生产中出现的条烟不到位、故障率高、维修保养不方便等问题,采用下滑式条烟输送方式和整体提升技术对排包机进行了改进.收集机接收到下滑的条烟,由皮带机输送到封箱机,减少条烟输送链板的停机频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用凸轮驱动保证条烟提升运动的可靠性,条烟提升和输出均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条烟检测和控制系统均采用PLC控制.应用效果表明,条烟输送系统的故障停机次数由原来的每月340次左右降低为40次以下,机台人员手工装箱工作量由原来的每天每台15件以上降低到2~5件,减少了设备维修量,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总结纱线张力检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纱线"三辊式"张力检测的原理,对当前国内外有关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纱线张力检测及控制原理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指出:当前纱线张力检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方向为采用非接触方式动态测试纱线张力并采取自适应控制技术,以使纱线的张力保持恒定.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测试系统的精度、性能、使用方便性及环境适应性上.其发展的总趋势是拓展测量范围,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采用闭环控制技术,实现恒张力控制;采用微机电技术,实现在线非接触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冗余现场总线技术在打叶复烤生产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现场总线技术存在着可靠性差、抗干扰性差、安装难度大、接头易松动等缺点,设备运行时经常出现网络故障.为此,贵州毕节顺泰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的12000 kg/h打叶复烤生产线控制系统,采用了美国Rockwell公司的冗余ControlNet工业现场总线及分布式I/O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结构配置、软硬件设计及现场操作站的主要功能.该生产线经过生产运行,控制系统稳定可靠,环行的工业以太网及冗余ControlNet现场总线提高了打叶复烤生产线现场设备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且易于集成扩展、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8.
加料加香系统管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制丝生产过程中加料加香控制精度要求,对加料加香系统进行分析、测试,针对料香施加管路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加料加香系统运行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应用证明:改造后的管路能有效满足制丝生产加料加香系统运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液压传动和控制在制鞋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组成液压系统的各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而且相互控制的功能,因此它的复杂程度要高于一般的制鞋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中,我们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液压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单元或者元件发生故障,都会引起整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如何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采用何种诊断技术确诊故障部位并加以排除,受到普遍重视。在维修工程中,常采用四种诊断法:1.事故树分析法;2.灰色关联度诊断法;3.模糊数学法;4.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其中,事故树分析法能快捷地诊断故障,制定维修方案。而且用它既能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即用事故树分析法对运动鞋模压成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发布的《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指导性意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在提高设备制造质量及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连续化和智能化水平是纺纱机械发展的大趋势,实现纺纱车间夜班无人值守;进一步减少棉纺成套设备万锭用工,使纺纱生产更加高速、高产、优质、高效和节能;应用高新电子技术,实现成套棉纺设备的网络化数据传输和在线检测与在线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减少设备配台数量,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设备和专件的可靠性、纺纱的稳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