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西土木建筑》2013,(12):86-89
●脱节与怀旧 港口城市,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仅仅意味着穿梭的船只和汹涌的人潮,还有更抽象些的出发和抵达,观念的汇聚和扩散,冒险和征服,发财和破产,梦想和绝望;或者更细节的,狼藉不堪的街巷、醉鬼,廉价和无价的爱情,以及仿佛永无终止的告别。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建筑五金生产企业,1981年成立。从当年的合和塑胶厂到今天的合和集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合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即合和文化。通过合和文化,合和集团逐步完善自我,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地区差异越来越小,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对中国产品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包括区域生态平衡和区域文化消失了,位置感和归属感下降和一系列的问题。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自然气候和当地习俗的形成,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特别重要的因素形成了地域文化。人地域文化的创造者,在一开始,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和行为,这种行为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工业信息化进程中,建筑业的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是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的概念和优势,论证了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和鼓励上海市青年规划师在城乡规划领域研究和实践中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青年规划师学术理论和设计水平,推动城市规划行业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上海市城市规划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表彰取得突出成就和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规划师,以进一步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
项目风险分析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组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根据所描述的风险,产生原因、影响后果和范围等不同情况,按照不同的标准,在全面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准确地判断风险,对风险进行不同分类。静态和动态风险,纯粹和投机风险,可控和不可控风险,整体和局部风险,计量和非计量的风险,找出问题的所在。但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因素众多,并且各因素在不断相互影响和变化。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第一层次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第二层次的风险引发和导致的。因此第一层次风险分析主要从第二层次风险的发生和危害结果的描述中展开。  相似文献   

7.
周宏俊 《华中建筑》2005,23(5):12-13
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认识中国建筑的怪现象不外乎简单的形式主义和简单的拿来主义,其根源都是对建筑的认识停留在形式和风格上,该文在分析本原和原型的基础上,提倡回归建筑的本原,论述了现象学的借鉴意义和解构主义的局限性,消解和无的意义使本原走向多样。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墙体材料的改革和政策的落实,粘土实心砖逐渐被禁止使用和淘汰,煤矸石和页岩成为主要的烧结砖原料。在各个矿区为了资源综合利用和治理当地的环境污染,制砖普遍应用了煤矸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煤矸石和页岩形成的年代不同,所以各个地区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也不尽相同,对于建设方或是设计者,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和破碎设备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9.
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2013年9月正式颁布"亚太地区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化"战略文件,该战略文件旨在支持包括政府和地方社区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和地方合作伙伴实现包容性的、弹性的和可持续的城市化。亚太地区城市化进程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增长引发的快速城市化为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成长速度已经造成亚太地区许多政府和社区的措手不及,土地、住房、交通、能源的供给,以及社会和环境服务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正是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布了"亚太地区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化"战略文件,意在提供一个战略框架,各国以此框架为基础,来制定和实施本国更为具体的国家战略,聚焦于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和不同部门的内在  相似文献   

10.
姚宏军 《智能建筑》2023,(11):62-65
本文主要研究了BIM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大幅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在建筑设计中,BIM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模型的自动化设计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在建筑施工中,BIM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预测和控制施工进度,实现施工协调和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在建筑运营维护中,BIM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监测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运营维护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建筑项目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平  曲东 《山西建筑》2011,37(6):204-205
介绍了综合管廊的概念及其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现状,阐述了综合管廊的建设意义,针对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管廊内火源高度与防火封堵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分布,搭建了1 ∶ 3 的缩尺寸马蹄形管廊模型,通过改变火源的高度和管廊一端的开闭情况,分析管廊内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高度为10 cm 的火源较其他高度的火源在管廊一端封闭的情况下最高温度值最大。在垂直方向上,管廊内的烟气层厚度与火源高度和一端是否封闭关系不大,始终为17 cm 左右,实验还得出了管廊内纵向最高温升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西部地区,河床覆盖层厚达数十米甚至百米,一大批土石坝正在和将在这些大江大河上建设。坝体心墙与坝基防渗墙多采用廊道这种结构型式进行连接,廊道受力条件复杂,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是有些已建工程却出现了廊道漏水的现象,廊道开裂和结构缝破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对廊道受力情况和开裂规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分析总结了几个工程廊道的监测资料,同时基于混凝土非线性本构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廊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监测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探讨了廊道中的结构缝问题和廊道整体的受力规律,指明了廊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易开裂部位,为廊道合理配筋提供了指导,同时为类似工程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宋鸣笛  王鲁民 《新建筑》2012,(4):148-151
廊院式和合院式是汉地传统住宅院落构成的两种基本模式,从构成逻辑及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出,廊院式比合院式出现得更早,且在古典建筑系统中等级上高于合院式。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古典建筑系统主导的地域,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建设住宅时更倾向于选择廊院格局。  相似文献   

15.
对附属栈桥通廊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栈桥通廊结构的震害,提出了其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滚轴支座的抗震性能,指出将栈桥通廊与主体结构连为一体时,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比较复杂,高烈度地区采用分离式栈桥通廊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识别和预防由不安全因素引起的综合管廊火灾事故,利用多种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对综合管廊中可能导致火灾的各种危险因子进行监测,并提出了以PLC为下位机、NI公司开发的LabVIEW作为上位机的火灾危险识别与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改进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管廊中诸多引发火灾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迅速识别综合管廊中火灾事故的环境因素,并提前作出预警,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预警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芳  吴新宇 《华中建筑》2006,24(2):70-74
现代美术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重要场所。本文从空间形态、功能流线、个性外形和我国在建的美术馆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美术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市政建设工程中。电力系统既是综合管廊的主要使用对象,又是综合管廊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由于国内还未有综合管廊的设计规范,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简要总结了综合管廊的电气设计中供配电系统、照明、消防等内容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林涛 《山西建筑》2014,(14):151-152
阐述了综合管廊建设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市政管线纳入综合管廊管线进行了分析,并从造价方面综合比较了国内已建成的一些综合管廊项目,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绍红 《山西建筑》2011,37(1):215-216
结合船闸廊道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和原因以及输水廊道的结构特点,探讨了预防廊道裂缝的措施,分别阐述了优化设计和优化施工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实践证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