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艳荣 《软件》2013,(1):173-174
探讨了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教学内容选择、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给出了专业教学体系规划,形成了一套适合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证明,该人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文章论述我院以人才市场需求确定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将人才市场认可的、权威的技能认证课程纳入到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学历+技能型的"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根据我校和专业具体情况,给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措施,确保该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基于"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梯级、分级、多元思想,提出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三级协同培养体系,将高校、校企联合、企业纳入培养体系,按照5个课程模块与3个能力培养层次协同的原则,确立面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现学生、企业与学校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逐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网络应用型人才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对其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方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分析网络工程技术课程群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大学网络工程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过程,阐述课程群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提出将知识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队伍建设相结合的课程群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 容、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构建出一个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并结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培 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同时探索并分析应用型本科移动互联网方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根据建构主义及主体教育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自主探究式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是一种把教与学有机融合为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应用"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结合,是为提高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因此,本文基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及课程能力模块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互联网+应用"的本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互联网+应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应用策略进行简单分析,以此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为信息化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转型形势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个热门课题。文章从双证融合培养目标的定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课程体系的构建3方面说明双证融合的方法,介绍按照典型就业岗位,构建既具有学历特性又具有职业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3+1"培养模式和按照此模式进行培养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给出基于"3+1"培养模式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文中的观点和实施办法会对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芳  夏宇 《计算机教育》2009,(19):140-142
本文探讨了培养合格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问题,提出不仅要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还要构建工程化案例实践教学体系,将工程化案例实践教学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IT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就业必需的专业技能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就业为指导的课程设置方向,构建大一、大二基础教学和通识教育,大三引入综合实践并增加IT类证书考试课程,大四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分类指导,将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规划纳入学生教育教学主渠道的IT类"2+1+1"精细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3+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模式。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从"3+1"的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讨,提出就业方向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自底向上的教学体系。同时,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在教学体系中确定软硬两条主线以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由浅入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蓝永健 《福建电脑》2022,38(1):32-35
本文研究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学校网络专业的课程重构。针对中职学校网络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问题,本文以“云计算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初级)标准”为依据,提出了一个“课证融通”的课程重构方案,对课程模块梳理、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混合教学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实践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能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兄弟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在高校和就业单位的无缝对接,提高就业机会,研究基于"3+1"校企合作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大学第4年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知名IT教育企业课程培训、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专业优势逐渐凸显,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与改革开始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分析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深入研究专业课程开发内容,进而探索最佳的"互联网+"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方式,期望能够为现代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教育大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了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探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从改革基本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四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移动游戏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移动游戏人才的迫切需求及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指出目前院校移动游戏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结合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探讨如何立足本校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与理念,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资源,构建产品开发技术与流程引导的课程体系,形成基于O2O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移动游戏教学生态系统,进行以创客工作室为载体的移动游戏"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分析国内外MOOC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采用智能选题、以考代评、课堂翻转等全新教学方法来解决现存教育模式问题,介绍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测试课程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