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益元 《景德镇陶瓷》2011,(6):I0192-I0193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等特点。而且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入微的工笔,也有淋漓潇洒、简洁明快的写意,还有综合二者之长的兼工带写。粉彩瓷装饰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粉彩作为一个陶瓷装饰的画种,在我国的陶瓷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并以其淡雅柔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传统工笔粉彩的装饰手法,主要是以饱满、细腻、色彩绚丽等为特色,有的还加上图案纹饰,甚至描金,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意象工笔粉彩花鸟瓷画的表现语言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昌鉴 《中国陶瓷》2015,(2):99-101
意象工笔粉彩花鸟瓷画是工笔粉彩花鸟瓷画的当代形态之一,与传统工笔粉彩花鸟瓷画在表现语言上有显著区别,在线条、色彩等技法表现和情感表现方面都融入了鲜明的意象性元素,对于推动工笔粉彩花鸟瓷画形成新的审美境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景德镇粉彩瓷的问世,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后期,发展到雍正时期已经相当精致,再到乾隆年间时开始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在百媚千姿的粉彩装饰题材中,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工笔粉彩花鸟画,无疑成为陶瓷艺术历史园林里的一朵奇葩。一、粉彩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资料和部分陶瓷专家的观点,粉彩工笔花鸟的形成之源便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国工笔花鸟画在长期的稳定发  相似文献   

4.
工笔粉彩花鸟作为陶瓷装饰品种之一,现有资料显示和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其形成之源是工笔国画,是国画与陶瓷的结合体。所谓工笔,就是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描绘物象,中国工笔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中,适合国人的审美需要,形成了在客观形象基础上,以寓意、写意为目的的创作传统,成为中国人缘物寄情,抒发胸臆的艺术载体。粉彩的逐步成熟,既是制瓷工艺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为工笔粉彩花鸟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  相似文献   

5.
熊建军 《景德镇陶瓷》2011,(5):I0174-I0175
人们只要谈起陶瓷,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依附在陶瓷上的装饰图案,联想在陶瓷粉彩装饰中栩栩如生的花鸟、以及山水等众多的画意题材。粉彩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盛唐时期就已经形成为一种画派,创作发展了陶瓷装饰艺术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以花和鸟为题材,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揭示大自然的美。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中国民族绘画中悠久历史和技法丰富的一门独立画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与创作形式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技法传统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粉彩花鸟是借鉴、吸收国画写意花鸟的特征和技法,结合陶瓷材质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装饰。在形象刻画上不仅重简洁、提炼,重神韵意向,而且易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7.
粉彩花鸟装饰在清康雍乾隆时期到达顶峰,并创造出一种典型的古典美,历经数百年发展经久不衰,形成鲜明的艺术语言和文化特点。从美学造诣上说,粉彩花鸟借鉴了许多传统工笔国画花鸟的优秀特点,创作的技法从勾线到填色都在不断的创新,再结合了粉彩装饰陶瓷勾线的料性和填色的色料的材质的特点,线条优雅、清新、均匀、纤细、俊俏,色彩粉润、柔和、绚丽,根据物体的形体、色彩、质感,勾勒出不同的浓淡和物体的深浅,勾画出相应题材的画面,在借鉴传统工笔的勾线技巧的同时使用传统陶瓷绘画的技巧,以抒写情感、塑造纹饰、缔造意境。  相似文献   

8.
现代粉彩工笔花鸟装饰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两者在形式语言上存在着相似性,但又有显著差异。二者相同之处表现在丰富多样的构图、以线造型的技法和注重写实的色彩等各方面,不同之处则表现在适形的构图、材料的质感和复杂的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等特点。而且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入微的工笔,也有淋漓潇洒、简洁明快的写意,还有综合二者之长的兼工带写。粉彩瓷装饰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传统工笔粉彩的装饰手法,主要是以饱满、细腻、色彩绚丽等为特色,有的还加上图案纹饰,甚至描金,故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而粉彩写意作品因构图简洁,色彩明快,用笔简练,达到韵味浓的艺术效果,费工费时少且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故而越来越受到人…  相似文献   

10.
王芳 《中国陶瓷》2015,(4):93-96
中国花鸟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深远的历史源流。自始至今,花鸟画不断发展革新,各种美好题材的花鸟画更是融入到现代陶瓷创作中。在当代陶瓷花鸟创作中,以牡丹为载体,同时加入蝴蝶纹元素,可谓是"春酣国色",凝聚了粉彩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征,寓意富贵吉祥,和谐安康。  相似文献   

11.
熊景杨 《陶瓷研究》2022,(2):107-109
在许多优秀的粉彩作品中花鸟题材装饰最为常见,传统花鸟画在粉彩花鸟瓷画中有很深的借鉴和运用痕迹,其中宋代花鸟画对粉彩瓷画的影响最为突出。本文通过色彩、构图、技法、工艺等方面分析并研究宋代花鸟画与现代粉彩花鸟瓷画之间的关系,为从事粉彩花鸟瓷画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今后的陶瓷绘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意象工笔粉彩花鸟瓷画在工笔粉彩花鸟瓷画的当代形态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传统的工笔粉彩花鸟瓷画不同,意象工笔粉彩花鸟瓷画将鲜明的意象性元素融入到线条、色彩和情感表现等方面,将工笔粉彩花鸟瓷画的审美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易梦幸 《景德镇陶瓷》2011,(5):I0138-I0139
景德镇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题材不同可分为花鸟山水和人物。而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是从工笔开始的,随后出现写意的画法。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景德镇陶瓷工笔花鸟画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景德镇陶瓷中一支独特的奇葩。在陶瓷工笔花鸟中无论花与鸟都要用线条去表现,"写意传神"是造型的重要法则,线条不仅仅能勾画物象的轮廓,表现物象的...  相似文献   

14.
粉彩瓷与青花、玲珑、颜色釉并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以其粉润清秀、色彩绚丽、画工精细、俊雅秀美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而在粉彩瓷众多装饰技法中,写意粉彩花鸟又以其民族艺术内涵与精神成为中国艺术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陶瓷艺术绚烂多彩,在陶瓷艺术领域,粉彩装饰由于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的技法:其中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雪景、草虫及各种图案纹样皆可进行装饰,能表现各种题材和各种形式的风格、画面渗透着思想文化的内涵,是具有中华民族典型文化特点的工艺美术装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学科。工笔花鸟画不但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而且表现样式和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与山水画、人物画鼎足而立,在传统民族绘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工笔花鸟画的时代背景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以花卉、禽鸟、蔬果、虫鱼、走兽为题材内容的绘画。据史书记载,花鸟画自唐代开始兴起,独立成科,与山水画、人物画并驾齐驱地向前发  相似文献   

17.
粉彩艺术瓷发展现状 粉彩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粉彩题材多画故事、人物、山水、花鸟、虫鱼和吉祥如意图案均为表现内容。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绚丽雅致、色彩丰富、形象刻划细腻生动的特点。粉彩瓷艺术作品在传统技法上强调严整工细刻划入微的工笔。  相似文献   

18.
一、传统工笔粉彩花鸟艺术的形成 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等特点,而且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粉彩瓷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传统工笔粉彩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以饱满、细腻、色彩绚丽等为特色,有的还加上图案纹饰,甚至描金,故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现有资料显示和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其形成之源是工笔国画,是国画与陶瓷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19.
陶瓷在我国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诞生了非常丰富的陶瓷艺术形式,成了中国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种类丰富的陶瓷艺术形式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陶瓷粉彩花鸟了,其主要以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花鸟为主要装饰内容,通过独具特色的技法,可以将生动有趣的花鸟展现在陶瓷瓶身当中,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和审美享受,受到了大量受众的欢迎与追捧。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并分析陶瓷粉彩花鸟工艺和艺术表现技法上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现代的元素对其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展现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脉络,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主要形式,在粉彩陶瓷的发展历史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我国的粉彩陶瓷是近代中西艺术结合的一种陶瓷产物,从清朝雍正时期开始逐渐定型并和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散发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内涵。在当前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发扬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提升粉彩陶瓷的艺术内涵,已经成为每一位相关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就这一方面展开讨论,以探究工笔花鸟在粉彩陶瓷当中的独特艺术价值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