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一类空气标准双压内燃机循环的不可逆模型,考虑压缩过程和做功冲程的有限时间特性和摩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推导出功率、效率与压缩比关系的解析式,结合数值算例进行研究,得到的功率效率特性曲线反映了实际热机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2.
引入无因次熵产数Ns表示内燃机热力性能完善程度,对内燃机循环进行热力分析。研究了内燃机热力性能参数压缩比ε、定容增压比λ、定压预膨胀比p等对循环热效率ηm和无因次熵产数Ns的影响。研究表明压缩比ε、定容增压比λ增大,循环热效率ηm和无因次熵产数Ns相应增大,定压预膨胀比p增大,则无因次熵产数Ns增大且循环热效率ηm降低。根据内燃机常规性能参数范围,选定最高温度最高压力,依据性能分析经过一系列优化计算,得到考虑无因次熵产数Ns尽可能小的优化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太阳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分体强制循环太阳能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然而,由于分体强制循环热水系统采用了间接换热方式,热水器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低,热损较大,致使系统的效率低,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不理想。因此,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换热热损失,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锋 《内燃机工程》1998,19(1):18-21,27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内燃机循环变动分析方法-基于循环内转速波动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了表征循环变动的指标。所设计的试验验证系统,采用光电轴角编码器和自行设计的40MHz计数器进行瞬时转速的精确测量、发动机每转测量360点瞬时转速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热经济性的问题,对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不仅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变化,而且不受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从而更适合于对汽轮机的热经济性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
在两种不同入炉煤颗粒度下,对某国产化21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各项运行参数详细测定和锅炉效率、灰/渣份额、供电煤耗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入炉煤中细颗粒增多将使锅炉含碳量升高,飞灰分额增大,从而使锅炉效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增加;经过耗差分析,飞灰份额增大对该机组供电煤耗增加的影响最大,可为运行和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燃机朗肯循环技术方面的研发布局,采用专利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全球专利申请态势、地域分布、申请人3个方面进行宏观分析;总结国内外朗肯循环系统专利技术热点,重点分析系统构成、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控制技术方面重要的技术成果,为国内内燃机朗肯循环技术及相关的研发单位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性能试验时,需要管理台架系统的基本参数并采集处理大量的性能试验数据。为了高效管理这些试验数据,采用了关系数据库技术,本文介绍了内燃机性能试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包括试验报告和曲线生成,并简要介绍了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万有特性曲线的绘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热利用系统回灌的要求,对热源在系统出口处的温度进行限制,研究了双压有机朗肯循环(DPORC)中的热量分配以及随运行时间的系统性能变化,针对5种不同的有机工质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系统热力学性能的最大值和有机工质流量的最小值在同样的k值(热源提供给高压循环的热量与热源为DPORC提供的热量比)处获得。而采用R600和R245fa系统的净输出功率较大;相比R601,采用R245fa可以将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提高168.06 kW(5.55%),热效率和效率分别可提高0.70%和2.86%。相比于单压有机朗肯循环(SPORC),DPORC可以有效减小系统随运行时间净输出功率降低的幅度。经过40 a的运行,采用R601的系统净输出功率降低幅度最低(428.11 kW, 14.14%),而采用R600系统的净输出功率降低幅度最大(526.75 kW, 16.5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氢内燃机一维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和米勒循环技术对抑制爆震及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效果,最后结合两种技术探索了可达到的最大压缩比和最好的NOx排放性能.结果显示EGR技术对抑制NOx排放更有效,米勒循环对抑制爆震更有效,最终在本研究的工况...  相似文献   

11.
B231发动机性能优化及循环模拟计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为目的,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模拟计算的方法对B231发动机性能进行研究开发。首先利用AVL的BOOST软件对发动机进行建模,通过试验确定边界条件,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了该模型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利用所建模型预测喷油时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在满足欧-Ⅱ排放法规的前提下,使B231发动机在标定点油耗率降低5%。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交车发动机循环工况的试验研究与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公交车市区道路试验,在获取大量反映公交车市区行驶特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理论确定了城市公交车行驶工况的解析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城市公交车实际行驶特征的城市公交车行驶循环工况,并对建立的公交车行驶循环工况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和理论验证.通过建立试验公交车的整车性能仿真模型,将公交车运行驶工况转化为发动机循环工况.研究表明:GB/T12545.2-2001中规定的用于评价公交车燃油经济性的四工况与循环建立的公交车行驶工况具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机油消耗与颗粒物排放具有密切关系,降低机油消耗是控制颗粒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降低机油消耗措施的有效性评估依赖于发动机机油消耗的精确测量。本文叙述了差压式机油消耗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在6135ZLCa和D6114ZLQA型柴油机上的实测数据对测量中传感器精度、冷却水温波动、大气压强波动等影响测量精度的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专项试验,提出了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对以测量液面高度、液体容积为对象的其他各种机油耗测量方法来说,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水空中冷器传热性能及阻力特性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中冷器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工作。该测试系统以水空中冷器为试验对象,针对传热效率和流动阻力这两项基本性能参数,在参照其它散热器性能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及相应的模块技术,实现了试验参数的实时监控、自动采集和分析处理。文中着重阐述系统方案的创建思路与实施方法,并结合实际运行结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提出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仿真方法。采用一维的方法研究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问题;采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传热问题;将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问题与传热问题耦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建立了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整体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型坦克内燃机冷却系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实例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用喷油泵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小齿条位移时循环喷油量及各缸不均匀度的喷油泵标定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喷油泵的标定,并研究了该喷油泵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及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标定喷油泵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大幅改善,NOx排放显著降低,工作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仿真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慰梓直喷式柴油机准维多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燃油喷射模型以及碳烟的生成与氧化模型,考虑了燃烧区的区间传热和缸内工质的对流辐射传热,由此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燃烧与排放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了缸内各区的燃烧与排放情况,可以为高压共轨柴油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油短缺和燃用汽油产生大量污染等问题,研究了以工业甲醇、C5 、C1~C5,助溶剂和腐蚀抑制剂组成的FBM(fuel based on methanol)车用醇基燃料。对90^# FBM车用醇基燃料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起动性能试验,怠速排放性能测试,速度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燃用90^#汽油相比,发动机平均起动时间提前0.31S,表明了醇基燃料的冷机起动性能优于90^#汽油;排污低于90^#汽油;在100%油门开度下,转速在1000r/min至2800r/min之间,其最大功率比90^#汽油下降2.479,6,最大扭矩下降2.34%,最低燃料消耗率上升5.79%;1800r/min负荷特性试验结果,平均燃料消耗率比90^#汽油上升5.57%。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汽车管芯式散热器的研究较少,根据JB2293—78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利用多参数优化拟合计算得出本次试验雷诺数范围内的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准则关系式关联精度较好;水管排数对该类型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四排管时散热器的换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