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目前各种道路照明节能研究都必须满足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这一现状,直接从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本身出发研究有效的道路照明节能方式,通过对比分析CIE和IESNA两种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在评价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及规定值的不同,并以二十种不同道路为例、定量讨论了两种标准在亮度评价指标以及能耗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标准节能与灯具节能的效果比较,并提出了根据不同交通及地域特点进行标准选择、提高节能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选定村镇道路设计照明标准,文章分析村镇道路照明的现状。从国家规范对道路照明要求的角度,探讨村镇道路照明标准选择方法。通过对比参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和《机动车和人行交通的道路照明意见》(CIE 115-2010),认为利用CIE 115-2010确定的照明等级和方法设计村镇道路照明,紧密结合村镇道路的实际情况,符合机动车的行车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日住宅照明联合调查项目,以中日两国普通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问卷、实地物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中日普通住宅室内照明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中日居民对照明的认识度以及两国住宅中起居室照明状态的主客观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居民对照明的认识度各有侧重。中日的住宅照明中在照度以及照明功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国居民对住宅的功能照明、行为照明设计均较少,两国的光环境的改善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按照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基于玉树的特殊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道路、供电现状,以及对环保、节能、民族特色等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多种照明方式和照明光源的比较,确定了玉树首府结古镇的道路照明采用市电路灯和太阳能路灯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并选择LED为所有道路照明光源.本文对LED光源的道路照明标准、色温、海拔和环境温差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立交桥照明阈值增量测点选择研究是立交桥道路照明安全性研究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内容。道路照明标准中,阈值增量是衡量道路照明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标准中阈值增量计算公式进行数学分析,以及结合立交桥自身的道路特点,总结出适合立交桥照明阈值增量测量的测点,使所得的阈值增量TI值更具有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路灯》2011,(2):39-40
此次论坛总结回顾了几年来我国道路照明的发展,交流了道路照明设计的经验,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外最新道路照明工程的成功案例得到启示,探讨国家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和产品检测规范标准、技术要求,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光源灯具产品的应用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隧道白天洞外亮度较高,为了避免黑洞效应,隧道出入口段设置较高亮度的照明.夜间洞外道路照明亮度较低,而隧道出入口段的照明亮度却基本保持不变(中国的现状),这不利于行车安全,也是极大的能源浪费.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隧道和道路照明标准的比对研究,并对中国福建、贵州、重庆11个隧道出入口段照明和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部分道路照明现状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隧道出入口段照明与洞外道路照明亮度对比差异过大,特别是夜间从明亮的洞内行车到洞外时,是从洞内的明视觉环境到洞外暗视觉或中间视觉环境,因车速原因,视觉适应度差,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国内没有针对城市隧道出入口段与洞外道路连接处照明的相关标准,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研究从视觉特征出发,用反应时间为参量的视觉功效法研究城市隧道出入口段和洞外道路照明,提出城市隧道出入口段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减弱照明,在洞外道路上加强照明的方法,使城市隧道出入口段照明与洞外道路照明的对比值控制在3∶1 ~5∶1以内,以适应视觉特点,为实现行车安全和照明节能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
道路照明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路照明的节能标准、照明器材的选择、路面照度的控制以及照明供电和控制几个方面介绍道路照明的节能方法和技术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可使道路照明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园区内部道路由于等级低、规模小,道路照明常常存在照度不足、设置不当等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了园区道路照明需求,结合现行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以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阈值增量作为园区道路节能照明的优化设计指标,给出不同行车速度情况下的参考值,最后使用DIALux模拟灯具布设方式对照明功效的影响,以期为园区内部道路...  相似文献   

10.
对LED道路照明效果进行评价时,照度和亮度都是重要的指标,相应的两个评价体系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我们结合多年的LED道路照明实际应用经验,对两个评价体系在LED道路照明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园艺照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园艺照明技术、光量的设计和园艺照明使用的新光源和灯具。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的产生背景、国内外发展概况;然后详细分析了AFS的六种不同的照明模式:默认照明模式、高速公路照明模式、乡村照明模式、城市照明模式、弯道照明模式和恶劣天气照明模式,在恶劣天气照明模式中,提出了沙尘暴照明方式;为了实现AFS的以上功能,给出控制电路的硬件构成,系统由传感器组、传输通路、处理单元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通过对AFS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为国内在AFS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做一些预先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夜景照明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2000—2019年间夜景照明领域1061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关键词、作者归属机构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展现我国夜景照明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国内夜景照明研究历经起步初始期、快速发展期、稳定成熟期三个阶段;夜游经济、建筑照明一体化、智慧照明、功能照明及绿色照明为当前研究热点主题,政策导向性明显;研究理念注重绿色照明,研究价值凸显人文关怀。研究以期丰富夜景照明综述研究方法并为拓展研究内容和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照明观念将“照明品质”与“节能效益”结合,研究如何在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下更提供高品质照明,并节约能源,正是现代照明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一致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照明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半导体照明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尺寸小等优点,能够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彩色和白色照明领域.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具有重大意义,能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介绍半导体照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半导体照明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的相关技术问题,最后对半导体照明工程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OLED照明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体照明领域,更新一代的照明技术OLED已经飞速发展起来。OLED作为平面光源,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光源质量、产品特色等方面都具有传统LED照明无法企及的优势。本文在总结了当前OLED照明的研发现状和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大公司在OLED照明方面的专利技术,探讨了OLED照明在结构和应用上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在确保隧道运营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照明节能最大化,创建"资源节约型"隧道,是公路运营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两龙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运营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客观的评价结论,主要存在隧道照明系统过度设置、中短隧道照明系统过于庞大、未系统性考虑隧道照明节能等五方面突出问题。以尽可能不改变现有隧道照明系统构成为前提,提出科学适用的照明节能控制方案,与既有照明控制方案相比,预计可实现两龙高速公路隧道加强照明节能5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LED以高光效、长寿命的优点获得了广泛关注,其节能的优点对绿色环保有积极的意义。LED驱动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LED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出现,对LED照明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以从中分析出LED照明应用的发展趋势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分析各种文献和应用,总结了LED照明应用现状的典型特征,即LED与其他光源并存、定制化与标准化并存、网络化控制兴起等特征。根据这些应用现状对LED驱动技术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适应性LED驱动技术发展的思路,以期对LED照明应用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比LED灯管与直管荧光灯在办公室中的照明效果,选择了14间布灯方式和家具布置均相似的办公室分别安装2种光源进行对比测试,其中4间办公室安装长度为1 200 mm、功率为18 W的LED灯管,另外10间办公室安装长度为1 200 mm、功率为32 W的T8直管荧光灯,经过约300 h的运行后,测量办公桌面的照度,结果表明,用LED照明的办公桌面平均照度比用T8直管荧光灯照明的办公桌面照度高,且采用LED灯管能比采用T8直管荧光灯节能43.75%。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国内外LED产业特征、国内外LED照明产业市场规模和标准化发展现状,说明我国LED照明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已取得成效,并且LED照明未来几年市场广阔。最后针对我国LED照明产业标准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LED照明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