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加荷塔是铁塔真型试验的主要承力系统之一,加荷塔的试验能力需要满足1 000 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1 000 kV特高压直流单回与±800 kV特高压直流双回等输电线路铁塔真型试验的需求。为此,加荷塔的设计参数选择至关重要。根据收集到的特高压铁塔设计资料,兼顾特高压输电线路远期的发展,确定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3 基加荷塔的高度、宽度与加荷点数等参数。多基特高压杆塔真型试验的顺利完成,印证了加荷塔设计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试验杆塔的最大高度确定为140m,从经济及安全方面考虑,需要将试验塔组立塔吊附着在纵向反向加荷塔上。对于这种特殊的附着方式,需要进行附着型式、塔吊附着力、加荷塔附着点设计计算等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液压加荷系统的试验能力技术参数、液压加荷控制方式的选择,详细介绍了液压加荷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设计及选型依据,归纳总结了系统的主要特点。真型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指标较好地满足了特高压杆塔试验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4.
茂木试验场建于枥木县字都宫市西30公里的茂木镇丘陵地带,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超大型的铁塔试验。所试特高压铁塔塔高108米,根开为18×18米,比过去试验的铁塔高得多,并且荷载也很大,该试验场具有足够试验巨型铁塔的试验台、锚塔和加荷设备。并配备了最新的加荷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为了掌握铁塔的振动特性、塔脚变位时的  相似文献   

5.
讨论330kV线路倒塔事故的抢修方案,进而阐述了作者对抢修塔设计的一些构思,并简述了抢修塔的研究过程以及加荷试验结果的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交流J1转角塔设计及真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1 000 kV 级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J1 转角塔设计及真型试验。J1 转角塔塔型采用干字型,呼称高45 m,铁塔全高74 m,采用全方位长短腿,长短腿高差9.0 m。铁塔结构为角钢塔,塔身主材采用双拼组合角钢,单基塔重90.02 t,塔身主材采用Q420 高强钢,高强钢的应用占整个塔重的26.1%,塔身主材连接螺栓采用8.8 级高强螺栓。真型试验共进行了正常运行、事故断线、安装等13 个工况及90°最大风超载至破坏试验,最大极限承载力试验荷载从0 开始加荷设计荷载50%、75%、90%、95%直至100%。随后进行超载试验,按设计荷载5%递增加至130%,在130%~135%加载过程中,铁塔中相导线横担下塔身倒K 型正面斜材发生压曲失稳,致使所支撑主材及相邻斜材弯曲,导致铁塔破坏。真型试验结果与设计计算相符,说明铁塔设计及试验取得成功,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杆塔设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线路的输电铁塔高度多为50~150m,属于中高型铁塔,而目前电力行业所使用的载人登塔装备仅能满足大跨越铁塔的使用要求。针对特高压线路中高型铁塔的登塔检修作业需求,研制了轻型载人式登塔装备。该装备通过了各项试验检测,性能和安全性都达到了设计要求,较现有的登塔装备更加轻便,经济性良好,适用于特高压中高型铁塔的登塔作业。  相似文献   

8.
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洞试验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谢强  严承涌 《高电压技术》2010,36(4):900-906
以在建中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背景,针对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铁塔和8分裂导线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按照气弹模型相似理论严格模拟了输电塔、8分裂导线的气动外形和动力特性,制作了五塔四线模型并模拟了体系的边界条件,研究了单塔和塔线体系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的风致响应。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了塔线体系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并首次通过光纤光栅技术测得了气弹模型输电塔结构、8分裂导线和绝缘子的动应变。试验结果探究了导线和绝缘子在风荷载作用下对特高压输电塔结构的影响,并为现行的输电线路设计规程和特高压输电塔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输电线路直线塔结构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性,计算分析了我国第一基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试验塔ZM2。通过该塔结构线性与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及动力特性分析,并结合真型塔试验,验证了该铁塔设计的可靠性,还对该铁塔在控制工况下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M2试验塔结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数值分析可以很好地模拟结构荷载行为;该试验塔结构性能良好,能满足设计要求;ZM2塔结构几何非线性不明显,设计分析时可不考虑其结构非线性问题;塔身瓶口是ZM2铁塔的薄弱部位,应加强这一部位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试验线段长度、门型构架、锚塔、换极性塔和终端塔的结构型式和功能、引流线尺寸、跳线方式、金具、绝缘子以及主要设备的选型和参数。阐述了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设计中如何实现各种技术要求。结果表明,已建成的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完全满足所需功能要求,已具备开展±1 200 kV以下各电压等级单回/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电磁环境试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钢管塔在特高压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对钢管塔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钢管塔与角钢塔的塔材组成,并结合钢管塔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通过降低联接件比重实现进一步提高特高压钢管塔经济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目前特高压钢管塔锻造法兰的应用情况,提出锻造法兰精细化设计的新方法,并结合超/特高压同塔4回钢管塔的设计进行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特高压钢管塔设计中,通过应用强度级差与布置优化、结合锻造法兰进行钢管选材等综合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锻造法兰的比重,能够进一步提高特高压钢管塔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线路铁塔几种组立施工方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相对500 kV线路铁塔而言,具有高、大、重的特点,其组立施工难度更大。其铁塔型式主要有3种:猫头塔、酒杯塔、干字塔,每种塔型均有相应的特点,在组立施工时不能一概而论。在11标段组塔中采用了几种组塔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特高压线路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钢管塔优越性显著,中国1 000 kV特高压双回输变电工程基本采用钢管塔结构。然而钢管塔加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尽管已经采用标准化设计,钢管塔的产能仍很难满足需要。以皖电东送工程为例,参考特高压钢管塔的设计条件,规划设计了新型钢管及角钢混合塔,下横担以上杆件全部采用角钢材料;优化设计了塔身主材钢管变角钢截面处的过渡节点,比较了钢管塔和混合塔2种塔型的动力特性,并开展了经济指标的分析。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论证了新型混合塔的可行性,使得杆件中角钢比例大幅增加,钢管比例相应减少,有效缓解钢管应用于输电塔产能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钢管塔已大量投运到实际特高压线路工程中。为保证特高压钢管塔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仿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特高压钢管塔、角钢塔塔身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以1∶1钢管塔模型试验获得各种典型带电作业工况下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确定了各工况下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通过钢管塔和角钢的冲击放电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塔型结构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成果可在特高压钢管塔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交流双回线路中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显鑫  卢玉 《电力建设》2009,30(2):22-24
文章介绍了在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工程中,使用单柱组合耐张塔实现换位的方法,并将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与传统双回路"丰"字型耐张换位塔进行比较。指出使用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时,在调整主副塔的相互配合关系以及进行跳线、跳线串和跳线金具等部分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000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结合以往双回路换位塔设计成果,利用三维间隙分析软件,设计了三柱式换位塔、双柱式换位塔以及双回共杆换位塔,并估算了塔重、基础、绝缘子等工程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双共杆换位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后,推荐1000kV淮南-南京-上海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采用双回共杆换位塔型式。  相似文献   

17.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是我国进行±800 kV 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的第1 个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由2 基88m 高、80 m 宽的门型直线塔, 2 基70 m 高的门型锚塔, 换极性塔和电源终端塔组成。根据试验功能要求: 门型直线塔2 层悬挂导线的60m 跨度横梁在垂直方向上下任意可调, 水平方向悬挂导线可任意移动、自动控制、调节及闭锁。在输电线路设计中, 这种功能要求在我国还没有先例。试验线段铁塔设计中包含的关键技术有塔型选型、结构布置、构造连接、计算分析、机械传动、自动控制装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