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针对复杂塑件的分模问题,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模方法,包括产品的结构分析方法、主体分型面的设计方法、镶块分割方法和滑块的设计等;并且阐述了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及应对技巧,解决,碰到复杂塑料产品时,存在的分模失败和镶块分割不合理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复合模自动退料机构采用滑板式自动退料,它分别与上、下模座连接,以压机的滑块6为动力,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杆7,使接料板8在滑杆9上往复运动(见附图)。滑块上行时,接料板就伸进上、下模之间接住从上模打下的工件;淆块下行时,接料板就退出,同时把工件送进压机旁的接料箱中进行重叠,实现了自动退料。这样既能节省工时,又能防止产生废品。操作简便、提高工  相似文献   

3.
根据塑料连接杆的结构特点,对其采用一模两件成型.对塑件小侧凹采用两个小滑块成型,大侧凹部分采用整体式大滑块成型,这样避免了滑块间的相互干涉,井简化了模具结构.同时对模架、浇注系统、成型零件、滑块、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等模具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模具总体结构合理,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4.
1.工作原理简介 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滑块、斜导柱和楔紧块是该机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零件。在抽芯运动开始时,滑块的抽芯动作必须滞后于定、动模的分型动作(否则两个运动都将无法进行),其实现方法是:滑块上斜孔与斜导柱之间作出6=2mm的间隙,  相似文献   

5.
压铸模在工作中为防止推杆与滑块型芯相互干扰,必须在模具中设置推杆先回程机构。而目前一般采用的推杆先回程机构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并且设置以后使模具的体积和重量要相应增大。这对模具的安装和修理均带来不便。我们在实践中设计了一个爪式先回程机构(如图1)。这种机构具有体积小、制造简单、还可以做成标准件供设计者选用等优点。动作原理: 图示为开模状态,由于弹簧5的作用,支撑块8把爪型杆10顶靠在定模板1上,使爪型杆能垂直分型面。合模时  相似文献   

6.
以某大型模具上的一个大滑块为加工案例,阐述宽高比、体积较大滑块的工艺流程及数控编程.  相似文献   

7.
在一模多腔的多向抽芯注射模中,相邻型腔间的对向抽芯机构会需增加安装空间,使模具总体尺寸变大,成本增加。针对产品四方向的侧向凸凹特点,采用4个斜导柱外侧抽芯机构,设计了一模四腔的热流道注射模。通过对抽芯距进行分析,将抽芯距最小的方向放在了模具内侧,以减小滑块的安装空间;对相邻型腔的内侧对向滑块使用了共用楔紧块,使型腔间距缩小了41.5%,共用楔紧块两个方向受到相等的型腔压力,受力平稳;单个产品布置了25个推杆,推出平衡,设计了循环式的冷却水路,模具温度均匀。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具结构紧凑,抽芯机构运动可靠。  相似文献   

8.
1.存在问题我公司QY25C型汽车起重机第五节吊臂尾部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上滑块座1、侧滑块座2、侧滑块3、导向板4、上滑块5和下滑块6等组成。上滑块座2、侧滑块座3、导向板5等分别焊接在第五节吊臂1尾部的臂筒上。这种吊臂尾部结构存在以下4个缺陷:  相似文献   

9.
1改进前的压模头结构(图1)及工作原理滑块1由顶部油缸带动在导轨2上做上下往复运动。在滑块1中部依次安装着适配器安装座3,适配器4,凸模头5和凸模6。凸模6在滑块1的带动下从上始点向下运动至下止点而与模圈7和凹模9配合,挤压玻璃料滴成玻壳屏8。一个往...  相似文献   

10.
我厂自制的垫片多年来都是采用冲床单件压制,即在冲床一个工作行程中,只落下一个垫片,垫片中心料块全部作废,原材料利用率仅为43%,为此,我们改进了模具,使其成为双件同时落下的组合模具(见附图),经使用效果很好,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原材料节约了40%。由附图可见,上模固定在冲床滑块上,带动上冲模上下移动。上冲头及上外垫模固定在上冲模上,完成落下小垫内废料和大垫圈。上内退件套及外退料套在大、小推杆的作用下实现上退料。下冲模固定在工作台上,由下芯模、下模与上模配合落下小垫片和外  相似文献   

11.
陆龙福  鄢敏 《山西机械》2012,(1):163-164
在注射模具的设计中,分型面的设计很关键,其设计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模具结构、模具加工难度和模具制造费用。论述了分型面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对一些常见的塑件产品,由于分型面的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一些典型塑件产品的模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减少了塑件产品缺陷。  相似文献   

12.
以模具零件曲面加工为目标,对快走丝线切割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线切割加工放电间隙、模具零件表面加工粗糙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线切割模具加工的工艺评价指标因素;通过研究加工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提出了提高和改善线切割加工模具表面粗糙度的措施,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获得模具零件加工好的表面...  相似文献   

13.
纳米表面技术在模具强化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涂层与纳米薄膜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自润性和耐高温性能,是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中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表面处理工艺。从模具的失效分析出发,介绍了目前在模具制造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纳米涂层与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功能特性,并对纳米表面技术在模具表面强化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Pro/E中裙边分型面法对于复杂的塑胶产品的分模是一种较好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裙边分型面分模思路的探讨,可以明确裙边分型面法的分模原理,进而明了裙边分析面分模的流程,结合塑胶模具设计的专业知识.可以快速的设计出合理的模具分型面。裙边分型面分模的基本思路就是主分型面(外围分型面)使用裙边分型面快速的创建,破孔分型面则根据模具结构要求可以通过基本做曲面的方法完成内部的分型面。  相似文献   

15.
对利用机器人进行超声-电火花复合精加工模具自由曲面进行研究,探讨加工过程预报干涉的方法和加工规律,为进一步实现模具自由面精加工自动化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型腔充填过程三维自由表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了铸件充型过程三维数值模拟软件 ,采用了一种改进的 VOF方法处理三维自由表面 ,包括自由表面网格中流体方位的确定、自由表面的推进及边界条件施加等 ,并利用一个方形板腔的压铸水模拟实验结果对程序进行了验证 ,表明了程序具有处理复杂自由表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Pitting or bubbling on the surface of epoxy resin replicas is a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rtefact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silicone rubber impression materials. Several variants of this type of artefact are illustra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bubbles or pits form at the mould: epoxy interface during curing of the epoxy, and that they are caused by gas escaping from the mould material itself. Duration of silicone rubber polymerization, base-catalyst ratios, and surface porosity of the object may all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mould degassing.  相似文献   

18.
An injection or die-casting mould is an assembly of parts containing an impression into which molten material is injected. In this article, the undercuts present in mould parts are divided into basically two parts: completely visible and partially visible. A graph-based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se undercuts even for the free form objects. Unlike conventional graph based methods a new polyhedron face adjacency graph (PFAG) is proposed with the key concept of visibility of undercuts by using Bezier surface. A rule-based approach is also discussed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an optimal parting surfaceof irregular moulded parts. Since the generation of parting surface play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role in mould – die design, thus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a simple and robust algorithm based on proposed method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tackle the problem. Different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cognize various undercut features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相似文献   

19.
复杂曲面模具加工系统综合刚度场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工汽车覆盖件模具复杂曲面时,机床-刀具刚度、刀具位姿变化、模具型面变化都会影响加工系统综合刚度,进而影响模具加工精度。以四轴数控加工中心为例,针对模具曲面特征设置相应采样点,依据多体小变形理论,通过点传递矩阵、雅可比矩阵等完成该采样点的加工系统综合刚度建模,并引入了力椭球。在刀具不同的空间姿态下,通过力椭球分析了机床横梁、刀柄、刀具、模具曲面特征等对加工系统综合刚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曲面模具加工系统综合刚度的分布规律。最后通过试验证明,该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优化复杂型面模具加工工艺,减小模具的加工误差。  相似文献   

20.
淬硬钢模具型腔高速加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体硬质合金涂层球头立铣刀高速铣削淬硬钢(55HRC)旋钮模具型腔的单因素法切削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切削参数及其变化对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