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德国《原子经济》1996年第1期第45页报道】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监督委员会在其1995年12月12—13日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迄今设计结果的中间报告。ITER是由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四方联合筹建的。上述四方的政府代表都是ITER项目监督委员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2.
[日本《原子》1991年8月号第17页报道] 1991年7月10日,日本各大报刊报道了日本、美国、欧洲共同体国家和原苏联就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ITER)的工程设计活动(EDA)达成实质性协议的消息。四方参加的聚变反应堆设计的最后阶段的(ITER EDA)活动场址将作为在开始建造真  相似文献   

3.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7年12月号第8页报道】欧洲共同体、日本、苏联和美国的代表团已商定在1990年底以前合作进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概念设计。1987年10月 18—19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主持下,四方代表在维也纳举行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李韡 《国外核新闻》1998,(12):25-27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8年 9月号第2 9— 32页报告】  ITER计划是以日本、美国、欧共体、俄罗斯四方间的国际合作作为基础的 ,在 1988年到 1990的聚变堆“概念设计活动”之后 ,于 1992年 7月开始了“工程设计活动”,此项计划预定进行六年。工程设计活动不仅仅进行 ITER主体与各设备的设计 ,同时还进行超导线圈与大型真空容器等工程的开发研究 (R& D)。共完成了四个阶段的设计报告书 ,即 ,19 94年的概略设计报告书 ,1995年的中间设计报告书 ,1996年的详细设计报告书以及19 98年的最终设计报告书。日美欧俄四方对各阶段的报告进行了审…  相似文献   

5.
【路透社巴黎2003年12月20日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成员于2003年12月17~1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旨在从法国和日本的候选场址中确定一个最终场址。ITER原有4个候选场区,但由于加拿大退出ITER项目,因此加拿大的克拉灵顿(Clarington)退出了竞争(详见本期相关文章),而欧盟于2003年11月决定将法国的卡达拉奇(Cadarache)作为欧洲的惟一候选场址,因此西班牙的班德略斯(Vandellos)也退出了这场竞争(详见本刊2003年12月刊报道)。但由于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欧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ITER项目国际委员会决…  相似文献   

6.
【ITER组织官方网站2006年11月21日报道】2006年11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七方(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的部长们在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  相似文献   

7.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9年 2月号第5 6页报道】 日本原子能委员会核聚变会议讨论了日俄欧三方一直实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计划的妥当性 ,并于 1998年11月 2 5日做出结论 ,认为有必要以建造实验堆为目标继续进行设计活动。会议评价说 ,工程设计活动延期 3年及实验堆的设计活动与日本所推进的第三阶段的核聚变研究基本吻合 ,而且又可以得到与下个研究目标——原型堆——关系紧密的技术。为了不造成“为设计而设计”的结果 ,同欧洲方面进行协调 ,以造成使日本的核心提案生效的环境是值得重视的。原子能委员会对ITER计划做出结…  相似文献   

8.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12年6月25日报道】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委员会(ITER Council)于2012年6月20日—21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的第10次会议上宣布,ITER项目建设和许可证审批已取得进展,但同时强调需要对进度滞后的业务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9.
【《日本原子》1988年2月号第4页报道】日本政府在1988年2月 5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决定,日本将参加机构组织的一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概念设计(这项活动从1988年4月开始至1990年12月底结束)。日本、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美国和苏联将参加这项国际活动。这项活动的目标是,参加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核子周刊》2005年12月15日刊报道】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成员2005年12月6日在韩国济州岛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它们“一致热烈欢迎印度成为ITER项目的第七名正式成员”。另外六名成员分别是:欧盟、美国、中国、韩国、法国和俄罗斯。据印度的一位消息人士称,印度早在2004年就已申请加入ITER项目。在2005年7月辛格总理访美之前,就是否允许印度加入ITER而展开的磋商就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辛格访美期间,美印两国首脑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建议大力拓展美印两国间的核合作领域,作为对印度采取不扩散措施的回报。联合声明中…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网站2016年11月17日报道】在2016年11月16日和17日召开的第19次会议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理事会评审了ITER组织提交的新建设进度表:2025年实现首个等离子体,2035年实现氘-氚运行。在此次理事会会议上,这一进度表获得了所有ITER成员方的赞成,项目总费用也获得全票通过,这意味着未来每一成员方将通过各自政府的预算程序使项目费用获得  相似文献   

12.
【美国《核子周刊》1988年2月11日第10页报道】 2月5日,日本政府正式批准日本参加四成员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这个项目是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最高级会谈的产物。有关官员说,不久,日本驻奥地利大使将向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递交一份正式加  相似文献   

13.
【北京青年报网络版2005年6月30日报道】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角力,尤其是法国和日本之间的明争暗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最终随着日本的退出而落户法国。6月28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参与该项目的六方部长级会谈最终敲定,法国南部马赛附近的卡达拉奇成为价值100亿欧元(约130亿美元)的ITER装置的最终场址。选址争论分为两派据路透社6月29日报道,ITER计划最早于1985年提出,最早的参与国有欧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美国于1998年宣布退出该计划后又于2003年2月18日重新加入这项大型国际计划,中国也于同一天正式加入该项计划。2001…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     
《同位素》1990,(3)
1990年1月7日至11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召开了美国第七届空间核动力体系会议。除美国90个单位外,还邀请了苏联、中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专家参加,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蔡善鈺出席了这届会议,並作了“千居里级~(210)Po热源的封装”报告。这次会议论文涉及面很宽,主要内容包括空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核新闻》2005年12月刊报道】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六方2005年11月7日宣布,他们已提名由日本驻克罗地亚现任大使池田(Kaname Ikeda)先生担任ITER组织的总干事。ITER组织将负责该项目的建造和运行。作为对日本退出ITER场址角逐的补偿之一,欧盟支持由日本代表出任ITER组织的总干事。池田先生在国际外交和核工程领域的经历丰富。他于1968年进入日本科技厅下属的原子能局,1984年升任该局核燃料处处长,以后又曾先后担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处顾问以及日本政府机构内多个与国际项目有关的职务,2003年被任命为日本…  相似文献   

16.
哈琳 《国外核新闻》2001,(12):13-14
【美国《核新闻》2001年10月刊报道】 2001年10月4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召开了一次旨在讨论在哪里建造计划中的国际热核试验堆(ITER)及其他一些重要问题的会议。这次谈判圆桌会议目的是产生一个协议草案,还要宣布到2002年底如何分摊估计为40亿美元的建造费用。各国政府(包括那些未参加谈判的)在草案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将于2003年开始且历时8~10年的ITER的建造。 2001年7月,结束了始于1992年的工程设计活动(EDA)。EDA设想该装置在长达1000 s的时间内能产生500 MW聚变功率。 由IAEA赞助的作为欧盟、日本、前苏联和美国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本刊综合美国《核新闻》2004年3月、4月刊报道】2004年2月20~21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谈判中,谈判6方未能就ITER建设场址达成一致,3比3的表决结果使谈判陷入僵局。美国、韩国和日本支持日本的六所村场址,而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支持法国的卡达拉奇场址。该结果可能会导致各方采取一种更分散的高水平聚变开发方法,即不把所有工作都集中在一座设施上。6方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表示,“ITER各方将进一步谈判,包括对更宽泛的聚变能项目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最近推测ITER也许会放弃最初的目标,即在建造全套发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两年多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中国采购包标准需求分析和研究课题已经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做好2011年工作计划安排,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于2011年2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ITER中国采购包标准需求分析和研究"讨论会议。ITER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组成员等2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欧洲核学会《核新闻网》2002年4月30日报道】 近期在莫斯科举办的同国际热核试验堆(ITER)其它来自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代表团的会谈中,欧盟代表团提交了西班牙建议,即将班德略斯作为欧洲用于ITER的场地。ITER将是最大的聚变装置,它直径30 m、高30 m,能在几百秒的时间内产生500 MW的聚变能。 加拿大代表团说,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已批准了将ITER场址设在克拉灵顿的环境影响报告的主要内容。与可能在加拿大和法国选择场址有关的许可证审批程序也已经开始,日本代表团强调日本有兴趣在日本国内开展这个项目。俄罗斯代表团说,根据2002…  相似文献   

20.
[美国《核子周刊》1991年11月21日刊报道]来自欧洲共同体(EC)、日本、美国和苏联的高级官员于上周在莫斯科开会一致同意,为计划的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工程设计提供总额为3亿美元的经费,所有四方捐款额相等。会后发表的一项声明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