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鲜繁缕为材料,采用酸化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提取繁缕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考虑料液比、滤布层数、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单因素对叶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5 层滤布过滤、加热到75℃并在此温度下持续11min,繁缕叶蛋白的提取率为52.08%,得率为27.17%。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中药桑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以出膏率及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为:加入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清膏,静置过夜.加入95%乙醇使醇浓度达到50%,温度为20℃,静置12 h后取上清液,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水浴上加热浓缩,减压干燥(60℃,0.03 MPa),制成干膏,粉碎,即得.  相似文献   

3.
盐析法和酸热法是提取叶蛋白最常用方法,试验中将这两种方法中关键因素先设置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水浴时间、水浴温度、加盐量及pH对苜蓿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提取叶蛋白提取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水浴温度为80℃、加盐量为2.2%、pH为3、水浴时间为8min。该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综合的提取分离技术;为大规模生产苜蓿叶蛋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水为溶剂,采用热凝絮法分别研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苜蓿切碎长度、料液比、打浆时间、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打浆时间、水浴时间、打浆的料液比、苜蓿切碎长度、水浴温度是影响苜蓿叶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打浆时间5 min,水浴时间为12 min,打浆时料液比为1:5,苜蓿切长为1 cm,水浴温度为80℃,离心时间10 min,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该研究旨在探索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为大规模生产苜蓿叶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苜蓿干草中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为2.5。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06,(01):142-145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为2.5。   相似文献   

7.
研究桑叶蛋白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对其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在单因素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液料比、破碎时间、浸提时间、NaCl浓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桑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液料比43∶1(mL/g),破碎时间20 min,浸提时间40 min,NaCl浓度0.42%,此条件下桑叶蛋白的提取率为9.19%,提取的桑叶粗蛋白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9.11g/100g粗蛋白,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6%,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NEAA)为0.603,接近于FAO/WHO 标准规定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0%和EAA/NEAA值0.614。因而桑叶蛋白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十分优良的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研究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以传统水提法提取桑叶中多糖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认桑叶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含量。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分钟、料液比为1:12,提取次数2次。由极差R分析可知道,多糖提取条件因素影响显著性为B〉A〉C,即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本提取工艺应用在小量实际生产上经对比分析,验证了试验室数据可靠性,为大规模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桑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利用水浸提法从桑叶中提取桑叶多糖.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出多糖提取的最优化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通过三氯乙酸法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研究结果表明,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浴温度100℃、pH11、料液比(桑叶:水)=1:50(w/v)、浸提2小时,提取率为90.5%.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桑叶总黄酮类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预试验考察上柱方法、提取方法、粉碎度对结果的影响。用L9(34)正交表优选提取条件。结果预试验中各因素对结果均有影响,最好的方法为:80目细粉,回流,大孔树脂柱层析。最佳工艺条件为:16倍于原料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超声提取青蒿多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超声波浸提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显色,在490 nm处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含量;并分别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此方法的最佳条件,即单因素法:温度60℃,超声功率80 W,固液比1:30,时间30min;各种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大小为:功率>温度>固液比>时间.正交实验最佳条件:温度70℃,功率90W,固液比1:50,时间40min,为提取青蒿多糖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槐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槐米总黄酮提取,考察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四因素对槐米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RAS软件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对3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槐米总黄酮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得出槐米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体积分数),提取2.2 h,料液比(g:mL)1:17.9,温度80.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总黄酮提取率为18.46%.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提取柿叶多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微波辅助提取柿叶多糖的最佳条件,研究了醇析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了最佳醇析浓度和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柿叶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m:v)=1:40、微波功率450W、提取时间6min,最佳提取条件重现性良好;最佳醇析浓度为90%;柿叶干粉粗多糖得率为14.8%,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90.8%,柿叶干粉多糖含量为13.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相对标准偏差RSD=1.39%(n=5).  相似文献   

14.
决明子蒽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决明于总蒽配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对决明子热回流提取蒽醌的溶剂进行了筛选,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80%乙醇为溶剂,热回流浸提2h,浸提3次,浸提比1:10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水法提取薜荔籽果胶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法从薜荔籽中提取果胶.以果胶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旋转回归试验得到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分析.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8:1(mL/g)、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该条件下,果胶得率可以达到6.50%,总乳糖醛酸含量为93.3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荠菜中总生物碱的工艺。首先通过预试验确定荠菜中生物碱的存在,然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各因素对荠菜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原料质量:乙醇体积)为1:10,水浴温度70℃,超声提取20min,再重复浸泡、超声提取1次,加酸浸泡时间为30min,原料粉无需脱色处理,在此条件下荠菜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Mulberry therapies 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or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mprov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onsumption of mulberry‐leaf powder and purified quercetin 3‐(6‐malonylglucoside), the quantitatively major flavonol glycoside in mulberry leaves,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mice. Male C57BL/6J mice aged 8 weeks were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control, mulberry leaf powder (MLP), and quercetin 3‐(6‐malonylglucoside) (Q3MG)) and treated with their respective diets for 8 weeks. RESULTS: We found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10 g MLP kg?1 or 1 g Q3MG kg?1 in high‐fat diet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lood glucose levels. We also note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glycolysis‐related genes and suppression of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concentrations in the liver of Q3MG group compared to control mice. CONCLUSION: Dietary consumption of Q3MG, the quantitatively major flavonol glycoside in mulberry leaves, improved hyperglycemia in obese mice and re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liver.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