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矿业项目投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项目投资风险在矿业项目投资的筹划、实施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分析是矿业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矿业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业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用层次分析法量化风险指标,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求出矿业权评估目标的风险程度,旨在为矿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缺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出物价格随机游走的特征,介绍了基于随机过程模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并以一个金矿开采项目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谢英亮 《工程建设》2000,32(1):22-24
对传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缺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出物价格随机游走的特征,介绍了基于随机过程模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并以一个金矿开采项目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石油勘探项目的地质风险的构成因素和实际特点之后,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在目前风险评估方法中常用的AHP和模糊逻辑法两种方法的基础是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区间数的动态评估风险的方法.探讨了如何有机的将AHP、模糊逻辑法方法以及区间数的动态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到石油勘探项目风险评估分析中来,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从而提高地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最后结合石油勘探项目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铁矿石海外投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铁矿石供需缺口的逐年加大,铁矿石海外投资步伐正逐渐加快,对投资风险的分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矿产资源投资理论、风险评估理论,通过专家调查方式确定了影响铁矿石海外投资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为投资者科学客观地评价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量化依据,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了投资决策水平。最后,以西澳大利亚某铁矿项目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过程分析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传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缺陷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出物价格随机游走的特征,介绍了基于随机过程模拟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并以一个金矿开采项目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以往在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 ,提出了一种开发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法能对影响开发项目的诸多因素的好坏程度予以量化 ,从而得出评价指数 ,使过去依靠单项因素难以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5,(7):231-234
露天矿边坡环境复杂,从影响因素角度难以准确建立其与边坡风险的联系。为此基于能直接反映边坡安全程度的实时监测来建立露天矿边坡的风险评估方法,根据边坡实际的监测项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边坡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以监测项目的单项预警值为参考,通过划分风险等级区间与相应的概率相匹配,并结合权重以及层次分析法来获取各监测项以及边坡综合风险概率。  相似文献   

9.
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过程后评价、经济后评价、生态后评价、社会后评价4方面,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研究项目预计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偏差,评价项目的整体效益。以铜山县柳新和夹河两个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项目后评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煤炭出口业务的特点,分析了出口风险的类型并采用专家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炭出口进行风险评估,得出黄骅港煤炭出口处于较低风险,同时根据风险权重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到湿法冶金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研究中,建立了湿法冶金建设项目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镍、钴湿法冶炼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为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评价对象安全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权重值分布,实现了对评价对象整体性量化评估,也为评价湿法冶金建设项目安全状况和风险程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绩效管理的要求,结合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实际,针对地质调查计划和工程,研究提出了目标考核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相关指标体系、标准和适用情况,最后对“云南省中甸地区铜多金属矿评价”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绩效后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和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反映地质调查项目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矿山废水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怀良  钟铁  常前发 《金属矿山》2007,(4):71-73,88
针对某矿山酸性废水治理工程实际,建立评价结构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决策.过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指标优度值判断矩阵,采用线性目标规划模型求得逼近决策者偏好的指标优度排序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Matlab软件进行LP规划及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计算,最后通过方案总排序确定了工程优选方案.模糊层次分析法有效解决了方案选择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模糊性问题,提高了方案优选过程的效率及优选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尾矿库稳定性评估工作精准度,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引入尾矿库稳定性评估中,建立了基于博弈论-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估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尾矿库失稳原因及自然、管理等6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CV法分别确定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计算指标综合权重,通过计算单指标相对隶属度和综合特征值,对河南省栾川县3个尾矿库进行稳定性等级评估,并与云模型和云物元理论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估结果合理可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为尾矿库稳定性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安全系统工程学是基于系统工程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涵盖了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等多个学科,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研究近10 a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学应用及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知网)近10 a(2010—2019)的安全系统工程相关文献,分别以“安全评价、安全评估、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为主题进行了检索分析,对近10 a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安全系统方法及手段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文献统计分析,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学主要应用于安全评价与管理及风险评估与管理决策,采取的主要方法还是以安全评价方法为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安全系统方法论研究,系统方法优化,系统仿真与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将安全系统工程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的设计,为项目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达到系统最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露天矿区可持续性的新方法。与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该方法使露天矿区可持续性评价更符合"综合评价"和"定量化评价"的要求,重视信息处理中的相对性、模糊性,得到的评价结果简单、形象且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政策内涵。同时,该评价模型克服了传统指标体系在加权计算时权重处理的主观性强、任意性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也会出现种种估值困难等缺陷。文中将该方法应用于南芬露天矿区1995-2007年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价露天矿区可持续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是矿业项目投资风险之根源.因此。分析了矿业项目投资风险时,合理估计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精确的问题,提出了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构建了风险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分为3层:目标层、准则层(主因素层)和指标层(子因素层),并通过两两比较求出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条件风险定量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维持社会稳定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对重大决策建设项目提出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要求。重大水利工程是重大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出20个重大水利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将可拓物元理论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结合,构建指标经典域和节域,计算评价等级的综合关联度,形成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以W河道整治工程为典型案例,研究表明:该工程低风险等级关联度最高,即该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在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后可以接受,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为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对实现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有效预警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S322鹿嵩线襄郏界至郏汝界段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了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地裂缝及黄土湿陷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对省道沿线地质灾害进行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根据综合分析,给出了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有针对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