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明梅 《江西建材》2014,(13):253-254
施工企业生产合格的建筑产品,获得较多的工程报酬,需要进行工程结算工作。工程结算分为中间结算与竣工结算。做好中间结算,施工企业便能及时收回工程款,降低资金压力。做好竣工结算,施工企业便能拓宽经营规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要从合同条款审核、各项费用计取、设计变更落实、不同结算方式等方面着手,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目标。本文就此阐述了施工企业工程结算的方法,论述了不同计价模式下的工程结算情况,并提出了做好施工企业工程结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雄 《中外建筑》2013,(6):100-101
在当今的施工企业的发展中,工程结算是非常大的难题之一,因为许多企业在施工结算问题上找不到相关的解决办法,最终导致施工企业无法实现工程的施工。所以施工工程结算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工程施工时,工程结算贯穿于施工工程的各个环节,施工时要注重对结算过程的监督。我们只有通过讨论工程结算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7,(3)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自身利益,并且关系到施工单位对施工项目投资的控制。施工结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核定的依据,因为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结算是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当前工程结算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当前施工结算中的不足,并且对做好施工结算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的工程内业是编制工程预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工程内业中与工程预结算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及技术联系单、质量保证资料、隐蔽工程记录等内容。工程内业在工程预结算中与施工图纸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有些工程造价人员由于忽视工程内业的作用,在编制或审核工程预结算时不重视工程内业,缺乏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沟通,这不利于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也不利于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一、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预结算中的作用1.深化细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至关重要,施工组织设计代表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  相似文献   

5.
王子山 《山西建筑》2000,(2):164-165,174
建筑施工企业的竣工工程结算是确定建筑产品最终价格的依据,也是施工企业取得债权及核算工程成本盈亏的依据。但近年来施工企业的竣工结算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拖越长。据粗略统计,施工企业当年竣工工程结算率约在50%以下,多数工程的竣工结算都要在一年后才能办完。竣工结算工作的这种现状使得施工企业的资金回收和周转步履维艰,严重地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认真分析竣工结算难度的成因以及如何加快竣工结算的进度对施工企业显得十  相似文献   

6.
侯会艳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2):116-117
工程结算一般是指施工方对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内的施工内容及施工合同以外增加的施工内容进行工程造价的结算。在实际的结算控制工作中,可能会受到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导致结算金额偏离原预定目标。所以,对工程结算领域中的主要策略及要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行科学合理的结算,制订相关控制措施,确保结算控制目标得以实现,丰富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黄慧 《河南建材》2013,(3):55-56
建筑工程价款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向发包单位提出工程价款计算的工作,建筑工程价款的结算包括工程备料款的结算、工程进度款的结算和工程竣工结算。  相似文献   

8.
工程结算是整个工程设计施工实践后的工程价值的经济反映,也是决定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从合同管理、施工过程的签证、工程索赔以及竣工结算等方面探讨关于如何做好工程结算工作,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四红 《山西建筑》2014,(22):254-255
基于施工结算的重要性,提出了工程结算的编制依据,并从招投标报价、合同签订与管理、施工过程资料收集、竣工图纸的编制与审核、索赔等与工程结算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做好工程结算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工程预结算编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预结算编制能够将工程的经济价值以数据的方式客观反映出来,给工程的成本管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讨论施工企业工程预结算编制水平,并对其提高路径加以探析,以供施工企业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工后沉降法确定卸载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经常将剩余沉降用于卸载时机确定的现象,在分析剩余沉降与工后沉降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两者之间的换算公式。工后沉降法中最终沉降应是设计荷载——等载预压下所对应的最终沉降,对于超载预压、欠载预压,应根据监测资料确定沉降与填土高度的关系,从而根据超载预压、欠载预压监测资料推算得到等载预压对应的最终沉降量。对多土层地基,目前预测工后沉降的方法易导致提前卸载和实际工后沉降偏大,因此应分层确定工后沉降,然后累加得到总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2.
推算最终沉降中工后次固结沉降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福 《工程勘察》2012,(9):13-16,21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工后沉降,利用室内常规压缩试验、长期压缩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三点法、双曲线法、星野法等最终沉降推算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与工后次固结沉降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三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含的工后次固结沉降较少,采用双曲线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括约23%~52%的工后次固结沉降,采用星野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基本包含了绝大部分工后次固结沉降。故建议采用三点法和双曲线法推算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并预测工后沉降时还应考虑工后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13.
以郑州地铁工程为背景,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基于地层沉降经验公式——Peck公式的预测结果,结合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得到地表沉降监测断面的累计沉降曲线,与Peck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沉降槽曲线变化规律相同,符合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即微小沉降阶段、急剧沉降阶段、缓慢沉降阶段、沉降稳定阶段。可以通过该理论预测更好地控制隧道沉降和收敛变形,保持均衡、连续的盾构推进,减少因盾构停顿造成的地面、隧道沉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立金矿副井井塔的沉降观测数据和沉降曲线的观察分析,发现井塔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对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引起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冻结壁的融化造成的冻土融沉、荷载偏心(承载中心与荷载中心不重合)和地下水疏降造成的地面沉降。副井井筒表土段施工采用了冻结法施工技术,由于在海水条件下,冻结温度场低,冻结壁范围大,而冻融速度慢,使得融沉周期较长。冻结法施工结束后,冻土产生缓慢的融沉效应,而且副井井塔基础采用摩擦型灌注桩,因此,冻土的融沉效应使得井塔产生不均匀沉降,它引起的沉降量占到总沉降量的69.5%,是造成不均匀沉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黄土高填方的沉降规律,并预测其工后沉降,对某高填方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将FEM数值计算与分层迭代反演方法结合,对高填方的工后沉降进行反演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填方体自身沉降占总沉降的63%而原地基沉降占37%,施工期产生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非饱和土孔隙气压密及排气固结,原地基和填方厚度的不均匀是地表差异沉降的主要原因。分层迭代反演法与FEM结合能更精确的反映施工加载对填土形变参数的影响,采用反演参数预测沉降值与现有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好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原则,介绍了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的确定,最后论述了沉降资料的整理,以提高沉降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周志宇 《城市建筑》2013,(8):118-118,120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沉降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是工程施工组织中重要组成部份,沉降点作为建筑工程沉降变化的重要依据。本文重点阐述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在工程沉降观测中的应用,就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射洪  袁聚云  赵昕 《工业建筑》2014,(Z1):738-741,681
地基沉降包括初始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对于软黏土地区,地基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占很大比例。目前,计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依据固结理论并结合各种土本构模型计算沉降量的有限元法;第二类为根据实测资料推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综述已有的各种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将其分为六大类,同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将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概念,这对于研究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时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软粘土地基中挤土桩沉降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位于饱和软粘土地基中的挤土桩。由于沉桩过程中地基土产生挤土效应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同时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桩周地基土产生再固结沉降。在研究沉桩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及消散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桩周地基土再固结沉降的变化规律;从桩土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研究了在桩周地基土再固结沉降的作用下,工程桩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由于桩周地基土的再固结沉降作用,工程桩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量,其值远大于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由于桩周地基土的再固结,桩基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相似文献   

20.
傅玉虎  许国锋  陈立松 《山西建筑》2008,34(11):117-118
介绍了商住楼水准基点、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和观测流程,对测得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沉降量、沉降速率及其趋势分析,"时间荷载沉降"关系分析,等沉降曲线与累计沉降量分析,并对沉降观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