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头市在建设两型社会、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美丽中国"等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建设"美丽包头"的基础与问题,提出了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规划以"人—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城市为理念,首先梳理市域层面的生态要素,构建完善的市域绿色空间网络;其次,构筑"三区两线"的空间管制模式,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基底;最后,提取重要水域、风景区及基本农田等非建设用地、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绿地作为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重构包头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绿色开敞空间的方法论,为其他城市的类似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和高校周边建设,大学城公共空间活力逐渐陷入衰退的困境,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合肥大学城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活力衰退的原因。并从校园文化复兴这一视角出发,期望通过一些低影响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改造手段提升公共空间活力,激活校园文化。包括:开放校园文化平台,实现大众共享;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组织主题活动;依托高校科教平台,发展文创产业。通过以上三条策略以期对合肥大学城走出公共空间活力困境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三个一亿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立足点。以连续发问的方式,首先通过分析地域结构、人口和经济规模、制度安排,揭示了中国城镇化大国模式的独特性;同时,论述了影响城市发展的演化机制——包括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功能与形态;最后针对有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如何有效落实"三个一亿人"、"人的城镇化"战略,以及规划师如何审视历史性的机遇和使命,提出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海门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美丽海门",提出了"城市学新加坡、乡镇学欧洲小镇"的定位,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引领城乡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建筑节能推动绿色建筑,以绿色建筑带动城市转型,努力建设江海特色的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从基础设施整合、产业发展转型、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框架,并对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的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强化“智慧”与“人文”要素的融合,来培育不同城市的特色。总之,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新型城镇化发展能更好地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实现智慧、绿色和人文的可持续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城一体,既直观地反映在传统大学城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中,更涉及高等教育的制度理念。具有丰富历史底蕴与文化氛围的欧洲传统大学城,其大学与城镇的一体化模式是我国新城式大学城规划的"理想"范型。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城以现代城市规划方法,在特殊的政治与时代因素推动下,成功地建设了"全新"的怀旧式校园。新鲁汶大学城步行环境和空间活力均达到了相当于传统大学城的效果和品质,并赋予这座新城式大学城相当成功的社会多样性和校城一体性。本文对新鲁汶大学城所采用的紧凑用地、混合开放与可步行性等规划理念与设计手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新鲁汶的发展探讨社会与经济多样性对新城式大学城的重要性。与新鲁汶相比,中国新城式大学城在制度建设、公共认知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功能布局失调、空间尺度过大与城市社会属性缺失等问题的基本原因,还是城市大学化与大学社区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的土地空间布局模式探讨--以杭州大学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军  钱检  黄扬飞 《规划师》2005,21(4):34-36
建设大学城是杭州市城市空间拓展战略、教育化战略、科技产业战略和旅游战略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大学城空间布局选择了基于空间优化理念的空间布局模式,提出强调大学城与城市整体关系的大学卫星城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标准委提出近期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并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据介绍,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将包括4个方面: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治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二是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标准;三是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安全防范基  相似文献   

9.
《居业》2014,(4)
<正>3月19日,记者获悉国家标准委提出近期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并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据国家标准委介绍,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将包括4个方面: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治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二是绿色建筑建材相关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的交通系统,是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交通网络系统.大学城的出行特点以及出行方式、用地空间功能布局,都与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体系.笔者从绿色交通理念自身特征分析入手,对大学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并着重分析了大学城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赵万民  冯矛  李云燕  邓宇 《城市规划》2021,45(7):91-103
在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山地城市因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面临着生态系统衰退、人居环境恶化等危机。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保障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性、可持续性,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历程,借鉴欧美战略规划案例,结合山地绿色生态空间的特征,构建包括风险评估、绿色空间网络构建、优先级评价、弹性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新城绿色基础设施战略规划作为实践应用,构建"山-水-绿-文"复合要素的全域绿网,实现山地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风险把控、要素测控、空间管控,为探索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城镇化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新型城镇化项目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助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社会资本与企业管理经验,坚持绿色产业引导,落实绿色项目开发,逐步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路径,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极具参考与研究价值的绿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4.
<正>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绿色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受资源与环境约束并不断严重的背景下,城乡发展模式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应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使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因此城乡规划建设必须深度融合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4月发布了《"十二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权力—资本—效益”分析框架研究南京仙林大学城的空间生产过程与作用机制。仙林大学城的发展包括3个阶段:多重效益驱使的选址阶段、权力与资本博弈下的开发阶段、多方主体合作发展的运营阶段。需求驱动和资本增值是大学城空间生产的机制。政府统筹下的城市建设加上多方参与的城市实践有利于调节市场运行规律,避免投资风险,促进空间生产的良性循环。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大学城开发建设过程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绿色建筑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也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绿色建筑的比例也要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如何拓展新型城镇化内涵,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是以承德为代表的中国众多生态涵养型城市(地区)和资源密集型城市(地区)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迫切议题.本文以承德为例,根据承德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从绿色空间结构、绿色产业结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和绿色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科教兴国"理念的兴起,知识时代悄然来临,各大城市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扩招与改革,纷纷提出建设大学城的构想。在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趋于频繁,从封闭独立的象牙塔逐渐演化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园,并衍生出门类众多的共享空间。文章从相关大学城规划的归纳总结入手,剖析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并基于类型学的引导建构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层面下的大学城共享空间布局模式,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为我国建筑节能提出新的要求。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应是绿色、低碳的城镇化,这为我国绿色建筑产业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节能建筑强制性标准仍然偏低,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军表示,大力推广和发展绿色人居、节能建筑,建设宜居低碳的和谐城市,才能建成"美丽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预示着经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朋 《规划师》2013,29(4):27-31
伴随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发展转型,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各种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城镇化新发展模式被相继提出,即所谓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主要是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于一体的城镇化模式。传统城镇化被诟病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空间分布不合理而带来的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传统城镇化的空间发展问题。珠江三角洲作为城镇化高度发展地区,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之后,城镇化水平高达8 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耕地大量流失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为此,珠江三角洲从城市空间组织出发,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空间最优组织模式,寻找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