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街区建筑的更新改造是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以全息论为基础,结合全息内涵分析历史街区全息相关性关系,提出历史街区建筑改造的思维与改造策略。综合历史街区全息同源同构的特征,提出对全息元进行微改造、优化整体和同质异构的策略;在物质空间改造方面,根据全息性,针对街区肌理、空间和细部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在精神层面,运用时空演变规律传承文脉,回归人性本身。该文的讨论从新的视角为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薛浩  刘骜  林挺 《华中建筑》2014,(1):137-141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是街区改造工作中的新课题,在更新改造中,不但要注意旧式格局与建筑的沿承,同时也要注重新兴元素的引入。改造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的梳理、古建的维护、传统生活状态的展示来重现历史街区风貌;另一方面需要有机地注入现代社会新生活力,拓展街区脉络、演变建筑风格、转变建筑功能,更新建筑结构,使文脉得以沿承。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传统街区改造的传与承问题,并通过湖州府庙街区改造这一具体项目设计的全程思考,从空间、建筑、景观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街区的开发策略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3.
该文就历史街区如何植入新建筑的问题,提出守护与纳新的思考,进而论证了二者之间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现以江汉关西隅地改造项目设计竞赛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就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空间环境、功能业态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街区中植入新建筑的守护与纳新策略。试图从守护与纳新的角度中探索一种关于历史街区植入新建筑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龑 《住宅科技》2021,(5):33-41
在分析城市街区更新与绿色改造构成目标关联性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街区绿色改造的规划设计要素,构建城市街区绿色改造规划设计框架;并在"整体性、技术适用性、经济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城市街区绿色改造的五大规划设计策略,即:减少交通出行策略、降低建筑能耗策略、改善微气候策略、用地集约利用策略和节约用水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快速进程中,陕西渭南老城历史街区的特质空间正在被"同质化"的建筑所替代。从基因视角,在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方面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基因进行定性与定量解析,梳理街区在空间方面特有的基因元素。在解析历史街区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识别与提取、还原与修补、遗传与变异三个历史街区空间修复设计策略,从而确保渭南老城在城市格局、街区肌理、历史性建筑三个空间层面维持原有的空间基因,并进行持续有效的空间生长。研究对以城市空间文脉传承、保持地域特征为目标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历史街区商业建筑进行改造时,经济转型与消费心理改变了业态运营模式。文化逐渐作为消费的同时,也为改造更新提供了整合城市文脉,形成地域特征的可能。以南昌万寿宫商城立面改造实践为例,面对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和文化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方案基于城市整体的视野,分别以传承建筑风貌、历史街区修复、城市空间激活为导向,采用消隐、拼贴、整合等手法进行改造。从点、线、面三种不同的空间层次,分析研究当前国内历史街区商业建筑立面改造策略与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17,(3)
结合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深入探讨城市历史脉络及其空间肌理与传统建筑改造设计的关系,通过分析改造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历史街区的改造内涵和整体策略,并结合具体改造设计,阐释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传统风格及构建方式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有助于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为历史街区的肌理延续和文脉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后,城市的开发建设逐步将目光投向城市更新和存量空间利用。除了旧工业遗址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外,近年建设但因定位不准或过度开发而衰落的城市街区同样值得关注。相对于过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模式,小而精的城市针灸式改造更新策略无疑是一种更加经济和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建筑在这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文章将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为例并结合爱佳-至简工作室改造设计的实践来论述建筑及建筑的品质化空间改造对于城市街区复兴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设计》2015,(9):102-111
圣卡特琳娜市场改造更新是由EMBT建筑事务所发起的巴塞罗那旧城东区"城市特别改造计划"(P.E.R.I.)的一部分.圣卡琳娜市场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是整个改造计划的轴心项目. 规划 巴塞罗那旧城是典型的中世纪城市的延续,街道狭窄,建筑密度非常高,公共空间匮乏,各街区之间、重要的建筑物之间无法畅通到达,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压抑.把蓝天、阳光和色彩注入这个暂时失去活力的区域是建筑师要达到的目标.老城中心的圣卡特琳娜市场恰恰处在阻塞的关节之处,建筑师将市场改造成开放的空间,成为区域的功能性连廊.  相似文献   

12.
对青岛市中山路地区保护与改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婕 《华中建筑》2004,22(3):98-102
从青岛市中山路地区的改造入手,分析了中山路地区的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保护性改造,以保护为主的建议。着重探讨了城市街区空间特征和建筑文脉的保护与改造以及日建筑再利用策略。希望能给中山路的改造工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老旧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以清流县城凤翔街综合整治为例,采用“微改造”的理念,从建筑立面、道路空间、道路绿化、景观空间、市政设施、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城市老旧街区综合整治的改造设计思路,论证“都市针灸”和“补丁式”策略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老旧街区微改造在提升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活力、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为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6,(10)
我国既有公共建筑存量巨大,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大多面临着改造再利用的迫切需求,而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由于受到气候、技术的影响,出现了大量不恰当的改造现象。基于此,文章从历史文化与建筑、气候与建筑层面解析了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的特质,并结合哈尔滨的建筑改造情况,从区域划分控制建筑风格、街区形态限定建筑体量、地域特色制约建筑表达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建筑形态改造设计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推进寒地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不断面临着更新与改造。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及周边地段日益凸显的问题和原因为出发点,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芙蓉街及周边地段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模拟计算。针对模拟计算得出的空间特征数据,提出空间更新改造方法的三个具体措施:调整功能组织、优化空间结构和改善空间形态。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与改造的关注点从"建筑实体"转向"空间脉络",推进历史城市公共空间中街区空间保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触媒理论通过介入特定元素产生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元素变化,为工业园的改造更新提供了新思路。运用城市触媒理论、POI数据、空间句法等分析方法,以厦门龙山万物工场为例,解析其触媒特征。构建包含街区、园区和建筑单体三个尺度层面的触媒要素激活与更新框架,从功能定位与构成、交通联动与优化、空间改造与利用、文化延续与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注重街区功能组成复合共生,以及业态分布结合人流规模与园区主题的功能定位与构成设计策略;合理人车分流并综合立体停车与立体慢行系统的交通联动与优化设计策略;尊重原有空间触媒特征,增强弹性空间设计,塑造特色触媒吸引点的空间改造与利用设计策略;空间重构依循城市肌理并融入工业文化语汇,业态与活动组织结合工艺与空间特色的文脉延续与发展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旧城更新的过程中,对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既要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保留传统建筑特色,新建筑应融于整体城市风貌之中。泉州北门街改造工程是一个较成功的实例,整体街区的外部空间塑造和建筑单体的形式特征是泉州北门街改造设计中最为精彩的两个片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街区层面空间要素对于紧急疏散避难行动时空过程的影响,基于空间环境设计与防灾技术设施整合的角度,从疏散起始-建筑及其场地、疏散行进-街区疏散路径网络、停留避难-紧急避难场所3个层次,提出提升街区疏散避难能力和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街区质量和空间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量城市老区发展空间受限,已建成区的建筑、道路、社区及设施老旧,引发空间品质降低、人群满意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开放街区的网红商业化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街区空间品质的常见实例,自此形成的“网红街区”成为新时代生活与消费方式转变下“自下而上”城市微更新的典范。因此,分析城市开放街区城市形态与空间品质对城乡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网红街区”为例,采用POI、OSM开源地图等多源数据,结合调研访谈,从街区、街道和建筑3个尺度着手,基于意象性、围合度、人尺度、透明度和丰富度5个维度评价街区空间品质,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开放街区品质提升提出机制性建议和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牡丹江中俄时尚广场项目设计为例,结合整体宏观协调、局部重点塑造的设计原则,从建筑单体、街区布局、标识系统、雕塑小品、灯饰亮化方面研究了城市商业街区的改造策略,为中外文化交融下的街区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