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某机场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和高填方、超大土石方量的施工特点,提出强夯加固的理念,分别对岩溶地基的溶洞、漏斗、洼地及场区部分红粘土区和填筑体采用不同能级的强夯进行了处理,有效地解决了原土基的不均匀性和高填方边坡的滑移失稳问题,提高了原土基的地基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另外,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其地基承载力、填筑体干密度、填料的固体体积率及波速均符合设计要求.实践表明,强夯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林涛  万先进 《山西建筑》2010,36(10):252-253
针对最大填筑高度40 m的重庆黔江舟白机场大粒径土石混填料高填方,采用强夯法对高填方地基及填筑体进行填筑处理,通过不同的虚铺厚度的现场强夯试验,从而获得强夯工艺和参数,填料的颗粒级配得到极大改善,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机场土石方填筑通常采用强夯法施工,填土密实度是控制机场高填方工程填筑质量的关键,常规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得的动探击数N63.5来检测填土密实度的方法,即通过对比试验找到动探击数N63.5与压实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对应的N63.5,利用N63.5评价填筑质量。以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强夯填筑体压实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针对不同土类设计对比试验以确定合格指标,为同类机场或其他高填方土石方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型山区工程建设,势必采用削山所产生的土石料填筑低洼沟谷,以平整场地。本文介绍了贵阳龙洞堡机场工程为采用强夯法分层加固大块石填筑地基,在现场进行的单点夯击试验,有效加固深度试验与小区试验,以及在试验基础上用强夯法分层加固大块石填筑地基的工程实践。经一期工程检测结果表明,整个地基达到了密实,均匀,稳定的要求,为类似工程建设问题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区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开山填谷”-平整之后场地的地基处理问题。本文介绍贵阳龙洞堡机场采用强夯法加固大块石、大面积、高填方填筑地基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它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高填方场地上开展机场建设,原场地天然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处理质量是影响机场地基变形和稳定的关键因素。新疆乌鲁木齐机场北区扩建项目场地浅层分布有1~4 m不等的超低含水率、强湿陷性粉土地层,其可能对机场高填方地基带来湿陷沉降的隐患。在机场大面积高填方回填前,开展了2种不同能级的强夯地基处理现场试验研究,以评价常用的强夯法消除此地区粉土湿陷性的可行性和效果。在强夯处理前后,分别进行了粉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平板载荷、浸水载荷、标准贯入、多道瞬态面波等试验测试,并在强夯夯击过程中开展了试验区周围土体的振动及水平位移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了强夯加固前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粉土地基的机理以及强夯对邻近土体的振动及挤压机制,并评价了强夯法处理该地区超低含水率湿陷性粉土的效果。同时,基于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解决了该项目高填方场地原场地地基土的湿陷性处理问题,可为类似高填方场地粉土湿陷性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基货量对工程的施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山区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强夯法处理高填方填筑体,与传统的分层碾压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及较好的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高填方强夯施工工艺和货量控制标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高填方工程容易发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8.
机场高填方填筑体变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平面8节点等参有限元位移法分析了机场高填方填筑体由于自重引起的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填筑体的蠕变为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现场沉降观测资料的试验验证,取得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数据相一致的结论。这为计算机场高填方填筑体的变形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昕  刘华春  邓睿 《重庆建筑》2012,11(9):53-55
该文将堆载预压加固非饱和土理论运用到强夯处理山区高填方地基中,提出上部强夯有效加固土层对下部弹性区域土层的预压作用,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提高强夯法的可加固深度,从而扩大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鲁木齐改扩建机场项目土石工程属于高填方工程,填筑材料采用当地特有的戈壁料,采用振动碾压工艺分层碾压密实,为有效提高土基顶部以下3 m范围内的填筑体地基强度,降低地基的压缩性,采用强夯补强。通过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最优夯击次数确定、填筑体变形范围数值模拟分析、强夯影响程度分析等方面进行试验和分析,探究了强夯补强工艺的可靠数据,为大面积施工作业提供了指引,同时也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不均匀厚填土强夯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新填土变形特征 ,讨论不均匀深厚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设计原则问题 ,提出了简单易行的工程方法 ,并给出了相关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2.
 吹填淤泥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等特性,因形成条件与应力历史等不同,表现出与一般软黏土不同的渗透特性,很难利用常规渗透试验仪测定渗透系数。GDS固结仪可克服现有渗透试验仪的缺陷,在吹填淤泥非线性渗透特性研究及参数测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采用GDS固结仪对深圳前湾吹填淤泥进行固结渗透试验,对软黏土常见的4种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回归拟合,获得相应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1) 在6~400 kPa的固结压力下,吹填淤泥的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降低1~2个数量级;(2) 4种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非线性渗透关系对于深圳前湾吹填淤泥都是适合的,其中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幂函数关系,拟合程度最好,形式简单,成为吹填淤泥等超软土大变形与非线性固结性状数值分析首选的非线性渗透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某临港新城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对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加固大面积吹填土路基进行研究,对加固过程中及加固后的地下水位变化、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工艺参数、以及加固机理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大面积施工的参数和工艺。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的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井点降水和强夯法的适用范围,为我国沿海地区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大面积吹填土加固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填方地基强夯法处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 《工业建筑》2014,(Z1):691-693,758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高填方场地的开发也越来越多。通过强夯夯击能与规范中的轻型击实试验、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进行对比分析,建议高填方场地强夯地基处理宜选择轻型击实试验作为压实度的控制标准。同时高填方地基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夯法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填料性质、地形、工期及造价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加固处理吹填泥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吹填造陆技术,为解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建设所需陆域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但对软土地基进行快速、经济的加固处理也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粉煤灰作为添加剂,对福建吹填泥浆进行了加固处理,并对加固后吹填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加固后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得到改善,且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改善是与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因此,从宏观的工程地质性质到微观结构特征变化都说明粉煤灰作为添加剂加固处理吹填泥浆是可行的,并给出了确定粉煤灰掺入比的建议,从而为吹填土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提供了一种更经济的加固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强夯法在某造船基地大面积吹填土场地加固地基中的应用,对加固过程中土体的孔隙水应力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地基处理后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法处理该场地的吹填土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厚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参数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新填土变形特征 ,讨论了深厚填土地基强夯处理的参数设计问题 ,提出了关于如何掌握收锤标准等参数简单易行的工程方法 ,并给出了相关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变形理论和离心模型试验对上海临港新城地区冲填土自重固结沉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变形理论计算和离心模型试验所得冲填土自重固结沉降量及最终固结时间基本一致,但在未完成固结之前,对于相同的固结度,理论计算的固结时间均明显大于试验所得时间;冲填土的自重固结过程包括快速和缓慢固结2个阶段,快速固结阶段大约需要1 a时间;在快速固结开始阶段,沉降很快,0.5 a的固结度可达50%,快速固结阶段的沉降量占最终沉降的80%,而缓慢固结阶段的沉降量只占最终沉降量的20%。通过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冲填土的自重固结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式,利用该式可对冲填土地区沉降变形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软土地基砂石垫层剪切层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了一维固结。该模型的数学形式是一个非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 ,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求解。研究在轴对称荷载的作用下 ,砂石垫层的半径、剪切模量和厚度对地面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并利用本文结果和传统的沉降计算方法作了比较 ,得到一些对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