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与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的反思观点相一致,复杂多变的中国教育状况同样要求研究者调整自己的视野,也就是将研究对象真正转向中国教育空间内的各种人物、机构与事件上,实验现实主义的教育叙事.由此必然还要涉及叙述风格的转换,这一转换意在克服运用理论语言进行教育学写作的局限,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2.
钟铧 《现代大学教育》2013,(3):54-60,113
教育研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研究者的态度与能力。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实然状态可从研究态度与研究能力结合的角度来归类,将低劣的教育叙事研究区分为虚假的叙事研究、零叙事研究与消极化叙事研究。分析低劣的叙事研究,意在使人们了解叙事研究的复杂多样性,认识低劣的叙事研究的成因,通过创造必要条件来使研究者真诚叙事,提高叙事研究的水平。高等教育叙事研究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为叙事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教师具备从事叙事研究的内在条件,高教类期刊充分认可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教育公平与效率既有矛盾冲突,又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原则性、相对性、历史性、特殊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利用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教育公平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开展了各种不同人群教育公平的研究,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是在全球化和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教育的民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和国内高校改革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现的,吸引了不同学科学者的参与,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一些研究缺少教育独特性、超前性和创新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4.
过度教育研究的方法,结论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现象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1976年Freeman就出版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OvereducatedAmerican)》一书,此后,有很多学者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过度教育现象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受到有关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认真分析起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教育科研远远跟不上教改实践发展的需要。虽然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各方面的问题都涉及过,但由于研究深度不够,这就削弱了教育科研对指导实际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致使教育科研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更谈不上大面积推广,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6.
广义上的教育是一种普遍性活动,它受社会-政治准则的指导,并在不同组织和国家的教育制度、课程、课本、考试和教育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价值理念.同样,教育的观念、实践和产物在不同地方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育政策近年来成为我国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已走过20年历程,大致可分为自发阶段(1993-2004)、自觉阶段(2005-2007)和热点阶段(2008-2012);以“核心区”与“相关区”期刊队伍、主要学者队伍及主要学术中心为基点的学术圈已基本形成;研究主题、方法与视角均已呈现多元局面.但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存在学术圈比较稚嫩、不同主题研究力度差异很大、定量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相对不足、研究视角不够开阔等问题.学界须做出更大努力以推进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语言研究型和文学研究型英语专业教育已经不适应国际化格局下中国社会发展需求.英语水平高的非语言研究型和非文学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中国发展之急需.在这种形势下,英语专业教育必然具有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个二重性;要培养优秀英语人才,在语言能力之外,还需培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合一的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模式,即构建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新结构和构建这种新结构的实现方式,是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新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不能只靠一所或几所大学,要每所从事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大学都技参与探索.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模式改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比较教育在促进教育开放与教育现代化方面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不断面临方法论的挑战。教育研究中常见的比较方法多源于或借鉴国外学者的理论学说,方法论偏重书面资料,方法应用侧重于文本与经验分析。教育比较研究相应地集中在静态制度与具体个案两端,而较少探讨教育制度与教育事实、教育价值之间的关系。在考察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三重比较法”这一新的比较研究思路:既移步换景,区分本国、国别与国际三种语境,在往返穿梭中辨明实境中的教育真实;又定点观察,探求“事实呈现—制度比较—价值分析”三个维度的互证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比较工作。这一思路提供了一种根基下沉的开放性比较方法,有助于对比较教育的经典方法与经典理论进行再反思,探索国际比较与中国教育实践结合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再思考上海高教局余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中国古老的教育学上的话,对我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情况,也是一个确当的概括。1990年我曾和一位同志合作写了一本《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时的认识与实践受到很...  相似文献   

11.
关于研究教育规律的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附和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的要求与期望,还讨论了科学表述教育规律的问题,建议设立教育孔仲尼奖,以奖励国内外真正研究出了教育规律的学者。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点,对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决定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的不同性质、模式和结果。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从其表面形态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及其总和,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高等教育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从其动态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循环过程。其功能在于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协调,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异、同之处,而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本文拟从选取立法政策、资助政策、管理政策和产权政策这四个方面。就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私立高等教育事业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浅显思考,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观,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教育的客观事实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为根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它与理想的教育、教育目的及教育价值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超前性、批判性、导向性,昭示着人们对教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教育成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培养大学生所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当前实践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试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的特性,并规范其构成,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走向科学化、实证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癸卯学制设立100周年纪念。本文拟通过回顾百年前的这段历史,提出“观念形成之后,制度决定一切”。文章最后联系北大教改,从制度角度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其自身的伦理道德,其天职理应以发展人、解放人、提升人为终极目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做了一些违背教育道德的事情,出现一些非道德和不道德的教育现象。确立教育的道德标准,落实教育的道德性,是教育的本真归宿。  相似文献   

18.
19.
高等教育效率的教育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效率的多样性和高等教育效率标准的相对性命题,分析了高等教育效率标准之间的矛盾,指出高等教育的效率必须坚持教育性标准,并期望以此来协调高等教育的各方面效率标准,以“教育的”方式来满足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从而获得高等教育效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基础改为公共管理学已近十年,但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二元范式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学科疆界狭窄、研究视角单一、理论基石薄弱等已经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如火如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不但带动了国外教育制度的变革,也推动了我国近几年对教育管理公共性的探索。理解教育管理的公共性,反思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公共品性缺失的现实,注重教育管理研究的公共意识,提升学科的公共品性,强化研究者的公共责任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标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