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论文着重考察了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乙二醇双酯在强制氧化下,影响其氢过氧化值(PV)变化的因素,包括温度、气量、催化剂用量,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用量的加大以及气量的增多,PV值都会变大,实验的结果与十八碳不饱和(混合)脂肪酸甲酯非常相似;考察了活性基—OOH的存放活性,与该活性基对油脂酸败的影响;实验证实,该双酯完全可以实现深度氧化,而且氧化油脂与酸败有关,但酸败是很次要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着重考察了脂肪酸甲酯在强制氧化下.影响其他过氧化值(PV)变化的因素,包括温度、气量催化剂用量,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用量的加大以及气量的增多,PV值都会变大,在PV极大值之前与PV值呈同向性的增加.但PV达到极值后,继续氧化.PV值反而会降低,经过实验发现采用新的氧化机理指导非高碘值油脂氧化.其氢过氧化值是完全超过鱼油的过氧化值的。  相似文献   

3.
对餐饮业回收油脂进行直接深度氧化实验,研究了杂质和高酸值对氧化的影响,优化了影响氧化的催化剂用量、温度、气量等工艺参数。进一步证明较低碘值低品质混合型油脂可以进行直接深度氧化,为油脂的资源化再生利用,拓展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天然不饱和油脂的结构对氧化深度的影响。加入催化剂强制深度氧化天然不饱和油脂,通过测定氧化后油脂的氢过氧化值(PV),控制氧化油脂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鱼油虽然具有很高的碘值,但由于其含有较多的孤立双键,在氧化时会转变为共轭双键而树脂化,因此其PV极值只有380mmol/kg。茶油、菜油和豆油的双键类型主要是隔离双键,具有较高的活性。豆油所含的隔离双键最多,其次是菜油,茶油中隔离双键的含量最少,因此它们PV极值分别为:豆油1568mmol/kg,菜油995mmol/kg,茶油870mmol/kg。这说明油脂的碘值不是油脂氧化深度的唯一影响因素,脂链上双键的构型以及位置也有很大的影响。 从油鞣工艺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了pH、时间、温度、油脂PV值和用量等条件的改变对油鞣浸酸兔皮后收缩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油脂的碘值如何、是否氧化以及氧化的深度如何,鞣制浸酸兔皮后收缩温度有所提高,但始终低于浸酸前裸皮的收缩温度。水洗后,与浸酸前裸皮的收缩温度相似。说明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油脂或氧化油脂在鞣制过程中没有鞣制作用。油脂或氧化油脂用于处理甲醛预鞣革,其收缩温度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其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等物理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本实验中,表明油脂的作用是润滑纤维,即实际起加脂剂的作用。油脂在油鞣过程中的作用与传统油鞣观点有明显的不同。 为了减少甲醛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氨基树脂代替甲醛进行预鞣。研究了PH、用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氨基树脂鞣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树脂在酸性条件下没有鞣性,收缩温度低于浸酸前裸皮收缩温度;在碱性条件下,氨基树脂与皮胶原活性基发生化学交联,PH为8时,革的收缩温度即可达到80℃以上;随着用量的增加,革的收缩温度随之升高,但用量超过10%后,收缩温度的升高不明显;鞣制20分钟后,氨基树脂与皮胶原活性基的结合基本完成,延长时间,革的收缩温度不再升高;鞣制温度对革的收缩温度基本无影响。加入鱼油对氨基树脂鞣革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革的收缩温度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柔软性、抗张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改善。无论是从收缩温度还是物理力学性能考察,氨基树脂都能取代甲醛进行预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化学成键键能和实验两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不饱和油脂氧化过程的关键反应是OOH基的分解,和氧化反应属于游离基反应的特征-游离基的传递性,经深度氧化后.脂肪链的链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的活性基团-OOH引入,使油脂原有的氧化油脂的反应活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氧化油脂的活性与磺化反应的关系.磺化油脂的两亲性能与传统观点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在凹凸棒土载体上的多元(Fe、Cu、La)镍基催化剂用于食用油脂加氢,通过碘值的测定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在凹凸棒土载体上的多元(Fe、Cu、La)镍基催化剂用于食用油脂加氢,通过碘值的测定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证明不饱和油脂的氧化深度对产物的黏度有很大影响。以豆油为例着重研究氧化深度与系统黏度增加的本质原因,具体考察温度、催化剂用量、空气流量对黏度的影响;油脂所含亚油酸、亚麻酸成分越多,随着氧化深度的加深,对提高过氧化极值PV*没有作用,反而使表观物性黏度增加;并由紫外吸收仪、激光拉曼仪进行了表征,随着氧化深度越深,其异构化、共轭化程度越明显,环化反应程度也越深,黏度剧增。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不饱和天然油脂及衍生物脂肪酸、脂肪酸单脂的深度氧化及某些物性变化 ,着重考查了在深度氧化过程中氧化油脂及衍生物的氢过氧化值PV的变化。试验证明 :除碘值外 ,脂肪链结构对油脂的深度氧化影响是多方面的 ;并从大量的试验和仪器表征结果中得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了天然油脂衍生物脂肪酸-油酸,十八碳混合烯酸,芥酸,花烯酸的氧化及其机理,着重考查了这几种脂肪权在深度氧化条件下,其脂肪链结构对PV变化的影响;实验证明:脂肪酸可以深度氧化,天然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对氧化不存在明显的影响。有利于油脂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