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自金属化法制备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聚酰亚胺(PI)薄膜表面进行化学刻蚀,将蚀刻后的PI薄膜浸入硝酸银(AgNO_3)溶液中使银离子与钠离子发生离子置换,在PI薄膜表面形成含有Ag+的复合层。将附有Ag+的PI薄膜重新热亚胺化使Ag+还原成Ag单质,最终形成PI/Ag复合薄膜。分析了不同NaOH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复合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热失重性能及紫外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PI薄膜表面覆盖一层均匀且致密的Ag膜。当NaOH溶液浓度为2.5mol/L,处理时间为2 h,AgNO_3溶液浓度为0.04 mol/L,处理时间为30 min时,PI/Ag复合薄膜的Ag粒子分布连续且均匀;PI/Ag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与纯PI膜相近。  相似文献   

2.
在聚酰胺酸的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水解原位产生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溶胶一凝胶工艺,制备了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和体积电阻率随二氧化硅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15%之间,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和体积电阻率达到最大值并与纯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提高;二氧化硅含量进一步增加性能下降并比纯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有所下降,加入偶联剂能在适当提高二氧化硅含量下提高薄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绝缘材料》2006,39(5):67-70
芳香族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和用途/CN1810856/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族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每份芳香族有机二胺加入5—20份的有机溶剂.溶解.于0—4℃加入与芳香族有机二胺等份的含氟芳香族有机四酸二酐及其衍生物.室温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10—24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涂槎在玻璃或硅片的表面,加热至250—350℃,使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材料。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聚酰胺酸薄膜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时所达到的酰亚胺化程度及其与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依赖关系,同时分析了我厂现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的酰亚胺化程度。指出: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反应在180℃下即已开始,而在所有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反应程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最后趋近于一个定值。同时指示,我厂现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其酰亚胺化反应是完全的。  相似文献   

5.
以盐酸苯胺为催化剂,对羟基苯甲醛与苯胺通过缩合反应,合成4,4'-二氨基-4"-羟基三苯基甲烷(DAHTM)单体。DAHTM单体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聚合反应,得到含羟基的聚酰胺酸(DAHTM/PM-DA-PAA)溶液,经涂膜,热亚胺化后,制成相应的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聚硫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DADPSE)单体与多种酸酐聚合反应,制得了多种结构的芳香族聚酰胺酸,涂膜后热亚胺化得到一系列聚酰亚胺树脂,并对聚合物的吸水率、表面能和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DADPSE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高的反应活性;所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有较好的疏水性;DADPSE/ODPA-PI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ODPA)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改变二胺单体的配比,采用热亚胺化法制备了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在保证聚酰亚胺薄膜常规的优势性能前提下,改善聚酰亚胺的颜色、可加工性能和溶解性,并对其进行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薄膜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良好;脂肪族柔性单体DMDC的引入降低了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薄膜在DMAc、DMF、NMP、CHCl_3溶剂中的溶解性,扩大了聚酰亚胺在光电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聚酰胺酸热亚胺化成为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本文用含氟聚酰亚胺为例,建立了可适用于工厂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的扭辫分析(TBA)方法,研究了亚胺化过程机理和亚胺化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聚酰亚胺/氧化硅/氧化铝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晶波  范勇  衷敬和  王芳 《绝缘材料》2005,38(1):9-11,14
通过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异丙醇铝在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具有一定SiO2和Al2O3质量百分含量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并且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薄膜进行界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分析。并讨论了无机组分对薄膜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的无机组分的分散性良好,与聚酰亚胺基体形成了很好的纳米复合体系,经试验研究证明了无机组分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薄膜的耐局部放电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酐和二胺为原料,通过二步法合成聚酰胺酸(PAA)溶液。依据溶液黏度及流动性筛选配制浓度为0.3 g/mL的PAA溶液,以3D打印成型的方式辅助热固化工艺在喷砂5A06型铝合金基板上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3D打印聚酰亚胺薄膜的粘附力等级为0级,其在15~30 GHz下的介电常数为2.9~3.2。通过红外光谱确认了该薄膜的红外特征峰与成品聚酰亚胺薄膜的红外特征峰相符,表明本研究成功通过3D打印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薄膜。  相似文献   

11.
联苯型聚酰亚胺复合管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原位缩聚,采用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管膜.首先合成聚酰胺酸(PAA),并旋涂制备了聚酰胺酸管膜,然后将溶有碳粉的氟树脂与纯聚酰胺酸管膜复合并热亚胺化,最后再涂覆保护层,制得PI复合管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精密阻抗分析仪和高阻计分别对聚酰亚胺复合管膜的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解温度(Td)、介电性和电阻率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管膜的Tg为312.5℃,失重5%的分解温度为560℃.PI复合管膜的介电常数较纯PI管膜稍有增加,碳粉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纯PI管膜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突变行为,而介质损耗方面.PI复合管膜比纯PI管膜稍有降低.PI复合管膜的表面电阻率比纯PI管膜降低了92.85%,体积电阻率比纯PI管膜降低了77.30%.  相似文献   

12.
利用2,2-双[4-(2,4-二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DAPPP)单体、马来酸酐(MA)、4,4’-二氨基二苯醚( 44ODA)及3,3’,4,4’-四羧酸联苯二酐(BPDA)合成制得马来酰胺酸侧基的聚酰胺酸树脂(MPAA)溶液,经涂膜,热亚胺化,得到坚韧透明的马来酰亚胺侧基聚酰亚胺薄膜(MPI),并对其性能进行研...  相似文献   

13.
虞鑫海 《绝缘材料》2008,41(2):10-14
4,4'-二羟基基联苯(44DHBP)、4-氯硝基苯(4CNB)和碳酸钾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回流反应,合成4,4'-双(4-硝基苯氧基)联苯(44B4NPOBP);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成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44B4APOBP)。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其进行了表征。另外,将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44B4APOBP)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粘稠状的聚酰胺酸(44B4APOBP/PMDA-PAA)溶液,经涂膜、热亚胺化后,制成相应的聚酰亚胺(44B4APOBP/PMDA-PI)薄膜,并对其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纳米硅/铝氧化物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电学性能,将纳米硅/铝氧化物掺杂到聚酰亚胺(PI)基体中,通过固定掺杂总量,调整纳米硅/铝氧化物的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制备出一系列的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采用SEM(扫描电镜)表征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对薄膜电气强度和耐电晕寿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与纯的聚酰亚胺薄膜相比其电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4,4'-二羟基-3,3',5,5'-四甲基联苯(TMBP)、4-氯硝基苯(4CNB)和碳酸钾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回流反应,合成得到了4,4'-双(4-硝基苯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BNTMBP);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得到了4,4'-双(4-氨基苯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BATMBP).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其进行了表征.另外,将所得到的4,4'-双(4-氨基苯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BATMBP)与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粘稠状的聚酰胺酸(BATMBP/PMDA-PAA)溶液,涂膜、热亚胺化,获得了相应的聚酰亚胺(BATMBP/PMDA-PI)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含羧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3,5-二氨基苯甲酸(35DABA)、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和3,3’,4,4’-四甲酸联苯二酐(BPDA)为原料,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了高粘度含羧基聚酰胺酸(CPAA)溶液,经涂膜、热亚胺化,得到了坚韧透明的含羧基聚酰亚胺(CPI)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I薄膜...  相似文献   

17.
1,3-双(4-氨基苯氧基)苯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间苯二酚和对氯硝基苯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1,3-双(4-硝基苯氧基)苯(134BNPB);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得到了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4BAPB)单体。基于134BAPB单体,制得了多种结构的芳香族聚酰胺酸树脂及其对应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树脂,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1,4-双(4-氨基苯氧基)苯及其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对苯二酚(HQ)和对氯硝基苯(PCNB)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1,4双(4-硝基苯氧基)苯(144BNPB);随后,在Pd/C-水合肼的还原体系中,被进一步还原,得到了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44BAPB)单体。基于144BAPB单体,制得了多种结构的芳香族聚酰胺酸树脂及其对应的聚酰亚胺树脂,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