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燃气发动机热泵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高  郭开华  王如竹 《制冷》2006,25(2):30-33
介绍了燃气发动机热泵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说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使用可减少空调/供热的用电量,缓解由空调/供热引起的电力紧张状况,降低电网的峰谷差,同时可调节燃气消耗量的季节不均衡性,并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空调/供热系统的不同方式,给出了比较这些系统能源利用率的统一指标——次能源利用率,并利用一次能源利用率分析了六种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分析结果表明燃气发动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节省能源。文章对燃气发动机热泵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1.76。  相似文献   

2.
对比了不同户式中央空调在名义工况、变工况和部分负荷工况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 结果表明:当电能由煤转化时,在名义工况和变工况条件下,户式燃气空调的一次能源利用率稍高;当电能由天然气转化而来时,电制冷户式空调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比户式燃气空调的高;多联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其能源利用效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锡  杨勇平 《制冷学报》2012,33(3):68-73
为了明确供热空调系统的能质利用情况,基于单耗分析理论和方法对供热空调系统的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讨论了几种典型供热空调系统形式(锅炉供热、电热供热、热泵空调、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效率计算方法,并总结出效率通式。为表征系统整个运行期的平均效率,提出了两种使供热空调系统的分析方法更为全面的方法(供热/冷量加权温度法和燃料加权法),并结合示例全面分析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率,从而更为全面地了解各系统在全工况下的能源(质)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冷热电联产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热电联产(CCHP)技术可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文章分析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对冷热电联产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在一定的天然气价格下,联产系统的经济性随着电价的升高加速增加.  相似文献   

5.
燃气包括天然气、煤气、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燃气空调就是直接用燃气作为能源的空调,具有保护环境、平衡燃气峰谷、改善电力负荷率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对而言,我国天然气资源还比较丰富,这就给我国燃气空调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特别是举世嘱目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西气东输"横贯我国东西,途经9个省市,已经对上海及周边地区供气,因此,发展燃气空调更有现实意义.作者在介绍燃气空调的种类及各种利用燃气的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燃气空调的意义,提出了发展我国燃气空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工程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多年建筑工程暖通设计工作实践,从经济实用性角度出发,针对本工程采用的方案一多能源(蒸汽、直燃型)一体化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与方案二离心冷水机组+市政供热系统+燃气热水机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寻求最科学最合理的,投资小收益大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工程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多年建筑工程暖通设计工作实践,从经济实用性角度出发,针对本工程采用的方案-多能源(蒸汽、直燃型)一体化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与方案二离心冷水机组+市政供热系统+燃气热水机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寻求最科学最合理的,投资小收益大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燃气内燃机驱动的冷热水联供系统,测量了空调名义工况条件下机组的制冷和供热性能,并实验研究了内燃机的转速对机组制冷和供热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空调名义工况条件下的制冷量467.1kW,供热量为148.7kW,一次能源利用率达1.9,与常规电制冷+锅炉供热相比能源节约率达37.8%。在实验测试的内燃机转速范围内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余热回收供热量随内燃机转速的降低而降低,但制冷系统和冷热水联供系统能源利用率均随内燃机转速的降低而升高,表明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应优先调节内燃机的转速,从而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该联供系统有效回收利用了内燃机的余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商业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黄逊青 《制冷》2004,23(3):41-45
本文讨论在城市使用燃气空调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问题.指出以燃气空调机取代电力空调机并不能必然地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若燃气空调机把一次能源转换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和余热的排放地点,转移到城市的建筑物和住宅,有关地区的空气质量因而恶化,而且,热岛效应的加剧将导致空调能耗明显增加.同时,燃气空调机的安装、运行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此,在城市中心地区和中、高密度住宅区,应限制燃气空调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相对评价法对燃气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不同配置方案的节能效益(节能率)进行了详尽分析,井对冷热电联供与直燃机供冷供热的能量消耗作了比较;对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综合热效率)按不同配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关认识,供商榷研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几种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组成、技术特点以及能源利用状况,认为当前大力发展和推广该联产系统,是在我国的空调和电力行业中,实现节能减排、能源综合利用、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及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集中再生式除湿空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空调系统是通过降温的方法来提供房间冷负荷。夏季空调过程分析表明,如果将冷负荷中的热、湿负荷分开处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制冷机的能耗,还可消除冷却器盘管表面的冷凝水带来的污染,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就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实现除湿剂再生的固体、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原理及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空调系统能耗主要指的是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电、天然气等。本文就石家庄市某中小型宾馆建筑的3种空调系统方案,利用DeST-c模拟软件模拟建筑负荷,使用设计能效比在设计阶段优化各方案的设备选型,在运行阶段利用一次能源利用率比较和分析各空调方案的能耗构成特点,为以后的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能耗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联机系统制热模式下冷冻油滞留于系统中的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对空调系统的气态连接管、液态连接管、室外机换热器和室内机换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联机制热模式下,压缩机冷冻油主要滞留于气态连接管和无开机需求的室内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多功能热泵空调兼制热水工况时热泵的能量输出与热水负荷和空调负荷之间的平衡问题,就必须根据空调或热水的负荷的变化对热水换热量和空调换热量进行能量调节.首先,对现有的几种能量调节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流量调节方式,并进行了理论可行性分析;然后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热水换热器循环水流量能加大热水换热量、减少空调换热量;降低热水换热器循环水流量能减少热水换热量、加大空调换热量.因此,可采用以满足空调负荷为控制目标,通过变热水换热器循环水流量的方式对热水和空调的热量分配进行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时除了准确地计算冷热电负荷和做好电气设备设计之外,还要注意全年综合利用率,设置常规冷热能供应设备、温度对口、梯级利用、优化运行模式和风险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调系统能耗系数(CEC)分析不同冷源方式下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不同地区酒店分别采用普通螺杆式冷水机组+燃气热水炉和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源方式的空调系统能耗水平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源热泵机组为冷源的空调系统更节能,地理位置对CEC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目前空调系统排风中能量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的技术数据比较,提出了基于空气源热泵空调排风的深度节能利用方案,即把空调系统排风引入到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利用空调系统的排风具有的能量来加强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换热强度,从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和机组的制冷(热)量,减少电能消耗。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初投资小、回收年限短、能量回收率高(可以达到100%)、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对地源热泵和冰蓄冷系统各自的技术优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将两个系统联合作为该建筑的冷、热源系统方案,以达到节能和降低能耗费用的目的.文中计算和分析了该建筑冬、夏季空调负荷特点和运行特征,并对该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