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全密度聚乙烯(PE)装置流化床床层料位与床重控制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反应器床层下部流化松密度比上部稍高,当上、下松密度值大小倒置时,表明反应器流化状态出现问题.对比国内三套PE装置,适度提高床高可延长树脂和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降低聚合物从流化床抽出后的活性,提高催化剂效率.计算得出,随反应器床高的升高,床...  相似文献   

2.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开发出一种能够切换不同催化剂体系的乙烯聚合装置。它包括流化床反应器、与流化床反应器连接的氮气罐、乙烯原料罐、催化剂加料罐。解决了现有装置进行不同催化剂切换需要停车换床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聚合过程中控制流化床床高对聚合物粒径,催化剂聚合产率和装置运行周期的影响.增加流化床床高,有利于聚合物粉料对反应器上部扩大段的冲刷,有效减少了粉料堵塞循环回路和反应器结块的发生几率,提高了聚合反应器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4.
通过国产BCL-100型催化剂取代进口催化剂的工业化试用,证明该催化剂可以在Innovene S工艺上进行长周期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第一聚合反应器在线取样器过滤器未出现堵塞,第二聚合反应器轴流泵的轴功率稳定,装置高压闪蒸排料系统运转正常,高压闪蒸过滤器压差正常。分析用两种催化剂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料得出:与进口催化剂相比,用BCL-100型催化剂生产的HDPE细粉含量少、粒径较大,低聚物质量分数低约25%,第二聚合反应器中己烷抽提物中共聚单体质量分数低约27%。  相似文献   

5.
气相流化床聚乙烯颗粒粒径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相法流化床聚乙烯生产过程中,聚乙烯颗粒粒径分布影响聚合速率、脱挥速率、后处理工序生产成本和最终的聚乙烯物性。为预测流化床中聚乙烯的粒径分布,考察各操作变量和动力学参数对粒径分布的影响,运用了质量衡算的方法,在综合分析聚合过程中聚乙烯颗粒的生长、磨损和扬析等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操作时聚乙烯颗粒粒径分布预测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单一粒径催化剂进料时,随着催化剂粒径或是操作气速的增大,聚乙烯粒径分布向大粒径方向偏移,且分布变宽;相比于操作气速,催化剂粒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发现,床层压力和温度对聚乙烯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在催化剂粒径有分布的情况下,不同粒径催化剂的质量比不但影响树脂的平均粒径,而且也影响树脂的粒径分布曲线,并在一定的配比下会出现双峰颗粒粒径分布曲线。最后,对某聚乙烯厂家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聚乙烯颗粒粒径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较好反映了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的反应历程和规律,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静电问题作为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生产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技术难题,其在一定程度上对聚乙烯反应器装置的平稳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有效防范静电问题带来的风险,应对流化床内的静电电荷积累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催化剂与杂质的反应。因此,主要针对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工艺反应器中静电风险的防范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某石化公司低密聚乙烯车间采用UNIVATION公司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工艺,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t,是国内单套生产能力较大的装置之一。列举了装置开工至今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生产过程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处理措施。总结了一些与反应器操作相兲过程优化调整的方法和经验,为同类型装置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模式操作工艺方面的最新专利技术动态。阐明了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气液导流器和喷雾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详细分析了操作工艺条件与产品质量和产率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指出茂金属催化剂与冷凝工艺的结合是一条最优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茂金属气相法聚乙烯中试第一阶段试验获得成功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气相法茂金属催化剂”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上海Φ气相流化床完成模式聚合评价试验后,又开始与齐鲁石化公司合作进行气相法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中试聚合试验。...  相似文献   

10.
茂金属加合物技术首次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金属加合物技术制备茂金属加合物,并进行负载化研究;完成了茂金属加合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以及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的淤浆、环管淤浆、气相流化床工艺的中试;在中试的基础上,茂金属加合物催化剂于60kt/a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试验。探索了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催化剂的切换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组成和聚合工艺参数对聚乙烯树脂性能的影响。用所得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加工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并表现出了优异的落镖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11.
叙述和分析了90年代以来世界聚烯烃工业的重点技术,包括高效催化剂技术,无溶剂聚合技术,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的冷凝态进料技术,共聚技术,生产分子量双峰分布聚乙烯树脂技术以及不造粒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开发出一种丙烯聚合组合评价装置,包括原料储罐、原料精制单元、第一催化剂加料罐、预聚合反应器、丙烯汽化器、两级气相反应器、第二催化剂加料罐。原料精制单元得到的精制丙烯与来自第一催化剂加料罐的催化剂加入预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得到聚丙烯种子料,丙烯汽化器将精制  相似文献   

13.
从流化床反应器基本工艺出发,通过对反应过程中的乙烯分压,n(H2)/n(C2H4),n(C4H8)/n(C2H4),两种催化剂质量比等的调整,反应器静电、流化床上下部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质量比、松密度、反应压力等参数均受控。催化剂活性随着XY-S型催化剂加入比例的增大而下降,w(XY-S)为100%时,催化剂平均活性达6.572 t/kg,与w(XY-S)为50%,70%相比,催化剂活性下降了14.3%~18.7%。产品合格率达100%,国产XY-S型催化剂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成功应用,基本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行,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催化剂国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关键组分配比对SLC-B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组分配比的最佳范围,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的均衡性参数.结果表明: 选用合适的n(Mg)/n(SiO2), n(OH)/n(Mg),n(Al)/n(Mg) 以及催化剂中w(Ti)为(2.2 ± 0.1)% 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从而解决了催化剂活性的均衡性问题.使用SLC-B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利用淤浆聚合和气相流化床聚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2个反应器的产率比,成功实现了双反应器生产具有双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的聚乙烯产品.  相似文献   

15.
高生产率气相法制聚乙烯英国石油化学品公司(BP)最近开发了一种使用高生产率气相技术生产聚乙烯的方法,可以在一聚乙烯反应器中,增加100%以上的聚乙烯产量,并减少新装置投资成本50%。新技术可以应用于现有气相聚合反应器的改进,并使用茂金属等第二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煤基气相流化床聚乙烯装置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DFDA-7042转产LLDPE DNDA-8320的工业化过程,重点在于反应器和挤压造粒机的工况变化,出现的故障和生产难点,并对DNDA-8320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转产实施时,反应器流化松密度和床重下降,催化剂活性从21740 g/g降至1...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流化床反应器内聚合反应的复杂性,导致聚乙烯聚合工艺的能耗通常较大,同时设计生产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建立聚乙烯气相聚合的反应器模型,对聚合物特性及流动形式进行模拟,通过模型模拟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乙烯工程聚乙烯主反应器的焊接刘熔(中化工程第七建设公司,610100)我公司在独山子乙烯工程中承担了聚乙烯聚合反应器的组焊任务。这两台设备是聚乙烯装置的心脏,其组焊质量直接关系到装置生产。聚乙烯聚合反应器是由意大利TPL公司承包设计,由西班牙SCHW...  相似文献   

19.
简介了流化床气相聚合反应器的原理和6种典型的聚合装置。  相似文献   

20.
简介了流化床气相聚合反应器的原理和6种典型的聚合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