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基本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陶 《中国水利》2005,(17):11-13,37
编制洪水风险图是推进洪水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加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为此迫切需要理清思路,明确怎么做.在总结近几十年国内外风险图制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应坚持分三步走,加强前期基础研究,并明确洪水风险图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GIS技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娜 《中国水利》2005,(17):17-19
地理信息系统(GIS)因其在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制图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过程中的数据获取、基础信息管理、洪水风险分析、洪水风险图绘制、发布及更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目前GIS在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方面的使用状况,我国在洪水风险编制时应加强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与成果共享、表现形式统一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了洪水风险图编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地理信息数据的使用、洪水量级和洪水组合、溃口确定、洪水分析方案制定、暴雨内涝洪水分析、成果审查、跨省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协调等,对各地洪水风险图编制和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度洪水风险图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但由于洪水风险图编制涉及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计算方案设定和比选、洪水分析与洪水影响分析、风险图绘制、合理性校验等多个工作流程,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涉密规定严,加之成果要求高、时间紧迫,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对数据一致性、方法合理性、成果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为相关单位开展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选择二维水动力学方法进行洪水淹没计算,结合杜家台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灾情分析和损失评估,根据淹没水深与到达时间计算结果,在GIS平台上形成等值线(面)图层,叠加必要的基础信息和辅助信息,形成了完整的洪水风险图。  相似文献   

6.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对象可分为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洪泛区、城市和水库洪水影响区5类区域,各区域的淹没可能性与GDP之积能较为合理地反映其洪水风险程度。各区域洪水风险图编制费用一般在1000元/km2至2000元/km2之间。风险图编制所需时间因规划范围而有所差异,全面系统地编制国家级和省级洪水风险图约需15年时间。根据洪水风险程度高低、编制所需经费和时间则可统筹安排确定各年度洪水风险图制作名录、工作量和经费投入等规划所需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依托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开展了洪水分析软件研发,通过整合国内优势模型技术,开发了包括复杂水利工程调度模拟的一维河网计算引擎,高分辨率二维洪水分析计算引擎、快速非结构网格生成模块,集成国内外广泛使用的SWMM管网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GIS平台,完成了一维、二维洪水模型和城市管网模型的前后处理功能研发,实现了一二维耦合以及城市管网与二维模型耦合。形成了两个软件产品,为中小河流、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城市洪水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了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等信息的专题地图,采用TAcrgis(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洪水保险、各种发展规划、灾害评估等诸多方面。城市洪水风险图的绘制对预防城市外围洪水及降低城市内涝洪水影响、土地利用、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该文以保定市为例,对风险图编制中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今后T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安洼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了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等信息的专题地图,采用了Acrgis(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洪水保险、各种发展规划、灾害评估等诸多方面。文安洼是海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蓄滞洪区之一,编制文安洼蓄滞洪区风险图对蓄滞洪区防汛减灾、发展规划等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对风险图编制中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安洼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融合了地理、社会经济信息、洪水特征等信息的专题地图,采用了Acrgis(地理信息系统)、SQL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洪水保险、各种发展规划、灾害评估等诸多方面.文安洼是海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蓄滞洪区之一,编制文安洼蓄滞洪区风险图对蓄滞洪区防汛减灾、发展规划等可以起到...  相似文献   

11.
全国区域洪水风险评价与区划图绘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300年水灾资料序列及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和模糊聚类的方法,在数据库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及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本论文的主要进展是:提出区域洪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自然特性(水文和地形)、社会经济(人口、GDP和土地面积)、洪水灾害(灾害场次和最大淹没面积)、减灾能力(防洪标准)4类特性指标;以县为区域洪水风险分析的基本单元,组成区域洪水灾害的10个影响因子和2400个县的分析样本,从而取得了宏观定量的区域洪水风险评价及洪水风险分区成果;采用历史水灾频率法界定了重点风险区边界,从而完成了以县为边界的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量的实测和调研资料,建立了能反映阳澄淀泖区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及水工建筑物调度的水动力模型,经率定和验证后能够用于该区域的洪水模拟。基于Web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研发了嵌套水动力模型的动态洪水风险图管理系统。针对任意降雨、边界条件、水工建筑物参数及调度参数,系统能快速调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生成动态洪水风险图。与在线预报数据结合,可实现洪水预报预警,为洪水风险图在防洪减灾、洪水管理、洪水预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日本2005年针对中小河流制定的洪水淹没风险区域图制作指南,对日本中小河流洪水 淹没区域风险图的制作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归纳了其所需资料、洪水淹没分析方法和淹没区域 风险区域图的具体制作,对我国山区河流洪水风险区域图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是协调蓄滞洪区防洪与自身经济发展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基于综合考虑洪水危险度、暴露度及脆弱性的洪灾风险管理模式,对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内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进行探讨,提出由洪灾风险确定最优道路建设方案的途径。鉴于蓄滞洪区内各类财产的空间分布不具规律性,导致洪灾损失随地貌随机变化的特点,需采用水动力模型计算出的淹没结果确定洪灾风险。在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的应用表明,依据洪灾风险规划道路是必要的,它具有能够兼顾全局防洪的优越性。所得结论为,在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内布设道路时,当道路方向与洪水演进主流方向呈90°,道路位置距分洪口门约10km左右,过流涵洞尺寸为3m时,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该方案下所产生的洪灾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立云 《中国水利》2005,(17):14-16
我国第一张洪水风险图是1984年绘制完成的,到现在,无论是在洪水风险理论、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和模型、洪水风险特征展示和绘制技术,还是在洪水风险图编制规范的制订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运用二维非恒定流的洪水分析模型陆续研究绘制了部分城市、蓄滞洪区、洪泛区和防洪保护区约10万km2的洪水风险图,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洪水风险图技术体系和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一些洪水风险图成果已开始运用于实际防洪工作之中.今后还应进一步明确洪水风险图的使用对象和用途,落实洪水风险图制作的行政管理机制、编制计划和经费投入,构建若干官方认可的规范化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图制作平台,不断弥补基础信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黄琨  陆平  邓岩  詹昊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52-55
为了形成系统、规模性风险图的成果体系,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洪水风险图编制的成果,开展了洪水风险图成果集成分类、制图表达、成果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收集大量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类研究,确定集成内容与集成方法。采用GIS和洪水演进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管理层面、不同用户提出了图件成果集成的方法。对洪水风险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要素的更新周期及更新方法。通过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规范性的洪水风险图的成果体系,从而实现全国、各流域、各省洪水风险图成果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发挥洪水风险图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欧盟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和管理情况,重点分析了英国和荷兰两国的研究进展,进而阐述了我国的研究现状,并从基础资料、研究内容和方法、管理机制、法律法规、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改进的思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A 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 (ROV) is a tethered underwater mobile device that can conduct a bathymetric survey cost-efficiently. Assessment of the utility of ROV-based bathymetric surveys in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remains limited.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utility of ROV-based bathymetric surveys in high-resolution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for a hypothetical case study of the Lake Tuscaloosa Dam breach in the state of Alabama, USA. This study conducted the sensitivity test of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to the river channel depth (ROV-based vs.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based) and initial flow condition (e.g., wet vs. dry), via six different simulations of the parallelized diffusion hydrodynamic model (pDHM).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ROV-based pDHM runs had higher maximum water depths over the flood-inundated areas, ranging from +73% to +166% of the simulated depths of the DEM-based pDHM runs. However, the impact of initial streamflow condition on the maximum depths was limited.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pDHM runs with a dry initial flow condition delayed the time to reach the maximum depth after the dam breach by 2 h relative to the pDHM runs with a wet initial streamflow condi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ROV-based bathymetry surveys improve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by emphasizing the influence of river channel depth, initial streamflow conditions, and bathymetry, thereby bolster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a potential human-made hazard such as dam failure.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为了抗御水旱灾害的侵扰,人类一直尽力运用各种工程手段不断扩大防洪保护范围、提高防洪保护标准与供水保证标准。然而,面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日趋严重的水危机,单纯的人与自然对抗的治水模式已不适应当代中国水利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中,人类迫切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中国的治水理论和实践中,坚持保障发展、社会公正和分担风险的3个原则,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地与洪水协调共处,探讨应用泛滥允许型的治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