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氯漂和氧漂相结合的前处理工艺,在氧漂中用尿素代替烧碱,使亚麻棉纱的白度达到了客户要求,且强力下降不多.  相似文献   

2.
FY—2氧漂稳定剂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氧漂稳定剂的应用作了较系统的试验,研制了含有机磷酸盐的氧漂稳定剂,对合成和复配工艺及处方进行反复试验。在此基础上,筛选出FY-2氧漂稳定剂,经过一系列工艺测试,结果表明,本产品适用于一般氧漂工艺,漂白织物在白度,强力损伤、毛效、手感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硅酸钠,且完全避免了硅垢。  相似文献   

3.
研究桉木硫酸盐浆H2O2强化的氧脱木素效果;研究KMnO4和螯合物对桉木硫酸盐氧漂浆H2O2漂白的改善效果,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及各种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氧脱木素过程中加入少量的H2O2,就能起到很好的强化效果;氧漂浆在KMnO4的预处理、DTPA处理后再经过H2O2漂白,可使KP法桉木浆白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紫绒氧化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紫绒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氧漂助剂和时间对漂后紫绒的白度和碱溶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过氧化氢漂白的优化工艺条件.紫绒选择性漂白中氧漂优化工艺条件为:H202用量18g/L,复合剂A用量3.0g/L,温度65℃,时间60min,浴比1:50.经过优化工艺漂白后紫绒白度可以达到64.15%,碱溶解度为27.13%.  相似文献   

5.
对广泛应用于公共用纺织品的纯棉平纹织物进行循环洗涤,探索温度、氧漂剂、洗涤次数对洗后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氧漂剂、升高温度、增加洗涤次数,织物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均下降;在相同洗涤次数下,氧漂剂比温度对织物断裂强力影响大;洗涤次数对织物断裂强力影响比撕破强力大.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在洗涤的初始阶段变化明显,前10次洗涤,织物收缩率达到最大,经向水洗尺寸收缩率9.28%,纬向水洗尺寸收缩率4.35%,顶破强力达到最大;继续增加洗涤次数,虽会造成纤维的进一步损伤,但尺寸收缩率变化明显减小,而顶破强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 H_2O_2单段法(P)、H_2O_2两段法(P—P)、次氯酸盐与 H_2O_2两段法(H—P)、氧与 H_2O_2两段法(O—P)及常规三段漂(C—E—H)对龙须草碱法化学浆的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P、P—P 及 O—P 漂程均难以将浆料漂到>70%的白度,但是这几种方法漂浆的其它性能(P.C 价、D.P、得率)较好。采用 H—P 漂程可以在较低的用氯量情况下获较 C—E—H 及 H 漂程更好的漂浆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浆张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麦草烧碱—蒽醌浆无氯漂白工艺和机理作了研究,纸浆经过Pa/OP—Pa/P1—P2流程漂白,可以漂到80%以上的白度,其漂浆粘度、物理强度等指标均优于CEH漂浆。氧漂前采用酸预处理,有利于选择性脱木素,提高白度,改善纸浆粘度,降低硬度。IT—IR差谱分析说明漂白过程中木素结构单元的裂解和溶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S AQ稻草浆通过酸预处理后 ,借助H2 O2 强化的氧碱漂白工艺。结果表明 ,经过一段氧漂 ,稻草浆的白度可以达到 6 5 .7%ISO ,粘度为 830mL/ g ,适合进行下段漂白 ,以达到较高的白度及较好的白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漂白前的氧脱木素可提高浆样白度,同时废水污染负荷下降。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思茅松氧脱木素硫酸盐浆采用C(E0)HP漂白程序,可漂至85%(SBD)的高白度。红外光谱表明,漂剂对发色基团(共轭和/或非共轭羰基)的破坏,是白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表明,一些助色基团如羰基和/或酚型羟基被削弱,这对浆样白度的提高也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S-AQ稻草浆通过酸预处理后,借助H2O2强化的氧碱漂白工艺,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氧漂,稻草浆的白度可以达到65.7%ISO,粘度为830mL/g,适合进行下段漂白,以达到较高的白度及较好的白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体现阳离子改性棉纱线的优越性,缩短前处理工艺流程,探讨棉纱线练漂-阳离子改性一浴法的可行性.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练漂改性一浴法的最佳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练漂-阳离子改性一浴法工艺处理棉纱线的白度略微降低,但不影响后期处理;一浴法处理的纱线强度好于其他练漂、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胡麻的脱胶、漂白及软化工艺.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探索了加工处理后的胡麻与腈纶混纺的工艺,纺制出麻腈棒针线和麻腈地毯纱.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立绒棉毯的原料,以及合股加捻、摇绞、棉纱线漂白、染色、整经、织造、修补坯毯、煮练印花、起毛、立绒烫剪、缝边等各道生产工艺,从而探索了将低档的普通棉毯通过产品设计、工艺改进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档绿色畅销产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建议使用溶胀剂使棉织物松驰,选择的溶胀剂,即苛性钠水溶液,可在煮练和漂白的条件下使用到织物上.一般认为,棉织物在苛性钠中会导致收缩,实际这种变化是可断定的.可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克服如:纱的变性和针织方法。使用STARFISH的方法可决定针织过程中织物的松紧度以及最后扩幅的密度.实验证明:不使用树脂平针棉织物可达到小于5%的低收缩率.同时针织物经苛性钠整理后其物理及染色性能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毛/涤赛络菲尔复合纱与纯毛赛络纺纱线性能特点的差异,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加装1个长丝喂入装置和1个粗纱喂入装置纺制毛/涤赛络菲尔复合纱,在相同的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加装2个粗纱喂入装置纺制纯毛赛络纺纱线;在捻系数相同的条件下,纺制了29tex的毛/涤赛络菲尔复合纱与纯毛赛络纺纱线,对其力学性能、条干和毛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涤赛络菲尔复合纱的断裂强力高于赛罗纺纱线;赛络菲尔复合纱的毛羽比赛络纺纱线的毛羽多;捻系数小于420时,赛络菲尔复合纱的条干比赛络纺纱线的好。  相似文献   

16.
测试分析了纯大豆蛋白纤维纱和大豆/氨纶包芯纱的蠕变及特征,分析描述了纱线黏弹体的基本模型,认为四元素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纯纱及大豆/氨纶包芯纱的蠕变过程,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纱线蠕变伸长的拟合方程,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四元素模型的特征参数,深入研究了影响氨纶包芯纱蠕变性能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17.
花式纱线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由于花式纱线不规则的外形、复杂的材质结构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造成真实感模拟的困难,将花式 纱线的特征参数分为形态、材质和颜色三个主要方面,提出在计算机上模拟花式纱线的实现方案.用多段拼接的低次贝 塞尔曲线构造花式纱线的形态轮廓,在形态轮廓区域内及其附近添加基于光照明模型的光照明因子模板和随机噪声函数 表现纱线的材质,纱线的配色在色调、亮度、饱和度(hue、luminance、saturation,HLS)颜色模型中进行,可以单色平 铺和多色渐变.对棉质单色雪尼尔纱、波纹纱以及渐变色雪尼尔纱的模拟效果表明,整套方案能够实现对花式纱线较为 逼真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锦/氨包缠纱是一种新型弹性纱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了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纺出的9个品种锦/氨包缠纱进行了实际捻度的测试,并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找出捻度的回归方程及纺纱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利用通用物理实验仪器读数显微镜、朱利氏秤、水银压强计等,研制纱线横向压缩性能测试仪。该仪器可以测量纱线在各种不同压力下的直径,由此可以得到纱线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曲线,还可以计算出纱线细度不匀率的各种指标。  相似文献   

20.
对竹节纱竹节部分和基纱部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测试了纱线捻度、毛羽指数与断裂强力这3项指标,得知基纱部分纱线的结构紧密,捻度变异系数小于竹节部分;竹节部分的结构松散,毛羽较多,尤其是3mm及以上的有害毛羽较多.虽然竹节部分特数是基纱部分的2.2倍,竹节部分的断裂强力却稍小于基纱部分的断裂强力,是基纱部分断裂强力的98.4%,竹节部分纱线的强力CV值较高.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在织造加工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为企业正确制定竹节纱的生产工艺并提高竹节纱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