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3.
排水泵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废水、洪水排除与处理的重要途径,这些年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硬化率较高,污水排放增加,需积极建设排水泵站,加强对废水、洪水的有效处理。在排水泵站设计过程中,电排站的设计布置和主要设备的选型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代有轨电车下穿隧道的特点,对排水工程设计应考虑的重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敞开段雨水设计重现期取50年,下穿隧道雨水泵房宜设置3台排水泵(2用1备)。洞口雨水泵房的集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2.5min的出水量。敞开段每隔一定距离要设置横向排水沟将雨水收集至隧道壁两侧的纵向边沟内,整个隧道区域排水沟的沟底高程上要衔接顺畅。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城市共同管沟的发展,城市共同管沟内部的管线不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其排水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根据以往城市共同管沟的设计经验,结合纳入给水管和消防管的青岛胶州湾海下隧道工程,提出了针对城市共同管沟排水设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山岭隧道下穿既有道路时,不确定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风险事件。为降低和控制施工风险,有必要对下穿既有道路施工风险进行评估。以新建的关林子公路隧道下穿既有公路为工程背景,参考风险管理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价,得到掌子面失稳为最大施工风险,围岩条件和支护参数对施工风险影响最大。根据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严格控制爆破尺寸,加强监控量测等风险控制措施,为关林子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9.
施工工法对下穿既有公路的隧道工程能否顺利施作起决定性作用。为探究施工工法对下穿公路隧道的影响作用,基于ABAQUS平台有效模拟了采用上下台阶法、CD法和CRD法三种工法时隧道围岩的应力、变位规律及地表沉降特征。结果表明:采用CRD法施工时,拱顶沉降为5cm,底部隆起为6cm,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较上下台阶法和CD法好;右幅隧道施工时左幅隧道围岩位移基本保持不变,左右幅隧道施工相互影响不大;隧道开挖对上方既有公路有影响,采用上下台阶法时地表最大沉降为5.80cm,CD法为2.70cm,CRD法为2.65cm。 相似文献
10.
以乌岩山隧道下穿甬台温高速公路为例,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对隧道近距离下穿公路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探讨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结构受力状况以及隧道初期支护的安全性, 结果表明:初期支护拱墙部位强度满足要求,而墙脚部位偏薄弱。 相似文献
11.
对下穿式立交桥排水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穿式立交桥的特点以及现行排水规范中对下穿式立交桥道路排水规定作了介绍。针对目前下穿式立交桥雨季存在的积水问题,通过计算、分析及工程实例介绍,对有关设计参数进行讨论,主要包括立交桥收水区域、地面集水时间、雨水口设置位置及方式、泵房集水时间等。 相似文献
12.
13.
下穿铁路立交桥排水泵站设计及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常遇有下穿既有铁路线立交桥工程,排水泵站的合理设计是下穿式立交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结合嘉兴市由拳路下穿沪昆铁路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提出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市综合体建筑的给水排水设计特点,并以位于上海虹桥开发区和龙华地区的两个城市综合体建筑为工程实例,探讨了各产权分区给水排水设备分别设置的问题,对于轨道交通穿越综合体引起的给水排水问题、大型下沉广场雨水回收利用的问题以及室外总体管道和监测井布置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大断面水工隧洞下穿双线公路隧道工程,采用理论解方法,综合考虑大断面水工隧洞开挖引起的土层位移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水工隧洞下穿引起上部既有公路隧道沉降位移值的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和实测数据对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分析了既有双线公路隧道沉降影响范围大小及沉降位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得公路隧道沉降曲线相互吻合,近似呈现正态分布,最大沉降值均位于分洪隧洞下穿轴线处;穿越引起的公路隧道下沉区域主要分布在穿越中心点两侧各23 m的范围,而在下沉区域外隧道出现局部的上浮变形;公路隧道总体沉降变形较小,结构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在对公路隧道火灾探测器进行选择时,必须分析隧道环境,可能产生的火灾特性,根据国家设计规范先选择三种火灾探测器,再视其主要性能及其对公路隧道的实用性,从中择出公路隧道使用的火灾探测器,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就是按此程序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