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一组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顶应力、桩间土反力的原位测试。试验结果表 明,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单桩承载力;桩体屈服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桩土分担荷载比、应力集中系数、桩 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随外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减少系数随外荷载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承载的机理和特性,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特性及褥垫层的铺设对其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荷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结合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现场量测了桩顶反力、桩间土反力, 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应力集中系数、桩间土应力减小系数,并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等截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平均沉降和平均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较夯实水泥土等截面桩复合地基的大;随侧壁倾角的增大,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轴力的衰减速率不断增大,随荷载传递深度不断减小,楔形桩的工作性状远优于等截面,且侧壁倾角越大,桩体的性状能得到较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对实测的水泥土单桩荷载-位移曲线及水泥土单桩复合地基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确定了单桩的刚度系数及单桩复合地基土的刚度系数的公式,进而建立了一个单桩复合地基体系分析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单桩复合地基体系分析模型,提出了一个计算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公式,得出了在单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下的桩土应力比。研究发现,同一场地不同地点的单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数值会有较大的不同,但是在单桩复合地基极限荷载下的桩土应力比与相应单桩的力学参数—参考位移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 ,是地基中的加强体与地基中的自然土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经水泥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其特性不同于天然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 ,复合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桩体上将产生应力集中。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本文研究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2 桩土应力比桩土应力比 (n)是指复合地基中桩顶上的平均应力和桩间土上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桩体和桩间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  相似文献   

7.
赵宏华  韩选江 《工业建筑》2007,37(6):63-65,45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桩距拉大以后桩土应力比和承载变形机理。对桩距s=(2.57~2.64)d的复合地基而言,由于搅拌桩周侧摩阻力的充分发挥,桩间土中的应力不会相互叠加,使复合地基的加固区形成较为坚实的“加筋复合垫层”,从而有效扩散应力,使得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8.
CFG桩复合地基水泥土垫层对桩土应力比的调节作用不同于砂石垫层的,有其独特的特点。以新建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DK821+600~DK821+900软弱盐渍土地基加固试验段作为依托工程,通过对试验段的1 m厚水泥土垫层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顶、桩间土不同部位的应力测试得出:在同级荷载下,桩顶不同区域的应力值,以桩中心区域最大,其次是桩边缘区域,再是二者之间的区域;桩间土上应力,离桩间土中心越近,应力越大;在各级荷载下,桩顶上的应力要明显大于桩间土上的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大,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荷载有向桩间土转移的趋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室内载荷试验,研究了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橡胶粉掺量的影响。对于橡胶水泥土单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随上部荷载变化存在再分配过程。桩土应力比在加载过程中非定值,曲线呈上单凸峰变化。褥垫层厚度对橡胶水泥土单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同样有调节作用。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加,复合地基的比例界限值增加;桩身的应变增大并沿随桩身高度呈显著线性变化;桩土应力比值减小。研究表明,合理调整桩身橡胶粉掺量可以优化桩土应力比,改善复合地基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志丰  陈永光 《建筑技术》2002,33(12):924-925
复合地基的基本特点是地基中的加强体与地基中的自然土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经水泥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其特点不同于天然地基。在外部荷载作用下 ,复合地基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桩体上将产生应力集中。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本文研究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是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1桩土应力比桩土应力比(n)是指复合地基中桩顶上的平均应力和桩间土上的平均应力的比值。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桩体和桩间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单桩、四桩、九桩承台下的桩周土和桩顶埋设土压力盒,获得系统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等原位试验数据。利用这些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条件下水泥土桩桩土应力比的分布形式,同时分析桩长、桩间距、桩数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按照Mindlin应力解及分层总和法,取用试验条件下的参数,获得计算桩土应力比。发现试验与计算桩土应力比分布形式相似,桩土应力比曲线由两段构成,即荷载水平较小时的下降段及荷载水平较大时的水平段。水平段的桩土应力比试验值为4.0~7.0,为设计用桩土应力比取为常量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实测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面积置换率的减小,桩体效应变的明显,桩顶应力集中系数增大,桩间土体应力减小系数也增大。实测应力集中系数变化幅度为2.00~3.25,应力减小系数变化幅度为0.35~0.70;计算应力集中系数为2.40~4.50,应力减小系数为0.40~0.5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2 8根现场打入桩的整理分析 ,利用桩的可靠性原理 ,采用“校准法”对现有打入桩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打入桩总抗力分项系数的分布类型对其值影响较大 ,由递推法计算桩的分层土模型的抗力分项系数是一种简便、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简单,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受力合理,有很好的截面效能,是一种新的支护结构型式。同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相比,单排混凝土桩支护结构是一种应用成熟的支护型式。通过南京某基坑工程中两种支护结构的应用,对两种结构在相似土层、开挖深度等条件下的受力、变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茂桑 《山西建筑》2014,(35):66-68
在自平衡桩基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滑动测微计法作为内力测试手段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得到了自平衡条件下的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测试曲线,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78根现场钻孔灌注试桩的整理分析,利用桩的可靠性原理,采用“校准法”对现有钻孔灌注桩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总抗力分项系数的分布类型对其值影响较大,由递推法计算桩的分层土模型的抗力分项系数是一种简便、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例着手,分析了在土压力取值上存在的问题,目前工程中完全按经典理论进行套算是不确切的;提出了排桩设计中应定量考虑圈梁的协同作用,侧压力按位移土压力进行计算的非线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巩义市某住宅小区场地为研究背景,分别建立等截面灌注桩和扩底灌注桩的单桩有限元模型并计算、讨论单桩受力性能。对比同一桩型、不同桩身截面尺寸和不同桩型、同一截面尺寸下的桩端截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扩底端能够优化桩端截面受力特性,桩身长度和直径比值在(25,30)区间内时桩端截面受力更趋合理;从而可根据基桩直径选取适宜的桩身长度,然后根据具体工程地质资料选择合适的桩端持力层。  相似文献   

18.
超长钻孔灌注桩群桩效应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力叠加理论的群桩效应系数公式理论性较强,考虑了桩长、桩距、桩的排列、以及桩间土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应力叠加理论,通过多种工况的算例,定量地分析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群桩中桩数、桩间距、桩长以及桩径与群桩效应系数的关系。计算表明:桩数的增加、桩间距的减小、桩长的增加、以及桩径的增大都使得群桩效应系数减小,但它们各自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当桩数超过10×10后,桩数的变化对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非常微小;对于超长桩,一般要求桩间距达到10D左右可不计群桩效应的影响;桩长L<50D时,衰减较快,当桩长L>50D时,衰减较慢。最后通过进行8组超长群桩(1、2、4、9桩多种桩群和多种桩距、桩径)的大比例尺现场模型试验,验证应力叠加的群桩效应系数公式的适用性,可为超长钻孔灌注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峰  郭成军  孙洪飞 《山西建筑》2012,38(20):60-61
采用有限元建立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分析模型,对桩土接触作用进行模拟,得到前、后排桩的桩后土压力,通过桩后接触土压力与理论土压力比较,得出计算桩后土压力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0.
沉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有限元方法为主要分析手段 ,结合模型试验结果 ,对在软粘土中压入单桩和双桩时的地表隆起、桩周土体侧移、挤土应力及其对周围桩体的影响等挤土效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