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是在不断发生的余震中开工建设的,余震是否会对在建建筑物造成损伤是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早龄期混凝土试块模拟不同峰值加速度的振动扰动,通过28d的抗压强度及超声波波速的比较,研究不同龄期的新浇混凝土受振动扰动后强度及损伤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刚性模板的试验条件下,新浇混凝土在2d后受振对后期强度及损伤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
余震作用下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握裹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灾后重建过程中余震不断,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受余震作用后钢筋产生甩动、构件出现微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是重建项目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对早龄期钢筋混凝土试件施以不同峰值加速度的振动力后即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不同振动力对不同龄期的混凝土钢筋握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在12h(初凝至...  相似文献   

3.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早期强度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的控制因素。鉴于现行混凝土验收标准和当前研究的不足,文中通过试验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加深对混凝土早龄期强度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控制,以达到结构安全、高效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建筑事业正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很多工作都告别了过往的恶性循环。混凝土早龄期性能,是重点控制的内容,如果没有在该方面积极的加强把控,很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就没有安全保障,甚至会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混凝土早龄期性能与裂缝控制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早龄期性能与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混凝土微观结构出发,研究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成型过程的时变温度场;对裂缝持续增长的早龄期混凝土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结构特征,研究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成因机理、分析方法与控制措施;提出裂缝开展的预测和控制方法,建立裂缝扩展过程的损伤模型;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早龄期的水化、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随时间的发展规律;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推导了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的增量计算方法。对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的研究表明: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分析应该是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徐变、力学性能、结构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动态分析,提出的混凝土早龄期开裂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析过程的效率与准确性。图18参22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模型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养护期3~6d内的最大挠度,混凝土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钢筋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着重分析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拉压强度、挠度和钢筋受力情况受冷凝天数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早拆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以拆除模板时的最低强度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制作了不同纤维掺量(0.6%、1.2%、1.8%)的36个小梁试件,进行了不同龄期(1d、2d、3d、7d、28d)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利用ASTMC1018韧度指数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龄期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韧度指数变化不明显,但纤维掺量对韧度指数有较大影响,且对早龄期混凝土影响显著。随龄期增长,初裂韧性有显著提高。早龄期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度指数比值介于1.95-2.20之间,与理想弹塑性参数2较为接近。纤维掺量1.2%的钢纤维混凝土有良好的塑性性能。  相似文献   

8.
测试标准养护混凝土早龄期(3d、7d)和后期(28d、90d)抗压强度值,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混凝土早龄期与后期抗压强度关系式。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发展的规律性随龄期增长趋于明显,7d推定混凝土后期强度关系式相关性明显较3d推定混凝土后期强度关系式相关性好,前者能有效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更接近幂函数分布,幂函数类曲线的相关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归分析了C20混凝土棱柱体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获得了各强度指标值与养护条件的数学关系;同时,对比分析了早龄期C20混凝土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建议的标准全曲线,通过分析处理试验测得的数据,得到了早龄期C20混凝土的实用单轴受压本构关系,为早龄期C20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分析计...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早龄期受力对后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受力后养护28天强度及其他性能,来研究早期受力混凝土对长期性能的影响。试验中。采用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80)和普通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40)来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异同。在龄期分别为8小时,12小时,1天,2天,3天时,在混凝土圆柱体试块上施加一定的静力(分别为混凝土当时强度的30%,50%,70%),持荷,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部分试件放入养护室养护,部分放在空气中养护。到龄期28天。测其各项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在此试验基础上,考虑抗拉性能方面,在龄期为12小时,1天和3天,测试普通混凝土梁受静力荷载(混凝土当时抗折强度的70%),同样养护28天后其力学性能。采用四点弯曲试验方法。在试验中。每组混凝土试件都有参考试件。这样,我们研究了静力大小、养护条件和荷载作用时问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混凝土的自愈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了混凝土的自愈功能,而且混凝土受力时间及其后期的养护条件比受力大小对早龄期受力混凝土后期性能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1.
When fresh concrete is exposed to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 the free water in the concrete is cooled below its freezing point and transforms into ice,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hen freezing takes place after an adequate curing time, the decrease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does not occur. In other words, the concrete can resist the frost damage. Of the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age of concrete at the beginning of freezing and curing temperatures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with regard to the los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this study,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how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frozen at early-ages as well as 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 of frost damage in fresh concrete. The results from the tests showed that the los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when the onset of freezing was delayed and the curing temperature was high.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ing temperature after the freezing period does not affect the resistance against frost damage but it affects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Finally,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predict the minimum curing tim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frost resistance with decrease of saturation degree of capillary pores and using the hydration degree curves at an early age.  相似文献   

12.
利用液压加载和超声波无损检测两种试验方法,对多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材料早期弹性模量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对超声波无损检测混凝土早龄期弹性模量方法的正确性进行分析论证,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提出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推算混凝土静弹性模量公式.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早龄期弹性模量无损检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测定混凝土的早龄期弹性模量,研究了混凝土的密度、通过试件的波速以及混凝土的泊松比三个因素对早龄期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自身密度和泊松比对其弹性模量测定值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超波波速对其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低龄期抗压与粘结强度时变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9组每组3块商品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9个低龄期(2d、3d、4d、5d、6d、7d、10d、14d、28d)的抗压试验,研究了低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时变规律。对比国内外现有计算方法,拟合出了标准养护条件下低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时变计算公式;另外通过对两种不同配合比商品混凝土各9组每组2个共36个拉拔试验,研究了低龄期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时变规律,拟合出了低龄期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时变计算公式。两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可应用于低龄期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的推算。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早龄期混凝土的蠕变松弛特性,以配比、强度以及不同加载龄期的混凝土蠕变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比研究了CEB-FIP模型、Muller模型、B3模型与笔者所建立变系数四参数Burgers模型的蠕变预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经验模型中,CEB-FIP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Muller模型对于高强混凝土的蠕变预测较好,基于固化理论的B3模型对于早龄期混凝土的蠕变预测值偏大,准确性较差。对比研究验证了变系数四参数Burgers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与经验取值范围及其合理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Post-earthquake fire (PEF) is a relatively frequent disaster, but its damage on reinforcement concrete (RC) members is complicated and usually affected by uncertain factors. Earthquake damage leads to the decreasing of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structures before the fire disaster begins. Even 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the exact damage principal of the PEF structures, there are several efforts focused on it.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extent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on the fire resistance of the PEF RC columns, for which there has been little study in the past. The earthquake damage of an RC structure under a shaking table test is presented first,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PEF RC columns are established. Then,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the PEF RC columns exposed in ISO 834 fire curve is carried out, from which the temperature contours and curves with the different spalling forms are employed. Finally, the prediction equations of the compressive bearing capacity reduction factor of the PEF RC colum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选取粉煤灰混凝土龄期为7d、14d、28d、60d、90d、180d和360d,对钢筋与施工期粉煤灰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拉拔试验,分析了黏结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黏结强度的计算式,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的黏结 滑移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自由端开始滑移时的荷载也随之增大,加载端、自由端滑移均减小,加载端钢筋应变增大,钢筋应变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曲线变陡,黏结应力峰值增大;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黏结强度计算式误差为10%~25%,黏结 滑移本构关系计算式在滑移1.0 mm以内接近,而滑移超过1.0 mm则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泵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成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泵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选择某大型厂房天面超长、超宽的结构,C40泵送施工。通过试验,采用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比对、分析,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提出早期收缩裂缝的一些观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