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游戏     
空间的形式是人们定义的,就是因为是人定义的,所以形式就有可能因为创造者或使用者的想法同而改变。可是事实通常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所有的空间形式差不多都被制式化了,所以,所谓的有理想的空间创造者,穷其一生,都在努力想要改变既有的形式事实,但是,事实却是很困难的,因此,大多数的设计师,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碍于现实的残酷考量,不是转行或变成管理者,就是任他去了,业主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了,我认识的设计师实在是没几个人像我这过了五十的老设计师,还这么自的坚守自己的设计信仰贞操的,我自以为自己是少数的特例,从创造来说,我应该才起步吧。  相似文献   

2.
广州,远离中原,面临海外,毗邻港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以商贸为中心的城市地位。早在西汉初期,我国就从广州开始了“南海丝绸之路”,到了明、清时期,全国曾出现过长期由广州一口垄断海外贸易的局面。商业的发达,使同类的生意相对集中,出现了成行成市,贸易一条街的现象。人们为了方便卖买,吸引客户,纷纷把临街的房间改为店铺,于是近代岭南建筑出现了一种上室下铺的骑楼式建筑,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及各中小城镇修筑马路的同时,大量兴建此类建筑,形成了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广州市中山路、上下九路堪称这类建筑…  相似文献   

3.
王庆 《南方建筑》1997,(3):11-13
建筑城脚是建筑立面的组成部分,在传统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建造的古典建筑中,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现代建筑运动,是否定和批判建筑线脚和装饰艺术的运动,使建筑城脚失去了光彩。直到七十年代,后现代派的出现建筑城脚和装饰艺术才又重获新生。当前,建筑创作处于多元化的时代,其特征是创作方向模糊不清,人们对建筑风格和品味的转变加快。因此,探讨建筑城脚的作用,它与建筑风格有何关系,以及在当前的建筑创作中是否仍有使用价值,弄清这些问题,对繁荣建筑创作无疑是有益的。图…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建筑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的基本体系没有大的变化,也没有消亡,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都能满足中国人的建筑需求。世界别的地方也有过一些古老的建筑体系,而它们不是一变再变,便是早早夭折,象中国传统建筑这般长寿的建筑体系,全世界没第二个。长时期以来,我国建筑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成绩卓然。不过,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评价,似乎偏于说好的一面,对其缺点和不足之外,则少有评述。这可能同“为贤者讳”的习惯有关,这也是一种传统。实则中国过去的建筑体系是存在缺点的。譬如,中…  相似文献   

5.
李先逵 《华中建筑》1997,15(2):46-46,48
建筑·文化·教育李先逵1建筑的涵意建筑,这个词的使用是近代从日本传入加以普及的,在中国古代则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多义词。一是,直接指房屋某建造物;二是,指施工的工程行为;三是,指建筑术;四是,指建筑学这门学问。不过,要作为对...  相似文献   

6.
袁元 《建筑创作》2002,(10):94-95
也许我生居北京多年,对北京建筑的印象已经变得麻木了,反观我们的四周,首都的建筑群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难让人兴奋,太多的建筑问题充斥其间,良莠不齐是现状。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令人沮丧的客观困难永远都会存在,抛开那些外在因素,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来说,建筑空间、结构工程与建筑美学之间的脱节是北京个别建筑存在的根本问题。这也说明建筑不光需要科学技术,也同样需要美学。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建筑设计师拥有更广阔的横向知识结构以及相关领域里更高的素养,从而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推向极至。不是妥协,而是用睿智在更…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但如何用建筑语言来表现音乐的意境,则完全是一个新的挑战。地处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深处的一个幽静的小湖边,一家以现代流行音乐制作为主业的公司希望将一座普通的二层小楼改造成一个亚洲最大的、设备最先进的室内录音棚和其办公场所。正如这座录音棚的名字“绿洲”一样,这里的环境幽雅宁静,恰如喧闹拥挤的都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文学李怀埙福楼拜曾说过,科学与艺术这对孪生兄弟,从根基处分开,但随着历史的进程,又逐渐靠拢,越往后,艺术更加有科学性,而科学则更加有艺术性,有朝一日,它们又在顶峰处汇合。建筑——文学无疑是这种汇合的一个重要起点和标志。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人类把改...  相似文献   

9.
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各种建筑小区、各种中高档次的高层、多层民用住宅、各种型式别墅的建设,各种多功能、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如大剧院、会展中心、博物馆、体育场馆、航站楼、超市等的问世,国外、境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引入及各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及验收的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均促进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批评往往显示出与特定建筑思潮或流派的联系,但论评本自却并不从属于建筑思潮或流派。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批评,说到底总要归结为建筑意义的阐释和建筑价值的判断问题。一件建筑作品,一种建筑思想或现象出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要我们去分析,去判别,去评说其优劣得失,关键显然在于批评所持的立场和依据的标准,而立场和标准本身又决定于我们设定立场和标准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决定于我们关于建筑的价值观和发展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建筑的发展看作是一种思潮代替另一种思潮的更迭式的嬗变.以编年史的方式撰写的建筑史…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良镛 《华中建筑》1997,15(2):13-17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吴良镛繁荣建筑创作,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鉴于建筑本身的综合性,其途径也应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试从建筑文化研究,加强建筑创作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12.
包装之美──建筑美散论韩江陵包装一词,随着高潮的汹涌,如今已越来越变得时髦,不仅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其语意又外延到许多以前陌生的对象,所以当人们现在听到或看到包装这个字眼儿,便不再只想到商品了,而是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歌星、影视名星、体育名星、商家、作家...  相似文献   

13.
张妍 《山西建筑》2004,30(16):57-59
介绍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建筑行为,从理解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出发,并以后现代主义为参照,探讨了消费文化与大都市面貌及建筑的关系,指出建筑师如何保证建筑行为的适当性,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谢浩 《福建建材》2004,(2):29-31
说明联想与建筑象征性的关系,通过实例强调体现建筑形式美的重要意义,并在分析我国传统建筑中常用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建筑象征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建筑——结构的理性与激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武生 《华中建筑》2002,20(4):15-18
该文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作品出发,在说明了结构的理性作为建筑理性内核的重要内容的同时,强调了激素所起的更为重要的作用,既人类思想观念的表达,只有将这种理性与激素融合于作品中,才能建构真正地时代精神的建筑精品。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叫做(现代建筑人忧)(载(世界建筑)9304期),文中所列人忧如下:1.对建筑经济的忽视2.建筑文化的低俗现象3.环境设计观念的淡薄4.仿古复古趋势之得宠5.因袭模仿之旧病6.个性与创作意识的沉眠7.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淡化8.建筑设计的粗放。从那时至今,五个年头过去了,中国建筑当然有了许多进步,不过本文题目既定,便只好不报喜而报忧了,所以又不才列出以下现代建筑之新八忧,以求教于读者诸君。一忧曰:设计体制改革之滞后人所共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十多年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可喜变化。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行 《南方建筑》1996,(1):20-21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李行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固有意义,却不容易。这主要涉及到观念和标准,那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中国吓境艺术学会三方联合发起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组委会不划度框,不定调子,让200位建筑界和...  相似文献   

18.
陈杰 《中外建筑》2003,1(6):67-69,20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雕塑与自然的对话,说到底还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参与,本文主要论述了人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崇拜自然、关注自然、回归自然、心系自然的原始发生,并在这发生对话过程中建筑与雕塑的创造.从而回归到人类的终极关怀——人与自然对话的永恒:  相似文献   

19.
张楠 《室内设计》2004,(2):35-41
说到意义,首先就要涉及“存在”,也就是说人凭什么能够得到超越自然界的生存空间和特性,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人具有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类认识到现象之间的相似和联系从而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龚宝良 《建筑工人》2005,(11):55-55
首先,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方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适应调节,就像鸟儿一样,它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