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喷气燃料悬浮物产生原因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的喷气燃料有时有大量的悬浮物,用普通的过滤方法无法脱除,影响了产品的出厂。经研究发现:①悬浮物形态各异,有纤维状、羽毛状或头屑状,由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组成;②喷气燃料的温度、水含量对悬浮物的生成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③在加工金属含量较高的卡塔尔原油的蜡油时,即使在温度、水含量合适时,喷气燃料仍出现悬浮物,因此金属含量高可能是悬浮物产生的主因。在生产喷气燃料时,不宜用卡塔尔蜡油作原料。采用吸附剂吸附可减少悬浮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从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采样,通过观察研究了3#喷气燃料中悬浮物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悬浮物出现于半成品罐和成品罐,主要存在于油-水界面;水分、铁锈和碱是导致喷气燃料形成悬浮物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是安装聚结器、加强罐区脱水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悬浮物在离心机内的受力和运动分析,建立了喷气燃料中悬浮物在管式离心机中的运动方程。并通过理论假设和简化,求出了管式离心机所不能分离的悬浮物最大粒径和由于离心而增大的颗粒分离倍数。研究证明在给定旋转角速度和体积流量下,管式离心机所不能分离的最大粒径与密度差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密度差越小,不能分离的最大粒径越大;对于粒度小于25μm的细微颗粒,离心机的离心脱除颗粒效果非常好;分离试验证明管式离心机可以成功地进行喷气燃料中悬浮物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4.
通过跟踪采样分析,推断生产助剂粉尘、纤维、细菌和微生物是3^#喷气燃料悬浮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各类悬浮物对油品质量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改蒸汽气提工艺为氢气气提工艺生产,以及完善生产流程三级过滤系统,能有效地减少3^#喷气燃料的悬浮物,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显微镜观测、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颗粒数测定、真菌培养及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凝胶电泳检测手段,研究了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与真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储存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有如真菌菌丝特有的横隔结构;悬浮物的元素主要为C、N、O,说明其主要由有机质组成。含有悬浮物的储存喷气燃料用0.45 μm滤膜过滤(除去孢子)并加入去离子水,放置75 d后各级颗粒数无明显变化,而未过滤(含有孢子)者放置75 d后各级颗粒数显著增加。悬浮物样品在沙保氏、PDA培养基上能长出真菌菌落,其菌丝的尺寸、结构与悬浮物的相一致。悬浮物样品经PCR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得到与真菌DNA提取液相同的条带,表明悬浮物中含有真菌DNA。因此,真菌与喷气燃料中悬浮物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喷气燃料生产、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不同部位采样观察和分析,发现半成品罐和成品罐可观察到的悬浮物主要存在于油水界面,在采取增加进罐前安装聚结器、加强罐区脱水以及采用不带纤维毛的清洁工具清洗油罐和槽车这几方面措施后,样品中的悬浮物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1.前言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3#喷气燃料的生产厂家增加.加工原油种类的扩大,喷气燃料产量提高和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在不同地区和时间,生产厂和使用部门的喷气燃料中不断出现大量悬浮物.给生产企业和使用部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威胁到军队飞机的战备和训练。2000年至2002年间部队场站在接收广州石化的喷气燃料时,也曾发现有悬浮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10.
11.
采用显微镜观察、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原子发射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进行鉴定,并结合Amorphotheca resinae真菌(特征真菌)在喷气燃料中的生长情况,探讨喷气燃料絮状悬浮物的形成机理。最终得出:喷气燃料中的絮状悬浮物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罐底特征真菌菌丝、外界纤维、颗粒杂质等均参与了絮状悬浮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13.
用中性氧化铝吸附和无水乙酸脱附的方法制备了几种喷气燃料的吸附胶质(Adsorptive gum)。通过模拟加速储存试验考察了喷气燃料中生成的吸附胶质。采用色一质联用分析法(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分析了吸附胶质的组成,并探讨了喷气燃料在储存过程中吸附胶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色喷气燃料中的颜色物质全部集中在吸附胶质中,吸附胶质的组成以烷基苯酚类(及其二聚物)和芳香酯类化合物为主。吸附胶质能有效地反映喷气燃料在储存过程中的变质情况,储存中吸附胶质和颜色增加显著,新生成的吸附胶质与储存前燃料中的吸附胶质无显著差别。吸附胶质的产生与喷气燃料在一定条件下的氧化和缩聚反应有关。吸附胶质可能是储存中所产生的不溶物的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15.
王琦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0,29(1):45-46
航空喷气燃料全分析质量指标间存在一些关联情况,掌握指标检验结果间的有关规律,有利于评估油品质量,监控油品检验、开展油品调配,是提高油品质量监控能力和检验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催化裂化柴油(LCO)密度较高且富含芳烃的性质特点,开展了以LCO为原料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LCO为原料,采用高芳烃饱和活性的NiMoW/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超深度加氢饱和,可使LCO中芳烃质量分数降低至5%以下。进一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进行详细的烃类分析,可明确各烃类的分布规律并考察富集单环、二环及三环环烷烃的馏分,确定全馏分LCO加氢生产高密度喷气燃料时理想的终馏点为270~280 ℃,在此分馏温度下可得到冰点低于-47 ℃、密度(20 ℃)大于0.835 g/cm3 的高密度喷气燃料组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