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对矿区进行保护煤柱留设和"三下"压煤开采设计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大采高综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文中以察哈素煤矿3101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设置和观测、分析,绘制了地表移动变形曲线,得出了地表移动参数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煤》2021,30(7)
为研究古城煤矿地表沉陷规律,文章以古城煤矿N13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上方地表建立观测站,定期观测工作面沉降情况,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该矿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本地质条件下地表岩移参数,为矿区后续工作面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晋煤集团晋圣亿欣煤业XV1310回采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建立为例,通过对该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的观测,获取了观测各期的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值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获得XV1310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动态沉陷规律、详细的地表移动时间过程及15~#煤层岩层移动参数,可指导该矿区进行"三下"开采和保护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条带综采放顶煤开采,以及在特厚松散层(松散层厚150~300m)条件下,松散层厚已占采深的60%~80%的情况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建立了条带岩移观测站,取得了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其观测结果与经验对矿区类似的地质采矿条件下的矿区保护煤柱留设,岩移参数预计及"三下"压煤的开采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区大采高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山区大采高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也为今后"三下"压煤开采和留设保护煤柱提供基础数据,在寺河矿3302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了该区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和有关岩移参数。  相似文献   

6.
陈铜宪 《陕西煤炭》2012,31(1):8-10
为了研究府谷矿区开采沉陷规律,为各类煤柱留设提供依据,探讨在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进行"三下"开采的可能性,在冯家塔煤矿设置了1201地表观测站,观测地表沉陷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斜沟矿13#煤层的23103工作面进行地表沉陷移动观测,分析了山区条件下重复开采所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地表破坏规律及地质灾害情况,以期对山区条件下的"三下"采煤、重复开采的煤柱留设和矿山环境的治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5,(12):104-106
为研究深埋中厚煤层采动山区地表移动规律,在韩城矿区某综放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分析地表移动变形实测数据,得出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倾向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盆地变形值较大,对此采用概率积分法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并求取相关参数,研究结果为韩城矿区后续工作面开采沉陷的预计和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许疃矿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7128工作面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获得了许疃矿地表移动的动静态规律,求得了相关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并结合以前7126面观测成果,获得了本区充分采动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相关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为矿区今后三下压煤开采和保护煤柱留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七五煤矿131条带采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在地面布设了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大量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观测数据和上覆岩体离层带钻探分析,获取了七五矿区村下深部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的一般参数和变形分布规律,对指导“三下”开采、留设各类保护煤柱以及提高开采上限的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俊生 《煤矿开采》2007,12(3):67-69
通过对老鹰山井田不同时期、不同开采深度的地表移动观测成果分析,总结了近距离倾斜煤层群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各时期的移动规律,分析了重复采动各种地表移动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磁力研磨机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磁力研磨技术是新型的光整加工技术,目前在我国尚不普及,没有专用的设备,为了推广该项技术,研制开发了磁力研磨机。在此介绍用CA6140普通车床改装的磁性研磨机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GPS准动态测量在地表移动观测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先领  张书毕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2):137-138,140
地表移动观测站是获得煤矿开采沉陷参数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观测中的劳动强度,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用GPS准动态测量方法取代传统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赵华 《现代矿业》2019,35(1):215-218
以红海矿区11031工作面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其设置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实地观测得到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求得了各种角量参数(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动态参数(起动距、超前影响角、超前影响距等)、预计参数(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拐点移动距S、开采影响传播角θ)。结合岩移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了地表沉陷预计,得到了动态预计参数和下沉盆地预计的可视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其主要造成了塌陷地和地表裂缝等土地破坏现象。为采空区下降区地表恢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矿井的延伸开拓及地质条件的复杂变化,现开采的工作面大都非常规等长布置,在开采过程中,需进行工作面调斜、对接、集中撤除及边采边撤、旋转开采等工作。通过开采设计、旋转回采工程控制,达到工作面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6.
下伏煤层开采引起的大巷变形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泉沟煤矿要采出-115大巷下压煤,同时要保证上部的大巷正常使用的技术难点,进行了下伏煤层开采大巷围岩活动规律的模拟分析.研究了下伏两煤层开采引起的岩层运动规律及其对-115大巷造成的影响.此外,采用RFPA数值模拟系统,就大巷支护方式、下伏煤层与大巷距离、下伏煤层开采顺序等因素对-115大巷围岩稳定性造成的采动影响的普遍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15大巷的原支护不能保持其稳定性,通过采用必要的加强支护措施后,大巷的稳定性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7.
印支期 (2 30~ 195Ma)是亚洲大陆东部古地理、古构造格架发生巨变的转折点。印支运动在湖北省境内表现如何 ?盖层褶皱主要是哪个时期形成的 ?长期以来为我省地质工作者所关注。本文以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构造现象为切入点 ,阐述了三叠纪至早侏罗世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沉积建造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并从省境内迄今未发现可靠的印支期岩浆活动事实 ,提出印支运动在省境内的表现特点是不均衡垂直升降 (以上升为主 )运动即造陆运动 ,并划分为三幕。此外综合分析了各种区域地质资料后 ,指出省境内震旦系以来的沉积盖层中出现的褶皱 ,主要形成于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根据红岭铅锌矿开采技术条件,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符合矿体复杂特征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红岭铅锌矿各中段开挖后的岩层移动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获得了红岭铅锌矿岩层移动范围。结果表明:岩层移动破坏范围的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较为吻合,通过数值模拟位移分析,确定了矿体上盘岩层移动角59.2°,下盘岩层移动角63.8°,端部岩层移动角68.9°,圈定了红岭铅锌矿矿床开采地表移动范围,为红岭铅锌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建筑物下薄煤层群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作出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的预测,在综合分析概率积分法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移参数选取的数学模型.对提高开采沉陷预计精度具有积极意义.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计与分析,结合某矿的实际条件,运用所建的模型,求得了该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各个参数的最大值,确定了该建筑物下薄煤层群开采方案.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所建数学模型正确求出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高河煤矿在E1302工作面上方设置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降曲线和最大移动变形值;求取了该矿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移预计参数和角值参数;揭示了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