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7年11月,长江扬中河段指南村岸段发生窝崩险情,致使江堤和民房崩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崩岸发生地段子堤应急抢筑、干堤复建和窝塘治理、护岸等治理原则、治理措施等进行介绍。运用实测资料对治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类似窝崩的抢护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随着水沙情势的显著变化,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频发,加强崩岸治理和岸线保护是沿江防洪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梳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水沙情势变化、河道冲刷和崩岸情况的基础上,以2017年11月江苏省扬中市江堤崩岸为例,分析崩岸段近期河道演变特征和地勘资料,认为河槽持续冲刷下切贴岸及二元土质结构河岸是崩塌的主要原因,而2016~2017年连续大洪水加了快崩岸的发生。崩岸发生后立即实施了窝塘抢护并修筑临时挡水子堤,随后实施完成干堤复建和窝塘上下游岸线守护工程,实现了2018年成功度汛。此次崩岸的特点和原因在长江中下游较为典型,对崩岸治理与岸线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道崩岸治理方法及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江河道崩岸岸段治理现状.对抛石、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混凝土铰链排、柴排等护岸结构形式进行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典型窝崩岸段治理实例,对护岸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抛石结合四面六边体框架群的护岸形式对窝崩治理的促淤、减速、稳定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研究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下游水沙变化对河道稳定的影响及治理对策,选择长江太子矶河段秋江圩崩岸段,采用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进行河势演变及岸坡稳定分析,结合崩岸治理措施,通过实测资料评价了工程区河岸稳定性,对比了工程实施前后崩岸预警等级的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效果较好,为后续河道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河势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河势调整及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条件变化影响,安徽省枞阳江堤桂家坝段持续崩岸.通过工程河段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进行河势演变及崩岸监测分析,探究崩岸原因,结合崩岸治理措施,采用工程前后测图对比分析工程防护效果,提出后续治理工程建议,为研究新水沙条件下河道治理对策提供经验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钱海峰  葛俊  吴友斌  仲琳 《人民长江》2012,(Z2):109-110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南京段经过多次大规模河道整治,整理成本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需要研究并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整治方式。结合该河段护岸工程现状,对八卦洲洲头塌方段、三江口窝崩治理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分析比较了实施护岸工程前后河床地形及剖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结合四面六边体框架群的护岸型式,抛石对窝崩治理的促淤、减速、稳定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窝崩涉及水与土的交互作用,因其发展速度快,且位于水下难以观测,故其发展过程和运移规律很难掌握,对窝崩的成因机理也存在不同观点。选择长江下游和畅洲左汊洲头进口侧2012年发生的窝崩(子窝崩)作为研究对象,此窝崩是在原已发生窝崩(父窝崩)的窝塘湾腰上的继发性窝崩,比较了父窝塘及口门附近长江深槽窝崩前4年的地形变化,发现窝崩口门外长江地形呈淤积状态,这与已往认为窝崩是由深槽冲蚀引起的概念不相符。父窝塘上湾腰地形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淤积,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窝崩前无地形资料比较,根据水文资料分析,推测为冲刷,说明在较浅槽一个水文年内的河床冲刷可引发窝崩。子窝崩发生前后,父窝塘下部区域地形变化不大,说明窝崩产生的泥沙在近底层向较低处输移,对周边相对较高河床地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进行河势演变分析,在掌握河势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基础上,通过崩岸监测及治理工程措施,采用工程前后测图对比分析工程防护效果,综合河段水沙条件变化、河势演变、崩岸区岸坡稳定状况,提出后续治理工程建议,为新水沙条件下河道治理提供经验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俊 《人民长江》2002,33(8):18-19,39
安徽省境内长江可崩岸线长约727km,其中崩岸段岸线长约300km,占可崩岸线的41%,近百年来有些弯道累计崩退宽度达几百米,曾造成多处江堤退建,受主流顶冲的岸段也常发生窝崩和条崩。概要介绍安徽省长期以来在护岸工程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几种重要护岸型式(包括丁坝、沉排、沉柳、抛投小颗粒石料、土工编织布沙袋护岸和平顺抛石护岸)及其效果,还介绍了在抛石定位,虚吨位控制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及近期护岸情况。  相似文献   

10.
长江镇扬河段近百年来变化较为剧烈,近年来世业洲左汊分流比持续加大.本文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河床演变分析和河床冲淤计算,对世业洲左汊进口段幸福河口崩岸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崩岸是在地质条件、河势条件、12.5m深水航道工程鱼骨坝挑流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今后需加强该段的河道地形监测,预防新崩岸的发生.此研究对该河段...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波CT技术在水库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加兴 《人民长江》2002,33(1):21-22
电磁波CT技术在水库堤坝隐患探测中得到成功应用,其工作方法有同步测量和定点测量两种方式。黄壁庄水库副坝Ⅳ标段Ⅳ073+1槽在施工造孔过程中出现严重漏浆现象,造成该段坍塌。为3号塌坑作电磁波CT勘查工作,其目的和任务是:探测塌坑区域堤身的地质结构和塌坑范围内扰动异常分布,查明塌坑和漏浆原因。通过探测工作后效果明显,CT剖面图充分反映了坍塌范围并揭示了漏浆原因,为整固处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通过应用电磁波CT技术的效果证实该技术对于探测水库堤坝的隐患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基坑回填土密实度低、塌陷问题进行加固研究,提出了纯压式灌浆加固技术在深基坑回填土加固中的应用。得出灌浆加固技术能很好地应用到深基坑回填土的加固中,既提高了回填土的密实度,亦增大了回填土的承载力及抗渗性能,对以后的相似工程推广应用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工程稳定性的FLAC^3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基坑的侧向变形发生的时间短,速率大,极易引起基坑的倾塌。结合郑州郑东新区某深基坑工程实例,利用通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析了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堤窝崩发生后,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抢护治理方案,减缓窝塘流速,遏制窝塘进一步发展。在诸多抢护治理方案中,树头石方案具有较好的减速促淤效果,但树头高度和抛投间距在以往的设计中都是依经验确定,缺乏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通过制作长江扬中河段指南村窝崩模型,在窝崩口门附近流速模拟相似的基础上,对窝塘内同一高度3种间距的树头石排列型式和同一间距3种高度的树头石进行了试验,用三点法测量了窝塘内12个点的流速、流向。试验结果表明:窝塘内表层流速受惯性影响较大,底层流速受地形影响较大;窝塘内布置不同高度和不同间距的树头石时,平均流速随树头石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树头石间距的减小而减小,窝内流速的减小,意味着泥沙淤积强度的增大;另一方面,树头石高度的增大和间距的减小,都会增加工程的投资成本,研究认为在相对树高为0.15、间距为6 m×6 m时综合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实际工程基坑失稳事故发生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支撑失效、土体渗漏等局部破坏对内撑式排桩支护基坑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加深而增大,靠近基坑中部的支撑轴力增量最大,坑角附近最小;支撑局部失效时,一部分荷载通过围檩传递到邻近支撑,另一部分荷载转换为支护结构的位移协调。当支撑全部失效后,支护结构整体刚度降低,支护体系变为悬臂排桩支护,支护桩位移、弯矩及坑外土体沉降量较支撑全部失效前明显增大;桩后局部土体发生渗漏时,土体迅速垮塌流进坑底形成土堆,同时坑外产生大范围的塌陷区,对周边环境及施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黄相军  王鹤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7):14-14,17
云南龙江电站导流洞开挖过程中发生了规模较大的塌方,文章分析了塌方的原因。有此基础上,提出的处理方案是:将塌方体挖除,使该段变成明拱;加大该段的衬砌面,经计算需扩径68cm;结构混凝土施工完成达到28d龄期后,塌坑应进行回填,回填材料应以风化砂为主。  相似文献   

17.
某软土地区深大基坑,地质特点是流砂+岩溶,即奥陶纪灰岩溶蚀面上直接覆盖饱水粉细砂的 隐伏岩溶区,基坑采用多种墙体形式(排桩、地连墙)+内支撑结合坑外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 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基坑坑底涌砂、坑外路面坍塌的事故。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基坑支护及 开挖施工的情况,结合基坑监测数据和地质雷达扫描探测结果,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坑内反 压虑砂、坑外压密注浆的方法成功进行了抢险处理。最后给出了同类工程在勘察、施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基坑发生严重渗水,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检查发现下游导流明渠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局部开裂导致漏水,并且漏水处下部粉土质砂发生塌陷。采用有限元法,对上游围堰、堆石坝基坑和导流渠道进行了数值建模和三维渗流场计算分析。通过对比渠道正常运行和带缺陷运行的三维渗流场和土体渗流比降的变化,揭示了渠道漏水对整体渗流场和渗流量的影响,论证了塌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深防渗墙和提高渠道施工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