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乌桕叶抽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发国产特色资源乌桕,综合利用乌桕叶,以90℃热水、70%乙醇、乙酸乙酯提取不同乌桕品种叶材料中的抗氧化物质,用清除羟自由基模型、抑制亚油酸过氧化模型和铁氰化钾还原力模型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70%乙醇浸提物和热水提取物显示出较强的还原力(200μg/ml样液相当于2×10-4mol/L的硫脲)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4mg/ml样液清除率:热水提取物为42.41%~63.62%,醇提取物为20.71%~54.49%),且极大地相关于所含的类黄酮含量(水提物上述两种抗氧化性与类黄酮含量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793、0.8258;醇的分别为:0.8319、0.9335)。抑制亚油酸过氧化以乙酸乙酯提取物较强。乌桕叶提取物可望开发抗氧化剂和健康佐剂。 相似文献
2.
乌桕叶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定性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乌桕叶黄酮类物质,HPLC鉴别其纯度和定量,UV、IR、NMR、LC-MS定性,结果显示乌桕叶所含主要黄酮类物质为槲皮素、山柰酚及其组成的甙,其中槲皮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甙百分含量分别为0.0965、0.1232、0.6975。 相似文献
3.
乌桕叶抑菌活性功能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乌桕叶中的抑菌活性功能成分。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依次测定不同种质乌桕叶水、70 %乙醇和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其所含总酸和总黄酮物质的含量,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用碱中和法和分离的黄酮类物质的实测法确定了抑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总酸在乌桕叶极性溶剂提取物抑菌中起主要作用。总酸在水、70 %乙醇、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中抑菌分别占其抑菌活性的72 %、6 3 2 %和3 5 %。黄酮苷比苷元抑菌活性强。酸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是乌桕叶抑菌活性的功能成分。 相似文献
4.
芝麻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芝麻叶中的营养成分。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氨基酸质量。结果显示,芝麻叶(DW)中水分、灰分、粗脂肪、总蛋白、总糖、还原糖、总黄酮、总多酚、Vc分别为3.06%、9.24%、7.54%、31.32%、252.61、18.62mg/g、122.80、44.75 mg/g、113.30 mg/g;5种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其占总脂肪酸的45.20%;11种矿质元素中,钾的含量最高(24754.40μg/g),钙次之(24142.30μg/g),硒含量最低(0.20μg/g);芝麻叶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21.44%,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46%,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3.81%。AAS和CS均显示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EAA I为81.26。芝麻叶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乌桕叶水溶性多糖蛋白复合体及其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明乌桕叶水溶性多糖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分离,Sephadex G—100纯化并测分子量,UV—Visible光谱检测组分,UV、IR测定其连接方式,PC、TLC、IEC测定其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为糖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3000;多糖与蛋白质组成比为94:6;含有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单糖摩尔组成比为25:24:18:3l:2;蛋白质部分以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中性氨基酸为主。含有O—型糖肽键和α-糖苷键。同时还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乌桕叶含有一种以多糖成分为主的中性杂多糖蛋白复合体,且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神秘果叶药理活性,对海南产神秘果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神秘果叶中粗蛋白、粗纤维和多糖含量较高。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中3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0%,以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达到0.25g/100g。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在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中,分别以K和Fe的含量最高,潜在的有害元素汞、铅、镉、砷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2010版)。氨基酸组成全面、种类齐全,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总量的41.50%。因此,神秘果叶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黑莓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枸杞叶、柿叶、桑叶、显齿蛇葡萄叶、雀舌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莓叶的粗蛋白含量(20.39g/100g)、纤维素含量(14.52g/100g)较高,总黄酮(3.75g/100g)含量丰富;其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总含量(19830mg/100g)及必需氨基酸含量(7459mg/100g)均高于其余果叶;其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Ca、K、Mg、Na、P、Fe、Zn、Cu、Mn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多,Pb含量(3.18mg/kg)低于茶叶国家标准限量,Cd、Cr、Co含量较低。黑莓叶是一种优质的果叶茶,并可对其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国标和农业部颁布的标准方法对新疆产青岛大花花和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岛大花花和叶营养成分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9%和18.1%,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4.8%和12.7%,总糖含量分别为3.26%和5.44%;花和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5%和9.65%,其中必需氨基酸占各自氨基酸总量的34.32%和43.94%,药效氨基酸占各自氨基酸总量的68.26%和63.52%;花和叶中矿质元素丰富,且钾含量分别为钠含量的147.5和84.8倍,具有典型的高钾低钠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产青岛大花花和叶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且叶的总体营养品质略优于花。 相似文献
10.
以超声破壁的刺五加叶茶为试材,测定刺五加叶茶的水分、灰分、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脂肪、维生素C、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并将其与未经处理的刺五加叶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评价刺五加叶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茶中水分含量为(7.495±0.79)%,灰分含量为(0.131±0.02)%,粗蛋白含量为(2.081±0.12)%,粗脂肪含量为(2.072±0.09)%,粗纤维含量为(5.743±0.83)%,还原糖含量为(6.237±0.71)%,维生素C含量为(7.834±0.52)m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18.404 g/100 g;共检出7种微量元素,5种B族维生素。除水分外,刺五加叶茶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未经处理的刺五加叶。综上,超声破壁的刺五加叶茶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宣城地区人工养殖中华鲟肉质、营养成分和风味,以6尾质量为(1803.4±17.9) g的宣城地区人工养殖中华鲟为研究对象,对其肉质、营养成分及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背部的亮度、红度、失水率、蒸煮损失和肌纤维直径高于腹部,而黄度、pH、嫩度、滴水损失和肌纤维密度低于腹部。中华鲟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6.89%、1.47%、19.86%和0.93%,肌肉中K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Fe、Zn、Cu和Se等。经GC-MS分离鉴定,中华鲟中共有4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20.65%)、烃类(62.41%)、酯类(5.50%)和含硫、含氮、含氧及杂环化合物(6.59%)是中华鲟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此结果可为中华鲟精深加工生产提供工艺设计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桑叶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桑叶蛋白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全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对桑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其他4 种食物蛋白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桑叶蛋白氨基酸种类丰富,至少含有17 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7%左右,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桑叶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69.71,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对6 种板栗的基础营养成分、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对质地进行分析。6 种板栗的营养成分呈现品种和地区差异性,河南大板栗的淀粉、总酸含量较高,而在蛋白质、脂肪、还原糖、VC含量方面河北品种含量较高,各品种的脂肪与还原糖、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VC与蛋白、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与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各品种板栗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第1、第2限制氨基酸为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大板红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2.72 g/kg。检测出46 种香气成分,香气物质种类最高的为大板栗(25 种),其次为早丰和遵玉(均17 种),大板红、塔丰及红油栗(16 种),相对含量高的成分均为醛类达50%以上。板栗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表明,硬度与咀嚼性、胶黏性呈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一定的负相关,大板红及大板栗在果仁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大于其他几个品种。综合分析认为大板红品质比较优良,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地理条件、产品用途等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及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6.
干制方式对红枣部分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鲜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干枣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红枣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有较大的影响;果胶、总酸、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干制后均有所下降;35℃干制时果胶降解量较大,还原糖、总糖、总酸含量下降幅度较低;干制方式对干枣的香气成分影响较大,不仅表现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也表现在香气成分的含量上;在加热干制条件下采用相对较低的干制温度,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在本实验条件下,35℃干制为最佳干制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