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07年6月召开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从不同本位、尺度与层面对方兴未艾的我国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事业作了适逢其时的回顾与前瞻,有关我国建筑与城市、聚落遗产“原真性”的讨论,有关遗产保护实践的策略、目标等问题的研究为其中亮点。  相似文献   

2.
自DOCOMOMO组织提出“现代建筑遗产”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保护后,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DOCOMOMO“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与国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体系结合研究,分析“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启示,并结合昆明地区的保护实例,指出《文物保护法》在保护“现代建筑遗产”中的局限性,最后从“完整性”、“可读性”、武汉保护法规的启示与马德里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亮 《华中建筑》2022,(9):24-27
该文对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文化独特性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研究具有从“物质”到“精神”、保护从“点”到“片”、从物理属性到大众的研究趋势。重点剖析了大众与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的关系,基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社会文化价值的修订,提出了大众对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影响,这是解决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园林视野     
《风景园林》2007,(6):126-126
会议 冲突地区园林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国际会议在巴勒斯坦举行;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会议在中国举办;世界遗产传统建筑保护论坛在苏州闭幕;“改变与演变:城市设计和城市形态”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第5届拉美公园与花园大会在阿根廷举办  相似文献   

5.
梳理陈志华先生的论著与实践,将他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总结为以下四方面:一、提出“保护文物建筑的丰富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提出以“乡土建筑”研究代替“民居”研究,将社会学引入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三、提出“以乡土聚落为单元的整体研究和整体保护”思想;四、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对“中国乡土建筑遗产的世界意义”做出精辟总结和深刻论述。这些思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尤其是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     
单霁翔: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5月1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表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千城一面.丧失了个性.他同时呼吁各个城市今后在保护文化景观遗产时需积极应对保护理念.开发建设.社会变迁.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与威胁。  相似文献   

7.
阮仪三  李红艳 《华中建筑》2008,26(4):144-148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磊 《建筑》2022,(16):75-76
2022年6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终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时,向专家们介绍了他的新作《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以下简称“《人居香港》”)以及感想。他细致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的经验与个案,说明了香港城市保护与建设的创新成就。笔者认真研读《人居香港》一书后,确感到它不仅呈现了香港本身对建筑遗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建筑》2023,(2):78-79
2月16日,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活动在广东茂名市举行。在全国建筑、文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共推介了100个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国家植物园北园(含历史建筑)、广东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与“六百户”民居及建筑群、四川美术学院历史建筑群、江湾体育场、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墓园及纪念碑等入选其中。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文化》2013,(11):16-17
由Docomomo中国委员会及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不同进程,共同遗产”全体与会代表通过于中国西安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2013,(6):128-128
2013年10月910日,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国际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事会(DOCOMOMO)、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ICOMOS)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遗产工作组、国际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联合承办的“2013西安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2.
赵鹏 《建筑师》2023,(2):48-55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在价值评估和实际施工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导致在保护过程中遗产价值有所流失,建筑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亦往往为项目团队带来诸多困惑。欧美国家应用较广的操作指南性文件—“保护管理规划”,为不同背景的利益各方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以便在此基础上谋求共识。本文通过伊姆斯住宅、罗比住宅和耶鲁英国艺术中心等保护案例,介绍了保护管理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并比较研究伊姆斯住宅和乾隆花园两个项目保护规划之异同,冀望借助他山之石以启发相关案例的探索研究,促进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文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禾木 《上海住宅》2005,(12):98-101
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是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界获此个人殊荣的第一人,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无锡论坛和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浪潮席卷全国,工业筑遗产调查和研究迅猛开展.通过盘点近六年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主要成果,思考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归纳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戚瀚文  张天娇  杜明倩 《城市建筑》2022,(13):143-148+153
蓝烟铁路是“一五”期间山东省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代表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文章对蓝烟铁路沿线站台建筑遗产进行田野调研,客观分析蓝烟铁路的现状和价值,认为对沿线主要站台建筑的保护刻不容缓,以期能够为蓝烟铁路沿线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潘玥 《建筑师》2020,(4):101-108
在建筑遗产的保护语境中,除却已被登录保护的对象,大量处于保护清单之外的城乡风土建成遗产该如何恰当处置,在“存”与“废”之间又该如何作利弊权衡,这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及乡村复兴中的一大难点和热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着重指出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中平等这一原则所蕴含的文化权利,即支持社群全体公民对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所有感。本文聚焦于日本著名传统乡村风土建成遗产整体保护案例“妻笼宿”,考察了其从20世纪60年代起所经历的保护演进阶段中的原住民社群保护运动发展进程,包括江户时代遗存——妻笼宿的历史、遗产保护政策评价、原住民参与度、社群构建遗产自我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内容,结合2017年12月在印度德里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九届全体大会通过的《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试图在新的文化政治语境下探讨、学习日本风土建成遗产延续和发展方式的条件、问题与适应性,以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当代传统乡村中的风土建筑遗产的保护性活化和干预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5日,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在北京清华大学成立,这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首个专业学术组织。本次研讨会集中了近百位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共同探讨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  相似文献   

19.
蒋楠  沈旸 《建筑师》2020,(5):71-76
基于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与遗产再利用的现实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正在介入 20世纪遗产的保护 再利用工作。以之为视角,本文对其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技术路径作如下探讨:根据建筑设计流程及其 决策思维提出遗产再利用项目策划的流程指引,借助使用后评估工具推进再利用设计优化及其评价反馈,并将其 紧密衔接建筑遗产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以期进一步完善遗产保护利用理念与技术的操作方法与决策系统,探索构 建适应中国当下现实的 20世纪遗产保护利用闭环流程及其整体机制。  相似文献   

20.
"原真性"一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原真性"原则对于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由于"原真性"原则是西方的舶来品,用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还需因地制宜,理解该原则的真正含义。文章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分析原真性原则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以及当下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现状,希望通过探究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关于"原真性"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得到一些启示。最后,文章阐述了以建筑遗产材料技术、场所精神的原真性来作为"原真性"原则的评价标准,并以保护借重利用的思路,发挥建筑遗产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建筑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