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梅岭铜矿产在中奥陶统荒草坡群大柳沟组第二—三岩性段中酸性火山岩系内,受火山通道构造与断裂构造复合控制,铜矿体具穿层性,呈近水平似层状矿体和陡倾斜脉状薄矿体2类,是矿头埋深22~40m及其以下的盲矿体。铜矿石为细脉浸染状以及块状矿石。铜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层控型铜矿类型及主要矿床、矿点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层控铜矿成矿规律,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构造环境控矿规律以及层控铜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指出火山-沉积层控铜矿以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克兰火山弧及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觉罗塔格裂陷槽;沉积型铜矿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哈纳斯隆起带震旦纪含铜砂岩及塔里木板块昆中裂谷带和西缘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内。找矿方向应以塔里木周边老地块陆缘盆地、裂陷槽和阿尔泰哈纳斯隆起带。火山沉积型铜矿以东西准噶尔、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弧、伊犁裂谷带、觉罗塔格裂陷槽等。  相似文献   

3.
屈涛  付清波  董超阁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6):135-136,139
全球斑岩铜矿床(尤其是中、新生代斑岩铜矿床)的形成受板块构造影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火山-深成岩建造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专属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区域性的引张环境、深大断裂和地下深部的热点则直接制约着含矿斑岩岩浆的形成与侵位。中国斑岩铜矿成矿模式以东天山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和西藏冈底斯斑岩铜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祁连莲花山铜矿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特征的分析研究,莲花山铜矿赋存在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构造环境为早古生代弧后裂谷拉张环境,其中发育蛇绿岩。矿体呈透镜状夹在两层枕状玄武岩之间,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细脉状、浸染状,并伴有大量的绿帘石化。以上特征具有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铜的特征。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在大坂山结合带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祁连莲花山铜矿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特征的分析研究,莲花山铜矿赋存在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构造环境为早古生代弧后裂谷拉张环境,其中发育蛇绿岩。矿体呈透镜状夹在两层枕状玄武岩之间,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细脉状、浸染状,并伴有大量的绿帘石化。以上特征具有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铜的特征。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在大坂山结合带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本柱 《现代矿业》2019,35(8):15-17
作为安徽省优势矿种之一的铜矿,储量居全国铜矿总储量第八位,尤其以铜陵地区铜矿资源为典型代表。从安徽省铜矿资源基本情况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等方面对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进行了阐述,可为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石头滩铜矿位于钦杭成矿构造带中段的衡阳盆地的南缘,沿衡阳盆地周缘分布有多个大中型铜矿床,成矿条件优越。为给衡阳盆地的铜矿找矿提供指导,对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铜矿层产于白垩系神皇山组褪色化砂岩中,当层间破碎带发育时有利形成高品位的铜矿体,表明矿区成矿时期有深源物质的加入,或与盆地卤水有关,属层控低温热液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8.
观音山铜矿是东川“五层楼”成矿系列中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发育“上铜下铁”的空间矿化结构。结合矿区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矿床成因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大营盘组二段(Pt2〖WTBX〗d〖WTBZ〗2)碳-硅质板岩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自上而下发育3层矿化;2)矿床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次生氧化物为孔雀石,以脉状、条纹状、浸染状等沉积型矿石结构构造为主;3)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沉积构造环境、岩相古地理、含矿建造及成矿环境等,总体属砂页岩-碎屑岩建造的沉积-变质-改造型铜矿床;4)“观音山式”铜矿具有显著的层、相、位专属性,其落因带西侧大营盘组出露地区成矿条件较好,是寻找观音山式铜矿的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卢安夏铜矿地表氧化帽之下存在大量的地下采空区,地表也有大规模的塌陷区.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难题,实现卢安夏铜矿塌陷区氧化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通过数值模拟和类比分析,确定卢安夏露天开采隔离层的最小安全厚度为16~20 m;运用地质勘探、超前探测和穿孔作业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采空区精细探测,消除了露天矿山的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东昆中断裂北侧新生代陆相盆地中,与西部且末县嘎其哥洛德和克孜勒小型砂砾岩型铜矿组成近200km长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化带。铜矿化赋存于石马沟组上段(E3SO)砂岩中。围岩中铜含量一般低于地壳丰度值,南部火箭山地区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昆中结合带也发现规模巨大的铜矿化带,它们可能是本区铜矿化的矿源层。铜矿化呈透镜状、似层状,剖面上已发现三层铜矿化,其中上部铜矿化较好。地表氧化矿石矿物组合简单;矿石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团块状,填隙结构。铜矿化受湖泊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近岸砂坝、远岸砂坝的砂体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瓦庙坡铜矿位于新太古代—元古宙中条"人字型"三叉裂谷的南东支—王屋山断隆带内,系中条山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为探明该区域的找矿前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瓦庙坡铜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其他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赤山沟组下段为区内重要的矿源层;(2)中条期富含Cu质中基性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矿源、热能和动力;(3)断裂、皱褶及层间剥离断层为区内主要容矿、控矿构造,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4)瓦庙坡铜矿为火山、次火山沉积—再改造型铜矿床,矿化以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星散浸染状以及团块状矿石为主。综合分析认为,瓦庙坡铜矿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关系密切,为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火山、次火山沉积—再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盆地内砂岩型铜矿床(点)多,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选冶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研究该盆地砂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为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的评价及扩大找矿前景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麻阳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对盆地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区内矿体的产出状态主要受三角洲的分流河道及构造的控制,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则主要受岩相与构造的制约;区内含铜岩系"红层"与"浅色层"的互层为有利于成矿物质汇集成矿的岩性组合;地下水在成矿过程中把岩碎屑中的铜质溶离出来和把溶离出来的铜质运移到弱碱性环境下的岩性-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矿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有机质在铜质的吸附还原、铜质的溶解和运移及铜质的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物源、古构造、岩相、地下水活动以及生物有机质等因素的联合控制,沅麻盆地铜矿床主要是以机械沉积为主,后经地下含矿热卤水叠加改造而最终形成的砂岩型铜矿床,并指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5.
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铜矿在开采期间对开采方法、工艺流程、成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从铜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来说,选择科学的铜矿开采方式有助于减少投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充填采矿法是铜矿开采的先进工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是该工艺典型的代表。本文重点分析了上向分层充填采矿工艺在铜矿开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西藏曲水县席卡地区在铜矿找矿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以西藏曲水县席卡为代表的该区铜矿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内铜矿的控矿因素,对本地区的找矿前景和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波兰鲁得那(Rudna)铜矿选矿厂HghrnPolskaMiedsSH公司位于波兰西南部的鲁宾(Rubin)市附近.共有4个矿区,即Rubin、Polkowice、Sieroszowice和鲁得那(Runda)有3个选矿厂和2个冶炼厂.鲁得那矿区覆盖78km2,有10个矿井:3个升降井、3个通风井、4个服务井.鲁得那铜矿的工作深度为地下1000m.铜矿石位于沙石层、沥青页岩和石灰岩,厚度在3~17m之间,但偶尔会达到25m.矿化后80%为辉铜矿,其余为班铜矿和黄铜矿.大约一半的铜矿在沙石层,40%在石灰岩,其余的在很薄的将前两层隔开的沥青页岩里(Suttill,1996).鲁得那选矿厂…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最大的铜矿科纳內亚铜矿第一期扩建工程已完工。科纳內亚铜矿不是一个新矿山,因为自1899年科纳內亚联合铜公司(现在是南美科纳内亚矿业公司)成立时起就开始进行地下开采,至今已生产了150万吨铜。目前,其矿石储量估计为17亿吨,平均含铜品位为0.70%。科纳内亚铜矿是墨西哥最大的铜矿,但随着墨西哥索诺拉省另一个斑岩铜矿—卡莱达铜矿的开发,这一位置也许维持不了多久了。卡莱  相似文献   

19.
选择多龙矿集区美日切错组地层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痕量元素测试。通过分析,认为多不杂铜矿床碱性玄武岩形成于板内洋岛环境,钙碱性玄武岩类形成于大陆弧环境;拿若铜矿床安山岩形成于大陆弧环境;尕尔勤铜矿床钙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后碰撞弧环境。初步揭示出多龙矿集区板块俯冲作用引发地幔流体作用的成矿机制,地幔交代作用及其产物是洋岛玄武岩富集的主要原因,板块俯冲作用及其产物是岛弧玄武岩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淌塘铜矿为四川会理—会东铜多金属矿集区内的层控型矿床之一,发育典型的"东川(淌塘)式"铜矿。为进一步指导淌塘铜矿床深、边部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依据淌塘铜矿床的最新地质勘查结果,深入分析了矿体产出特征、矿物组构特征、蚀变特征等,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区出露的地层以前震旦系会理群淌塘组(Pt_2t)变质岩系为主,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及白云质大理岩;(2)矿体均赋存于淌塘组中亚组第二段中层(Pt_2t_2~(2-2))内,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均匀;(3)矿床内的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发育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矿石构造,显示沉积及热液成矿特征;(4)赋矿围岩作为初始矿源层,在后期热液作用下进一步活化迁移,沿断裂及破碎带充填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床;(5)矿区地层、构造、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