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崔鑫  闫秀天  李世鹏 《光学精密工程》2017,25(12):3169-3178
为保证在去除点云数据噪声的同时不损失模型的细节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信息的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去噪算法。首先,构建点云K-D树拓扑结构,根据点的r半径球邻域点统计特性去除大尺度离群噪声点。然后,利用主元分析法估算点云的曲率和法向量,根据曲率特征标识点云数据的特征区域,并采用特征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特征区域去噪,采用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非特征区域去噪。最后,使用双边滤波器对点云模型进行平滑。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去噪后点云模型的最大偏差保持在模型尺寸的0.15%以内;标准偏差保持在模型尺寸的0.03%以内。本文算法能够在有效去除不同尺度和强度的噪声的同时不损失点云模型的细节特征,去噪精度高,且对不同的噪声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去除与法兰装配面数据点混合在一起的噪声并更好地保留装配面的特征,将装配面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分为 2 类。利用空间栅格划分将点云数据栅格化,使用 K 领域搜索的方法筛选出第 1 类噪声点,运用采样点邻域点数统计法删除第 1 类噪声点;采用改进的双边滤波法对第 2 类噪声点进行去噪。通过与各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去噪算法在达到预期去噪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装配面特征的保持度,并且能够避免传统双边滤波在去噪后产生光顺过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许多高性能要求的大型椭球薄壁类零/部件在仿形加工过程中数据量大、工件表面细微特征复杂的加工难点,提出了一种大型椭球类复杂曲面仿形加工点云数据去噪光顺算法。去噪光顺算法利用S-H-ESD(Seasonal-Hybrid-ESD)算法将点云数据分解,以进行噪声点的识别与光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双边滤波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整体光顺。最后通过实验,以某装备制造现场采集的大型球冠工件点云数据作为实验对象,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大型椭球类复杂曲面点云数据的去噪与光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直接基于原始数据进行聚类,数据的内在结构可能会被噪声、异常值或其他因素破坏,因此聚类性能会受到影响。为提升FCM算法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近邻信息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近邻信息指的是一种基于数据点之间相似度的度量,每个数据点都可以看作其他数据点的近邻,但是不同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是不同的。将样本点的近邻信息GX和类中心点的近邻信息GV融入基础FCM模型中,为聚类过程提供更多的数据结构信息,用于指导聚类算法中的簇划分过程,以提升算法的稳定性,并提出了3个迭代算法求解本文提出的聚类模型。与其他先进聚类算法对比,在部分基准数据集上聚类性能有10%以上的提升,同时还从参数敏感性、收敛性、消融实验等方面对算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可以充分显示本文提出的聚类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去除获取三维点云数据时的噪声,同时又不损失模型的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特征信息分类的去噪算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次曲面拟合法估算三维点云的微分几何信息;然后根据点云平均曲率的局部特征权值,将点云数据划分为特征信息较少的平坦区域和特征信息丰富的区域,针对不同特征区域分别采用邻域距离平均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双边滤波算法进行去噪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滤波后点云数据的最大误差为0.144 7mm,标准偏差为0.021 0mm。在不同噪声强度下,该去噪算法均能够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并保留点云的高频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6.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获取的初始点云模型中含有较多的噪声点,不利于后期的点云处理,需要将其进行剔除。为了有效地保持点云的尖锐几何特征,本文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层次化点云去噪算法。首先构造点及其邻域点的张量投票矩阵,通过计算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造扩散张量,并基于该扩散张量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方程进行循环滤波,从而实现点云初始粗去噪;然后计算滤波后点云的曲率特征,并根据曲率值进一步删除点云中的噪声点,从而实现点云精确去噪;最后通过计算点云熵值对去噪算法进行定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云去噪算法具有较大的熵值、较小的去噪误差和较高的执行效率。因此说,该层次化点云去噪算法在保持尖锐几何特征的同时,可以快速精确剔除噪声点,是一种有效的点云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INS)中加速度计、陀螺仪测量误差随时间积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核模糊C均值的无监督广度优先搜索聚类算法(RUCM),用于INS模块采集数据的去噪及其运动阶段的分类划分。RUCM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方法遍历相邻的数据,使用阈值确定聚类数目,同时引入高斯核函数提高RUCM对噪声和异常点干扰的鲁棒性,并验证了其收敛性和鲁棒性。最后,在基于MEMS的INS模块实物系统中验证了该算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随机采样INS数据的聚类性能,抑制了噪声干扰,使其INS运动阶段的聚类划分更加清晰与明确。  相似文献   

8.
逆向工程中对实体扫描时,由于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在真实数据点中混有噪声点,为后续的曲面重构和曲面拟合等带来困难.提出应用均值漂移算法,在局部邻域内估计采样点的核密度函数并通过均值漂移算法计算它的局部最大值点,核密度函数的局部最大值点确定了点云数据的聚类中心并能准确逼近采样点曲面,将每一个采样点漂移到密度函数的局部最大值点,使点云曲面收敛为一个稳定的三维数字模型.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剔除噪声点.  相似文献   

9.
先利用多小波变换对轴承缺陷图像进行去噪,再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用于灰度图像分割具有简单直观、易于实现的特点,对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进行改进,并对缺陷图像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分割速度和精度,受背景、光照、角度、姿态的影响很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赵春晖  齐滨 《仪器仪表学报》2012,33(9):2016-2021
高光谱图像分类是高光谱数据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因其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高光谱数据的维数较高,其光谱波段的非线性特性使得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无法在原始空间得到较好的聚类结果。另外,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计算聚类中心时,仅使用了各样本对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忽略了样本之间固有存在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此提出了模糊核加权C-均值聚类算法,在计算模糊核聚类中心时,根据样本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每个样本分配不同的权值,使得每个核聚类中心随着样本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标准数据和实际高光谱数据的实验结果均表明,相比较传统模糊C-均值均聚类算法,模糊核加权C-均值聚类算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