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性质,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带凭证部分委托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该方案具有强不可伪造性、强不可否认性、强可识别性和预防误用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签名长度固定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签名作为一种匿名通信技术,可以使签名人具有匿名性。在以往提出的环签名方案中,签名长度与环成员个数成正比,这是环签名的一个公开问题。该文使用双线性对,并基于累加器技术,提出了一种签名长度固定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并证明了其安全性。方案既能保证消息发送者的匿名性,又可使得到的签名长度与环成员个数无关,解决了环签名的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其能抵抗签名伪造攻击,且具有无条件匿名性。与现有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相比,新方案具有更短的公开参数,对于n个成员的环,签名长度只有n+1个群元素,签名验证需要n+1个双线性对运算,因此能更好的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个基于身份的盲签名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红霞 《通信技术》2009,42(9):77-78
盲签名就是接收者在不让签名者获取所签署消息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技术,它在安全电子商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牛志华等学者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身份的盲签名方案。该方案用以身份为基础的公钥取代了数字证书形式的公钥,提高了系统效率,节省了存储空间。但是,这一签名方案存在严重的构造错误。文中分析并改进了该方案,从而使方案的正确性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公钥密码体制中证书管理带来的开销和提高在线/离线门限签名方案的性能,利用分布式密钥生成协议和可验证秘密共享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在线/离线门限签名方案,并在离散对数假设下证明了新方案满足顽健性和不可伪造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避免了传统公钥证书的管理问题和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大大降低了离线门限签名算法和签名验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效率上优于已有的在线/离线门限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高效门限群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限群签名用于保障集体决策的安全,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问题,基于双线性映射和秘密共享思想,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门限群签名方案.该方案将系统主密钥以自选份额秘密的模式分散到签名成员集合中,使各成员签名私钥均为门限存储,有利于保证系统整体安全性;采用基于身份的t-out-of-n秘密共享算法则使方案的效率更高.根据门限群签名性质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效率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案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门限群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7.
两个高效的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进  张方国  王燕鸣 《电子学报》2007,35(1):150-152
提出两个新的基于分级身份的签名方案.在随机应答模型下,新方案有如下结果:两个方案中的签名算法效率都很高;这两个方案是可证明安全的,在给定身份和选择明文攻击下是不可伪造的; 第二个方案的签名长度是常数, 与分级深度无关; 两个方案都能达到安全归约紧致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盲签名、批验证是密码学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基于盲签名和批验证的思想,根据李国文博士所提出的盲签名方案,使用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新的可批验证的基于身份的盲签名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盲性、不可伪造性和强壮性等特性,与已提出的盲签名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晓峰  张璟  王尚平  张亚玲  秦波 《电子学报》2007,35(8):1432-1436
指定验证者签名可以实现签名者选择所期望的验证者验证签名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控制数字签名任意传播的目的.基于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新方案采用引进两个独立PKG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现存方案中单个PKG可以随意伪造用户签名的安全隐患.证明了在GDH假设和随机预言模型下,新方案在基于身份的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的不可伪造性和秘密性概念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提出一个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在新方案中,接收者收到一个签密消息,在验证该消息签名的合法性后,再对消息进行恢复。在安全性方面,新方案具有机密性、不可伪造性、公开可验证性、鲁棒性;在计算量和通信成本方面,新方案中只需要进行1次模指数运算、2次双线性对运算和1次双线性对预运算,签密产生的密文长度为2|G1|+|m|,总成本比已有的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耗费少,从而有效实现了对消息的认证和保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规模延迟容忍网络中现有认证方案存在通信与计算开销大问题,该文提出适用于大规模延迟容忍网络的高效认证方案。首先设计一种分级身份签名算法,在现有同类算法中计算和通信开销最小,并且具有聚合验签功能。基于该算法设计双向认证方案,并利用聚合验签功能实现并发认证,降低认证开销。基于h-wDBDHI*与ECDDH难题证明了签名算法及方案的安全性。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的认证开销及认证成功率优于现有方案,更适合在大规模延迟容忍网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高效的随机化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向军  李刚  董庆宽  肖国镇 《电子学报》2008,36(7):1378-1382
 在基于对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中,对运算是最为耗时的,故应在此类方案中尽量减少对运算的次数.为此,在给出一个新的基于对的签名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随机化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新方案具有最少的对运算,即只有一个对运算.因此,与类似的方案相比,新方案更为有效.方案的安全性依赖于k-合谋攻击问题和离散对数问题困难假设.  相似文献   

13.
盲签名是一种重要的密码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它的使用可以保证所传送的信息不被篡改和伪造。在盲签名方案中,消息的内容对签名者是不可见的,签名被泄露后,签名者不能追踪其签名。论文基于RSA密码体制,利用扩展Euclidean算法构造了一种不可跟踪盲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身份信息无可信中心无随机预言的群签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永泉  刘岩 《电子学报》2009,37(Z1):87-91
 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无可信中心的群签名方案,解决了群签名的前向安全性,并分析了新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法的群成员可以代表群得到有效群签名,仲裁者可以打开签名,且可以判断群管理者是否伪装成合法的群成员.本文还利用对时间段信息的管理实现了该签名的前向安全性,以抵抗密钥泄漏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具有强安全性的不含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名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提出了一种满足强安全性的不需双线性对运算的无证书签名方案,能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和适应性选择身份的存在性伪造攻击,并且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离散对数难题给出了完整的安全性证明。与现有的绝大多数无证书签名方案都是基于双线性对的不同,该文提出的新方案没有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另外,通过对王会歌等人的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此方案是不安全的,并给出了具体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信息签名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纠缠粒子对交换的量子信息签名方案。在该签名方案中,Alice根据消息的编码对自己的纠缠粒子对作一局域操作,在与系统管理员及Bob进行粒子对交换后测量的结果即为消息的签名,Bob根据三方测量结果可以验证签名。该方案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可以应用在量子通信网络中,同时还具有量子身份认证的功能,并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上完全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8.
Withou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rivate keys are kept secure perfectly, cryptographic primitives cannot be deployed in the insecure environments where the key leakage is inevitab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key exposure in the identity-based (ID-based) signature scenarios efficiently, we propose an ID-based key-insulated signature scheme in this paper, which eliminates the expensive bilinear pairing ope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work, our scheme minimizes the computation cost without any extra cost. Under the discrete logarithm (DL) assumption, a security proof of our scheme i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has also been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